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茂者必有硕根,水之盛者必有浚源。流经大半个丰宁的潮河会有怎么样的源头呢在一个日丽天蓝、野花飘香的日子,怀着种种好奇与向往,我们一行人驱车潮河源。远山彩色写意,近山浓绿泼墨,公路像一条带子伸向远方。谈着去处,赏着风景,胸阔气爽。车在前行,车窗外的景物斑斓着我们的心扉,我们的目的地是丰宁哈拉海湾潮河源。
谈笑间很快到了小河村。蓝蓝的天空犹如水洗的紫罗兰,清亮亮的。翻滚的白云透着蓝色眨着湿漉漉的眼神,飘然而行,斑斑暗影给干净整洁的小村庄书写上长短不一的诗句。途经黄旗小河村,不去拜望那位闻名全国的一级战斗英雄,会是怎样的遗憾我们来到郅顺义广场,郅顺义的雕像叫我们眼前一亮,雕像矗立在广场一侧,郅顺义手握手榴弹,似乎眼睛喷着怒火,怒视前方。大家争抢着与郅顺义雕像合影拍照。看着雕像,解放隆化的战斗出现在眼前,董存瑞托起解放隆化的炸药包,一声呐喊“为了新中国冲呀!”喊出了战士们不怕牺牲的决心与斗志。
我们的目的地是丰宁哈拉海湾潮河源,与承德市文联组织的人汇集。同行邂逅的大姐,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与燕山腹地接壤的丰宁满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发源潮河、滦河两大水系,潮河、汤河、天河、滦河、兴洲河(县内称牤牛河)5条河流。其中潮河、汤河、天河发源于县境内西南部,像三姐妹一样自东向西一字排开,共同注入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潮河、汤河、天河统称北三河水系,流域面积4185.2平方公里,年平均地表径流量2.86亿立方米。作为华北生态系统的重点区域,潮河、滦河被誉为“京津水塔”,两河一路蜿蜒流向京津。流不尽的是一代又一代当地百姓植绿护绿涵养水源的感人故事。当年大姐随着父母下乡来到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情有独钟,她像历数家珍一样给我们讲着潮河源的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姐打趣地说,丰宁潮河水源连接着北京千家万户的水龙头,我们丰宁人就是护龙使者。
到了到了,大家激动不已。来到村部,村支部书记给我们介绍了潮河源的情况。朴实的话语,彰显出这里的村民为了保护河水、涵养水源做出的贡献,家家退耕还林,植树护绿,老人孩子都知道。回头一看,翠绿掩映房舍,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波光,我们被绿色包围着,好生惬意。
沿着一条山路,走近潮河源,仔细打量叫丰宁人骄傲的潮河源,一块巨大的石头竖立在路旁,上面刻着“潮河源”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下面是对潮河源的介绍。大家都仰目观看,有的念着,有的询问着,还有的高举相机留下永远的记忆。再往里走,顺着峡谷,逆流而上,我们到了潮河的源头。一泓清泉汩汩流淌,下面一帘山体垂直而下,像一个大屏障挡住了水流,水流被截成一泓水渠,晶莹透彻的泉水宛如打磨的镜子,清凌凌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斑斓的山,行人的影子。河水变得一块绿一块粉一块黄……好像一块五彩的绸缎,微风习习,清水浅笑,层层鳞波流光溢彩,伴着阳光跳跃着,“眉黛敛秋波”之意跃然而生。
水流在这里打了一个漩,哗哗向前流去,各种各样的石子静静地躺在水渠里,成群的小鱼儿小蝌蚪在大家的惊扰下甩着尾巴乱游。几个淘气的大学生,蹲下用小草棍撩拨着它们,它们更是惊乱。不知谁大喊:“你们看有的小蝌蚪长出了后腿了!再过些时日就会出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的景象。”那边有人接上:“恰则黄昏雨便晴,青塘迤逦尽蛙鸣。”“绿树野花护潮源,听取蛙声一片。”不知谁更有才,顺口将辛弃疾的诗句改了。大家说着笑着,好像小蝌蚪瞬间长成了青蛙,在河水中蹦跳着,鸣叫着……清凌凌的河水在水渠里打了个漩,清脆地在高矮不一的石头缝中流淌着。大家也撒了欢,都返璞归真了,哪有老少之分。有的人坐在石头上拍照;有的将大石头当成了搭石,在上面蹦来跳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有的干脆蹲在石头上,将手伸入水中,双手捧起清凌凌的泉水,嘟起小嘴慢慢品尝泉水的清凉与甘甜。要不是矜持,我早就挽起裤腿下河与同伴打水仗了。风儿挽着清波,鱼儿嬉戏柳梢,此时的一切都变成五彩缤纷的佳肴,被欢声笑语融化成透明的了。
