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精神文明

余谓之: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认识文化自信

发布日期:2017-08-07 14:49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我们需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

  文化自信是强国之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文化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文化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基因库”、社会和谐的“黏合剂”、生态文明的“导航仪”。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提供扎根与发展的土壤,为理论自信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资源,为制度自信注入创新创造的活力。缺乏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复兴之力。当前,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垮;而没有软实力的话,则可能不打自垮。当今世界出现了“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照,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方案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无不彰显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是民族之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内核是价值追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没有价值观念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是立不住、也行不远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辨明真伪、评判是非的道德观念深深镌刻在民族意识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的基本要素,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现在,国内社会转型加快与外部环境变化加剧相互交织,人们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最大公约数,关键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立根铸魂、靠文化自信来聚气凝魂。

  文化自信是发展之源。文化引领时代风气,起着精气神、原动力、调节器的作用。“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以载道,汇则兴邦。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先进文化的引领至关重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我们党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兴起,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引发的新时期思想解放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每一次文化的觉醒和繁荣总是引领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引领发展、引领风尚、引领未来,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自信是治理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和清醒剂,中国历代都讲求治理,积累了大量国家治理的智慧和经验。历史文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和源来自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来自于我们党90多年苦难与辉煌的革命史,来自于对我国6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和近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精确归纳、科学总结和深化升华,既有历史的源流、文化的传承,又有对未来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

  文化自信是兴党之要。文化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反映着政党的理想追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重视运用先进文化的力量建党兴党、治党强党。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并写入党的指导思想,到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党的信仰、宗旨、作风建设到“补钙”、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两个务必”“赶考”到“不忘初心”“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些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环境深切的文化反思和自省,对党的建设规律深层的把握和驾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四种考验”,尤其需要运用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内政治文化,无疑是兴党强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理论清醒是行动自觉的前提。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就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精神文明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我们需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

  文化自信是强国之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文化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文化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基因库”、社会和谐的“黏合剂”、生态文明的“导航仪”。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提供扎根与发展的土壤,为理论自信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资源,为制度自信注入创新创造的活力。缺乏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复兴之力。当前,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垮;而没有软实力的话,则可能不打自垮。当今世界出现了“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照,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方案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无不彰显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是民族之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内核是价值追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没有价值观念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是立不住、也行不远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辨明真伪、评判是非的道德观念深深镌刻在民族意识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的基本要素,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现在,国内社会转型加快与外部环境变化加剧相互交织,人们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最大公约数,关键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立根铸魂、靠文化自信来聚气凝魂。

  文化自信是发展之源。文化引领时代风气,起着精气神、原动力、调节器的作用。“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以载道,汇则兴邦。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先进文化的引领至关重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我们党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兴起,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引发的新时期思想解放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每一次文化的觉醒和繁荣总是引领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引领发展、引领风尚、引领未来,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自信是治理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和清醒剂,中国历代都讲求治理,积累了大量国家治理的智慧和经验。历史文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和源来自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来自于我们党90多年苦难与辉煌的革命史,来自于对我国6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和近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精确归纳、科学总结和深化升华,既有历史的源流、文化的传承,又有对未来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

  文化自信是兴党之要。文化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反映着政党的理想追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重视运用先进文化的力量建党兴党、治党强党。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并写入党的指导思想,到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党的信仰、宗旨、作风建设到“补钙”、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两个务必”“赶考”到“不忘初心”“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些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环境深切的文化反思和自省,对党的建设规律深层的把握和驾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四种考验”,尤其需要运用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内政治文化,无疑是兴党强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理论清醒是行动自觉的前提。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就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