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主题实践

机关党员应该在提升党性修养上走在前做表率

发布日期:2017-06-26 11:01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划财务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王小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性摆在了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各级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提升党性修养上走在前、作表率。加强党性修养的关键,是要有得力措施并取得实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和机关党委正确领导下,我们支部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努力破解党员干部思想困惑,强化制度保障措施,组织大家真修实炼,切实提升每名党员的党性修养,努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深入把握党性的内涵和特征

  回顾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在党的历史文献中,大量出现党性一词,梳理其历史发展的特点,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性的内涵,更好地坚守党性的初心。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版)中,党性的概念出现过 3 次,主要包括党的观念、政党立场的意思。在列宁的著作中大量使用了党性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党性是个唯物主义问题,共产党的世界观问题,也是共产党的立场问题;(2)党性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要锤炼严格的党性,使阶级斗争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转变;(3)党性是党的组织纪律性,以此来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在我们党的历史文献中,最早对党性提出要求而且是唯一一份关于增强党性的文件,是 1941 年 7 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它提出了纠正违反党性倾向的六条举措,在党的建设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还有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一系列党内文献,深化了党性的内涵,更加密切联系我们党的实际,更加中国化,更加体现中国人的话语风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党性是立场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2)实事求是是最大的党性。毛泽东在著名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里,指出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历史、研究现状、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才是党性原则的要求,“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3)党性是党的组织纪律问题,最重要的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刘少奇同志说:“共产党员的党性,表现在服从党、尊重组织的绝对性上,表现在对于一切党员,一切党的组织,对于党的一切决议、命令、文件,对于党的一切东西的尊重、执行与爱护上。”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党性的内涵是不断发展丰富的,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追求是内在统一的。

  回到当前,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性的概念在继承中又承载了新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通过学习,初步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共产主义是党性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强党性的本质特征。”讲党性就要讲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是党性的本质特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心怀共产主义理想、心有所寄,才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抵住诱惑,从沉湎于物质享受甚至低级趣味中解放出来。这是党性修养的制高点。例如,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开会、作报告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杨善洲同志 60 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建成面积 5.6 万亩、价值 3 亿元的林场,并无偿捐赠给国家。他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

  第二,人民立场是党性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相统一的而不是相对立的,要把党性与人民性统一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我们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为党员干部从整体上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例如,谷文昌同志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廖俊波同志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对事业无比热爱,对工作孜孜以求,对群众充满感情。他干工作有股子拼命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顿年夜饭都不容易。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面对政和县贫困落后的状况,他立下誓言、迎难而上,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该县连续3 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累计减贫 3 万多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 35 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 200 多天,让 140 万亩荒山披绿,带领 10 万农民脱贫致富,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

  第三,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针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内政治文化的角度推进思想建党和文化强党,创造性地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用“固本培元”“精神命脉”“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等富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语言,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性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继承中国传统知行观,坚持知行合一,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这些新论断是对毛泽东、刘少奇党性修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要着重加强五方面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加强党性修养,一是要加强理论修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要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三是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四是要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五是要加强作风修养,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五种修养,就是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补足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践行好干部“五条标准”、践行“三严三实”、树立“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等新思想新论断,都包含了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 , 内涵丰富,精辟透彻,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准确把握党性的内涵和特征,把党性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断加以锤炼、提升 , 不断增强党性锻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学习讨论过程中,一些同志对党性和人性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经深入思考,我们逐渐认识到,党性和人性是对立统一的。加强党性修养,就是克服人性弱点,彰显人性光辉。

  (一)利益是人类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原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性善与恶,是个争论不休的伪命题。但人的本性趋利避害,都想离苦得乐,则毋庸置疑。获取利益,是人们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

  这里所说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包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实,这些需求无外乎是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对人而言,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都不可或缺,同时也不容割裂、不容混淆,二者应融于一体。对个人而言,没有物质基础,生命都将不复存在;没有一点精神追求,与行尸走肉何异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是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不同比例的组合物。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其对于精神利益的需求比例,一定比一般人要高些。革命先烈从容就义、慷慨赴死,是为了义,也是为了利——为了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圆满人生的精神追求。对一个政党来讲,忽视人民的利益,就等于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共产党得天下和国民党的失败是最好的例证。

