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1°47′~42°06′,东经116°51′~117°45′之间,保护区总面积50637.4hm2。
2002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200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将河北滦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河北木兰围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更名为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滦河上游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的尾部向西南延伸和燕山山脉余脉的结合部,地质发展历史和地貌发育形成比较复杂。气候类型属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流经保护区内的河流受到所处地势的控制,总的趋势是由北向南的外流水系。区内主要有小滦河、伊逊河和伊玛图河,三条河均属滦河水系的主要支流,均由北向南流入隆化县境内。
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山地温带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该地区温带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类型比较完整,基本上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态环境,其中包含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亚高山草甸等4个植被类型及25个群系。
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36 科468属1016种,大型真菌 24科60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5纲27目76科180属317种,昆虫 970种,其中包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雕、白头鹤、大鸨、豹等5种。
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森林、草原、山谷湿地等生态环境,造就了多样的生物物种资源,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既是天然博物馆,又是天然实验室。保护区蕴藏的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资源,对人们研究这一区域乃至周围区域植物、动物、环境的演变规律,寻求可供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物种基因等方面,不仅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同时还具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
五道沟之夏-碧野蓝天
小滦河秋韵
小滦河流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自然生态保护
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自然生态保护处(生物多样性保护办公室) 时间: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