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其价值导向理应与社会主义价值立场一致。但要看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既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糟粕的影响,又面临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存在不同价值观的博弈。因此,发展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准则、价值原则和价值立场。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准则。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大众文化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休闲娱乐、流行消费,更要注重人文精神建构,发挥教育引导功能。经济效益是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大众文化建设如果走上经济效益至上的歧路,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危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应当坚守自身的审美理想,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沦为市场的奴隶。繁荣发展中国大众文化,不能套用西方人的情趣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不能把文化作品简单等同于普通商品。要自觉抵制那些粗糙、低俗的大众文化产品,使大众文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陶冶性情的文化类型。
坚持人民主体的价值原则。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自觉在人民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和诗情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是繁荣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的根本途径。每当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广大人民、为伟大祖国、为中华民族鼓与呼。人民是大众文化的生产主体、创造主体,人民生活是大众文化创作的富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创作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实反映大众的实际生活。列宁说过:“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体、评价主体,人民的喜好是评价大众文化的根本标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应当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大众文化既要有市场更要有格调,既要叫好又要叫座。无论是片面追求市场效应、忽视文化的品位与格调,还是片面追求文化品位、“不食人间烟火”,都是有失偏颇的。
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立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播与精神引领的社会功能。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崇高性;作为大众启蒙的精神媒介,理应塑造理性、平和、高尚的文化境界;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特殊纽带,必然主导物质文化追求。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应立足社会主义的原则立场,赋予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承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努力夯实文化自信的大众心理基础。
(作者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10日 07 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知新觉:发展大众文化须坚持正确价值导向
来源: 时间:2017-08-14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其价值导向理应与社会主义价值立场一致。但要看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既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糟粕的影响,又面临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存在不同价值观的博弈。因此,发展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准则、价值原则和价值立场。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准则。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大众文化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休闲娱乐、流行消费,更要注重人文精神建构,发挥教育引导功能。经济效益是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大众文化建设如果走上经济效益至上的歧路,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危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应当坚守自身的审美理想,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沦为市场的奴隶。繁荣发展中国大众文化,不能套用西方人的情趣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不能把文化作品简单等同于普通商品。要自觉抵制那些粗糙、低俗的大众文化产品,使大众文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陶冶性情的文化类型。
坚持人民主体的价值原则。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自觉在人民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和诗情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是繁荣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的根本途径。每当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广大人民、为伟大祖国、为中华民族鼓与呼。人民是大众文化的生产主体、创造主体,人民生活是大众文化创作的富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创作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实反映大众的实际生活。列宁说过:“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体、评价主体,人民的喜好是评价大众文化的根本标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应当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大众文化既要有市场更要有格调,既要叫好又要叫座。无论是片面追求市场效应、忽视文化的品位与格调,还是片面追求文化品位、“不食人间烟火”,都是有失偏颇的。
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立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播与精神引领的社会功能。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崇高性;作为大众启蒙的精神媒介,理应塑造理性、平和、高尚的文化境界;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特殊纽带,必然主导物质文化追求。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应立足社会主义的原则立场,赋予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承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努力夯实文化自信的大众心理基础。
(作者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10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