  (二)人性在实现利益的途径上出现分歧

  既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那么,人性的高低贵贱,就不能用是否“趋利”或“避害”来作判断标准,而要看其实现的途径。人具有社会属性,与外界交往大体有四种方式:损人利己,利人为利己,利己不损人,利人即利己。不同的方式取决于不同的人生境界,或者说不同的初心。性者,心生也。“性”字,其寓意或许就是看你的初心是什么。

    1. 损人利己。“私”字当头,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小则占点便宜,大则不惜直接损害他人,甚至集体、国家的利益,实质上是人性恶的一面。而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制裁、道德的审判、别人的鄙视和良心的谴责。看似一时得利,实则得不偿失,损人不利己。从“小苍蝇”到“大老虎”,莫不如此。

  2. 利人为利己。为了别人对自己好,所以对别人好。在给别人利益的同时,期待着别人的回报。这种“利人”,实质上是人性虚伪的一面。表面上对人好,看重的是等价交换。有点商品经济的味道,只是没有明码标价,内中得失靠自己掂量。固然会因此促进自他利益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也有两个副作用。一是算来算去、患得患失,人活得挺累,平添很多烦恼。二是影响与其交往的人乃至社会风气,使人对真善美产生怀疑。

  3. 利己不损人。在不违反社会规则、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利益。于己有利,于他无害。好比目前流行的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有些独善其身的味道。然而,因其获得快乐的源头,仅在于自身利益的满足,所以局限性很大,获得的快乐必将十分有限,常常出现无法满足自身利益的烦恼,人生的格局有限。

  4. 利人即利己。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基础上。看到别人快乐,自己由衷高兴,愿意帮助别人,志愿将利益别人、利益大众作为自己的追求。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需要的时候,可以杀身成仁、从容赴死、英勇献身。

  这种“利人”,看似为了别人、忘了自己,实质上可以使自己获得最多、最持久、最彻底的快乐。因为他快乐的源头无限广阔,只要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体验自身的快乐。公务员一心为公、尽职履责,企业家记得社会责任、乐善好施,各行各业的人员安分守己、勤勉敬业。帮助别人,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是一次温暖的搀扶,也可以是一个真诚的微笑。同时,人都是讲良心的,别人帮助过自己,总想着回报人家。一心为了别人的人,尽管在主观上没有期待,但在客观上会收获最多的回报。在这个方面,雷锋是最好的例子。也诚如臧克家所言:“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1835 年,一位德国 17 岁少年,在一篇关于职业选择的文章中讲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这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这个“道”,这种“利人”情怀,是大私至公,是“忘我”成就了“大我”,与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与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何其相似!

  (三)党性和人性的对立统一

  上述分析表明,党性与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对立,与人性中光辉的一面统一。人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与党性相统一。人性与党性的交集,就是“利人即利己”这种价值观。毫无疑问,这种价值观因“忘我”而成就“大我”,最符合人“趋利避害、离苦得乐”的本性,最接近人的真正自由和全面解放。我们教育、宣传、引导群众,目的就是要让人群中光辉的人越来越多,阴暗的人越来越少;对个体的人而言,光辉的一面越来越多,阴暗的一面越来越少。有时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是很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强调了人性和党性的对立,很少谈及其统一的一面。谈到统一时,又没有抓到“利人即利己”的本质。一说大公无私,要么把人吓跑了,觉得是圣贤之事,自己做不来;要么让人感到假大空,说服不了群众,还适得其反。就像小平同志所说:“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恩格斯亦云:“思想离开了利益就会出丑。”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共产党人首先是人,人都是趋利避害、希望离苦得乐的。但共产党人不是一般的人,因为他找到了趋利避害、离苦得乐最好的方法,即助人为乐——“利人即利己”的价值观。如果我们确认这一点,就不难解释真正的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因为他们是高尚的人;也就不难衡量自己是否已从思想上入党,标准是我们与这种价值观的距离;也就更加坚定我们的宗旨意识和理论自信,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再是我们外在的追求,而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内在的需求;也就会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因为它是如此美好,而且离我们每一个人如此之近。它让人心生向往,而不是心生逆反;让人觉得不是遥不可及,而是通过自身修为可以实现。它使我们从心里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都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至少是内心充满喜悦地走在方向正确的路上。