坐在石盖上,手触清凉的泉水,泉水的心跳与我的脉搏互动着,五彩的泉水包着天拥着云,驮着太阳,竖着万物,她书写的是生动,提升的是生命的价值。举目四望,蓦然心胸开阔,一幅油画展现眼前。
我家客厅那幅油画就是潮河源,那是丰宁画家张凤仪老师的作品。张老师在书画文坛颇负盛名。记得老师说,一位丰宁人在新疆当兵,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军区干部,拜托老师给他画一幅潮河源图,以此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老师一共画了三幅,给我一幅,另一幅给了在北京军区的一个朋友。这成了我家的珍爱,几次搬家我们都带上,然后端端正正地出现在客厅的正墙上。朋友来我家都夸张老师笔底春风。今天眼前的一切,恬静中叠加着洒脱,映着豁达与细腻,这不正是一幅动感超然的水墨画吗
峡谷两边杨树、柳树、榆树、桦树、槐树如臂如股,劲挺而生。听村支部书记说,有各种鸟儿在这里安家,山鸡成群,野猪、狍子结队,但是不准猎杀。椴树花一片雪白,清香漫洒沁人心脾,毛桃小杏睁着猫灯灯的眼睛窥视着来访者。“隔花啼鸟唤行人”,各种各样的鸟鸣此起彼伏,只听声音不见影子。各色花儿点缀树缝中,美目流盼,疑似惊喜,动似歌谣,熠熠生辉。在它盛开的清香里蜂蝶翩翩嬉戏,轻歌曼语,真是“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此时的我也仿佛化成一只粉蝶,邀上披着光环的露珠,坐在花心里,听潮河的童话,赏清泉的弯月。
咔嚓——咔嚓——相机此起彼伏,大家拍照着,闹着笑着,浮世繁华早已被炽热的目光、清凌凌的泉水提升为清丽婉约的诗篇。“潮河源图”,我很纳闷,那两位军干部什么样的高山名川没见过,非得要潮河源今天我真的明白了。
潮河源,不是一泓清水,而是身在他乡的游子们眷恋家乡的一颗心,是游人不忘的记忆,是京津冀人民血脉相连的见证,她用清高明丽的潇洒,承载着厚重的乡情亲情。丰宁人植绿护绿涵养水源的精神与潮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作者:王奎侠 推荐地区:承德)
手机扫描听语音播报
潮河魂
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时间:2024-12-06
木之茂者必有硕根,水之盛者必有浚源。流经大半个丰宁的潮河会有怎么样的源头呢在一个日丽天蓝、野花飘香的日子,怀着种种好奇与向往,我们一行人驱车潮河源。远山彩色写意,近山浓绿泼墨,公路像一条带子伸向远方。谈着去处,赏着风景,胸阔气爽。车在前行,车窗外的景物斑斓着我们的心扉,我们的目的地是丰宁哈拉海湾潮河源。
谈笑间很快到了小河村。蓝蓝的天空犹如水洗的紫罗兰,清亮亮的。翻滚的白云透着蓝色眨着湿漉漉的眼神,飘然而行,斑斑暗影给干净整洁的小村庄书写上长短不一的诗句。途经黄旗小河村,不去拜望那位闻名全国的一级战斗英雄,会是怎样的遗憾我们来到郅顺义广场,郅顺义的雕像叫我们眼前一亮,雕像矗立在广场一侧,郅顺义手握手榴弹,似乎眼睛喷着怒火,怒视前方。大家争抢着与郅顺义雕像合影拍照。看着雕像,解放隆化的战斗出现在眼前,董存瑞托起解放隆化的炸药包,一声呐喊“为了新中国冲呀!”喊出了战士们不怕牺牲的决心与斗志。
我们的目的地是丰宁哈拉海湾潮河源,与承德市文联组织的人汇集。同行邂逅的大姐,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与燕山腹地接壤的丰宁满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发源潮河、滦河两大水系,潮河、汤河、天河、滦河、兴洲河(县内称牤牛河)5条河流。其中潮河、汤河、天河发源于县境内西南部,像三姐妹一样自东向西一字排开,共同注入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潮河、汤河、天河统称北三河水系,流域面积4185.2平方公里,年平均地表径流量2.86亿立方米。作为华北生态系统的重点区域,潮河、滦河被誉为“京津水塔”,两河一路蜿蜒流向京津。流不尽的是一代又一代当地百姓植绿护绿涵养水源的感人故事。当年大姐随着父母下乡来到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情有独钟,她像历数家珍一样给我们讲着潮河源的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姐打趣地说,丰宁潮河水源连接着北京千家万户的水龙头,我们丰宁人就是护龙使者。