  这个四分法,只是从人性表现形式出发,在人性与党性关系方面做了一点初步的分析,肯定有不尽科学完善的一面,但仍力图尽量给人一把客观衡量的尺子,不假不空,让人信服,时时事事都可以自觉地用它来量自己的心,找到提高人性觉悟的不竭动力。

  提升党性修养的方法路径和制度保障

  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支部一切工作到党员。党员的党性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组织上入党就可以保持终身的,只有长期接受党性教育、自觉进行党性修养,才能在加强党性实践中不断养成和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所以,提升党性修养,一方面是党员干部的自我改造,一方面是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必须双向发力,不断提升每名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凝聚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党员自修、领导带修、集体共修的“三修”党性教育工作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要求具体、方法可行、保障到位。

  (一)党员自修:一人一张药方

  一是自修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对合格党员的第一位要求。生活中,一些党员失掉了初心、忘记了誓言,变得贪婪腐化。出现这些问题,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动摇迷失。因此要常“修”理想信念,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明确基本标准规范,统一思想行动。要创新学习方法和载体,用好红色资源,树立正面典型,引导党员将合格的标准刻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完善“三会一课”等制度,抓在平常、融入经常,不断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二是自修纪律规矩。恪守政治纪律规矩是对党员党性修养和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实践证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当前,少数党员对纪律规矩视若无睹,对中央决策阳奉阴违,甚至信谣传谣。这些问题严重侵害了党的肌体。必须常“修”纪律规矩,进一步强化党规党纪的权威性严肃性,引导党员树立纪律规矩意识,真正做到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要把规矩和纪律的标尺立起来,不断增强党员的看齐意识,把党纪党规的刚性约束始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自修责任担当。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看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担当够不够。新常态下,有的党员出现了“本领恐慌”“为官不为”等情况。因此要常“修”责任与担当,引导党员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强促发展的紧迫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培训,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本领。要把党内教育融入日常行动,转化为服务发展的行为自觉。要树立用人的“风向标”,完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善作善为,彰显共产党人的风采。

  围绕这三个自修的重点,我们支部组织开展“提升党性修养,做合格共产党员”大讨论,要求每名党员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员 8 项义务,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讲话精神,结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相关要求,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在认真反省自检的基础上,制定个人党性修养提升计划。每人的提升计划结合实际、发自内心,不离日用、不离经常、不贪大求全,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原则上不超过 1 页纸、不少于 5 条具体改进措施,力争在 1 年内毛病能改掉、差距能赶上。一些挂职借调期满已回原单位的同志和一些非党员同志也自愿加入,制定了自己的修养提升计划。如有的同志提出,每天书写座右铭“此时、此地、此身、此心”,闻过则喜而不文过饰非;有的同志提出,不当面赞扬领导,不在背后议论别人;有的同志提出,在财务窗口要微笑服务,让同事愉快报销;有的同志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月至少通读 1 本书;有的同志提出,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对别人发火,不跟家人吵架,等等。年初将个人计划汇集起来,以党小组为单位,大家相互提醒、鼓励、监督;年底召开党性分析会议,每名党员对照个人计划,总结成绩,分析不足,核定目标,重新出发,形成“人人有计划,年年有提升”的党性修养管理模式。

  (二)领导带修: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

  “关键少数”担负关键责任,“关键少数”应有关键作用。加强党性修养,要推动“关键少数”走在前头、干在前头、当好表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体现的不仅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更是共产党员党性的光辉。现实当中,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灯下黑”“手电筒照别人不照自己”的问题,比如要求别人学、自己不真学,比如敷衍了事、消极应付,比如以抓下面整改代替自己整改。如果领导机关不作出示范,怎么要求基层如果领导干部不带头,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正因此,领导干部要有更高标准,走在前列、当好表率,才能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跟着学、照着做,激发起上行下效的整体效应,保证党的组织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保证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领导干部当表率,就要带头学习、学深悟透。凡是对普通党员的学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首先做到,同时要更进一步、学深一层。把学党章党规和学系列讲话更好贯通起来,特别是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上,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领会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把握系列重要讲话彰显的崇高政治理想、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坚定文化自信、实干务实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唯有如此,才能为广大党员作出榜样,带动更多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领导干部当表率,就要带头做合格党员、合格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四个合格”标准,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头强化党性修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查找差距、改进提高;带头严格自律,弘扬良好党内政治文化;带头担当负责,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当先锋。领导干部带好头,才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使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成为时代风尚。

  自身硬气才有公信力,以身作则才有感召力。领导干部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就能一级带动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但是,面对业务工作繁重和没有专职党务干部的现实,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一定的力量保障,党性教育工作很可能嘴上说说、纸上写写,落不到实处。对此,2015年以来,我们支部开始探索实施支部委员半专职化轮值制(简称支委轮值制),就是通过4个非专职党务干部按季度轮值,组合出1个专职党务干部,实现支部工作常年有专人专抓,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积极调动支部委员的积极性创新性,形成抓党性教育的整体合力。一是强化书记的统筹协调作用。支部书记加强统筹协调,保证支部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实现“分段不分家、四人如一人”。轮值期满后,由支部书记组织召开支委会,总结本季度轮值工作,安排下一季度工作任务。轮值支委要做好相关资料归档,并与下一任做好工作交接,确保支部工作一以贯之。年底召开支部大会对支委轮值工作进行评议,将“按季轮值”变成“按季评比”,做到“比学赶帮超,四人胜一人”。二是充分发挥轮值支委作用。轮值支委定期向支委会和支部书记汇报工作进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每周列席司务会,通报近期支部工作,安排下一步任务;建立轮值支委与支部书记、其他支委、党小组长以及普通党员等四方面相互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轮值支委“支点”作用,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格局。三是丰富支部工作抓手。明确以“六个一”为抓手开展支部工作。即:每季度学习一项专题理论、安排一堂月度讲堂、深入一个基层联系点、组织一次党日活动、制作一期专题板报、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按照重点突出、按季实施的思路,系统化、模块化开展支部“五项建设”。

  支委轮值制的实施,优化了支部组织设计,激发了支委工作活力,解决了支部人力困境,实现支部工作常年有专人专抓,在制度设计、组织形式、活动安排等方面,为持续推进党性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集体共修:回答好“六个能否”

  在党员自修和领导带修的基础上,每位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全体同志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实现了把支部建设成为“一所成长进步的学校、一个干事创业的舞台、一个团结友爱的家庭”的目标,这就是集体共修。营造和维护好这样一个集体共修的良好氛围,关键是要结合部门实际,立足岗位职责,形成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坚持的修养标准,使每名党员在加强党性修养的进程中既能接天线、又能接地气,既能相互学习、又能相互监督,真正把党性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 大是大非面前,能否站稳脚跟、不动摇

  人若是树,则党性是根,人民是土。没有信仰的人,就像一叶浮萍,没有根,飘来飘去,无依无靠,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惶惶乎不可终日,找不到人生的归宿。

  找到了信仰的人,就像一棵树。对共产党员来说,党性就是我们的根。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越坚定,党性越强,根就越深,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风雨雷电任叱咤,我仍傲然挺立,枝繁叶茂,花香果实,生命之树得以常青。有信仰但不坚定,党性不强,树根浅,和人民的沃土若即若离,莫说大风大浪,稍有风吹雨打可能就会被连根拔掉、枯萎死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最高追求所在,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利益所在。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要回答对党到底忠不忠诚;是否忠诚于党的信仰、宗旨和组织;是绝对忠诚还是有所保留;是全心全意还是虚情假意;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还是说一套做一套、两面人;是始终坚守、无怨无悔,还是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是否能经得起顺境、逆境等各种环境的考验。对这些问题,都要干脆回答。

  2. 困难挑战面前,能否敢于担当、不退缩

  这是为党分忧、为民担责的需要。党性强不强,就是要看关键时刻能不能站出来!为官不为,不愿担当,不敢担当,都是立场不坚定、党性不强的表现。把工作当事业,符合党性要求;把工作当职业,也要有基本职业操守;把工作当副业,就是为官不为,慵懒散,混日子;把工作当恶业,则会贪污腐败,吃拿卡要,乱作为。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讲,就是要立足本职、做好本职。