到了到了,大家激动不已。来到村部,村支部书记给我们介绍了潮河源的情况。朴实的话语,彰显出这里的村民为了保护河水、涵养水源做出的贡献,家家退耕还林,植树护绿,老人孩子都知道。回头一看,翠绿掩映房舍,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波光,我们被绿色包围着,好生惬意。
沿着一条山路,走近潮河源,仔细打量叫丰宁人骄傲的潮河源,一块巨大的石头竖立在路旁,上面刻着“潮河源”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下面是对潮河源的介绍。大家都仰目观看,有的念着,有的询问着,还有的高举相机留下永远的记忆。再往里走,顺着峡谷,逆流而上,我们到了潮河的源头。一泓清泉汩汩流淌,下面一帘山体垂直而下,像一个大屏障挡住了水流,水流被截成一泓水渠,晶莹透彻的泉水宛如打磨的镜子,清凌凌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斑斓的山,行人的影子。河水变得一块绿一块粉一块黄……好像一块五彩的绸缎,微风习习,清水浅笑,层层鳞波流光溢彩,伴着阳光跳跃着,“眉黛敛秋波”之意跃然而生。
水流在这里打了一个漩,哗哗向前流去,各种各样的石子静静地躺在水渠里,成群的小鱼儿小蝌蚪在大家的惊扰下甩着尾巴乱游。几个淘气的大学生,蹲下用小草棍撩拨着它们,它们更是惊乱。不知谁大喊:“你们看有的小蝌蚪长出了后腿了!再过些时日就会出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的景象。”那边有人接上:“恰则黄昏雨便晴,青塘迤逦尽蛙鸣。”“绿树野花护潮源,听取蛙声一片。”不知谁更有才,顺口将辛弃疾的诗句改了。大家说着笑着,好像小蝌蚪瞬间长成了青蛙,在河水中蹦跳着,鸣叫着……清凌凌的河水在水渠里打了个漩,清脆地在高矮不一的石头缝中流淌着。大家也撒了欢,都返璞归真了,哪有老少之分。有的人坐在石头上拍照;有的将大石头当成了搭石,在上面蹦来跳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有的干脆蹲在石头上,将手伸入水中,双手捧起清凌凌的泉水,嘟起小嘴慢慢品尝泉水的清凉与甘甜。要不是矜持,我早就挽起裤腿下河与同伴打水仗了。风儿挽着清波,鱼儿嬉戏柳梢,此时的一切都变成五彩缤纷的佳肴,被欢声笑语融化成透明的了。
坐在石盖上,手触清凉的泉水,泉水的心跳与我的脉搏互动着,五彩的泉水包着天拥着云,驮着太阳,竖着万物,她书写的是生动,提升的是生命的价值。举目四望,蓦然心胸开阔,一幅油画展现眼前。
我家客厅那幅油画就是潮河源,那是丰宁画家张凤仪老师的作品。张老师在书画文坛颇负盛名。记得老师说,一位丰宁人在新疆当兵,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军区干部,拜托老师给他画一幅潮河源图,以此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老师一共画了三幅,给我一幅,另一幅给了在北京军区的一个朋友。这成了我家的珍爱,几次搬家我们都带上,然后端端正正地出现在客厅的正墙上。朋友来我家都夸张老师笔底春风。今天眼前的一切,恬静中叠加着洒脱,映着豁达与细腻,这不正是一幅动感超然的水墨画吗
峡谷两边杨树、柳树、榆树、桦树、槐树如臂如股,劲挺而生。听村支部书记说,有各种鸟儿在这里安家,山鸡成群,野猪、狍子结队,但是不准猎杀。椴树花一片雪白,清香漫洒沁人心脾,毛桃小杏睁着猫灯灯的眼睛窥视着来访者。“隔花啼鸟唤行人”,各种各样的鸟鸣此起彼伏,只听声音不见影子。各色花儿点缀树缝中,美目流盼,疑似惊喜,动似歌谣,熠熠生辉。在它盛开的清香里蜂蝶翩翩嬉戏,轻歌曼语,真是“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此时的我也仿佛化成一只粉蝶,邀上披着光环的露珠,坐在花心里,听潮河的童话,赏清泉的弯月。
咔嚓——咔嚓——相机此起彼伏,大家拍照着,闹着笑着,浮世繁华早已被炽热的目光、清凌凌的泉水提升为清丽婉约的诗篇。“潮河源图”,我很纳闷,那两位军干部什么样的高山名川没见过,非得要潮河源今天我真的明白了。
潮河源,不是一泓清水,而是身在他乡的游子们眷恋家乡的一颗心,是游人不忘的记忆,是京津冀人民血脉相连的见证,她用清高明丽的潇洒,承载着厚重的乡情亲情。丰宁人植绿护绿涵养水源的精神与潮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作者:王奎侠 推荐地区:承德)
手机扫描听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