  人的一生,总要选择某个职业、从事某项工作。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小看了自己的工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事关芸芸众生的饮食用药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全面小康能否建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这里没有一句夸张的话。试想,连饮食用药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谈全面小康何谈伟大复兴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光荣而艰巨。具体到规划财务工作,恰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整个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每个肢体、每个器官甚至每个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都需要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必要的营养。总体看,做大资金盘子,提高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具体讲,组织落实“十三五”规划,拟定三年财政预算,强化基层监管手段,开展食品安全城市试点,推进检验资源整合,落实审评收费新规,推动省部合作共建,援疆援藏对口支援,加强审计监督检查,保障机关服务运转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扑下身去,狠抓落实。

  3. 各种诱惑面前,能否持操守节、不褪色

  党员领导干部都掌握一定的权力,面临的主要诱惑是名利女色。不管在什么诱惑面前败下阵来,都将得不偿失。在财色上栽跟头,是低级错误。这不是党员干部的底线,是做人的底线。一个不合格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规划财务司的全体同志,要一如既往严格遵守与食药监督全系统的“约法三章”:不吃请、不收受任何礼品土特产、不打招呼办私事。

  为图虚名犯错误,容易脱离实际,犯大错误,更具隐蔽性、欺骗性,更应着力防范,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不为虚名所累。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以“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历史上真正做到的寥若晨星。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却有更多机会做到这一点。若将“三立”比三军,须有统帅来驾驭。统帅是谁就是坚强的党性、人民的立场。

  4. 公私冲突面前,能否自我牺牲、不含糊

  公私冲突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试金石。在和平年代,一个党员干部抛头颅、洒热血,经受严刑拷打乃至牺牲生命之类的考验,机会不是很多。但也面临着新时期的诸多考验,如到艰苦地区扎根工作,不合自己心愿的进退留转,能否做到敢说真话、不唯上,等等。这都是需要有一些自我牺牲精神的,需要有坚强党性做支撑。

  5. 有了赤子之心,能否本领过硬、不误事

  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勤学苦干,敢担能当,善作善成,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遇事要看明白、听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干明白,做到责任清、情况明、数据准、工作实、作风正。同时,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能力必强。个人能力再强,都是有限的;而党性强,则胸襟开阔,凡事能出以公心,最大限度地团结大家,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大家的能量,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6. 自己能够做到,能否带好队伍、不掉队

  党员领导干部在机关运行机制中,处于关键位置,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履行好本司局、本处室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带好队伍,不让其他同志掉队。规划财务司全体同志,将一如既往地严格履行“不推、不拖、不贪、不牛、不懒”五项承诺,自觉接受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全系统同志的监督。

 
 
责任编辑:徐雅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题实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划财务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王小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性摆在了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各级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提升党性修养上走在前、作表率。加强党性修养的关键,是要有得力措施并取得实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和机关党委正确领导下,我们支部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努力破解党员干部思想困惑,强化制度保障措施,组织大家真修实炼,切实提升每名党员的党性修养,努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深入把握党性的内涵和特征

  回顾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在党的历史文献中,大量出现党性一词,梳理其历史发展的特点,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性的内涵,更好地坚守党性的初心。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版)中,党性的概念出现过 3 次,主要包括党的观念、政党立场的意思。在列宁的著作中大量使用了党性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党性是个唯物主义问题,共产党的世界观问题,也是共产党的立场问题;(2)党性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要锤炼严格的党性,使阶级斗争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转变;(3)党性是党的组织纪律性,以此来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在我们党的历史文献中,最早对党性提出要求而且是唯一一份关于增强党性的文件,是 1941 年 7 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它提出了纠正违反党性倾向的六条举措,在党的建设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还有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一系列党内文献,深化了党性的内涵,更加密切联系我们党的实际,更加中国化,更加体现中国人的话语风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党性是立场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2)实事求是是最大的党性。毛泽东在著名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里,指出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历史、研究现状、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才是党性原则的要求,“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3)党性是党的组织纪律问题,最重要的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刘少奇同志说:“共产党员的党性,表现在服从党、尊重组织的绝对性上,表现在对于一切党员,一切党的组织,对于党的一切决议、命令、文件,对于党的一切东西的尊重、执行与爱护上。”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党性的内涵是不断发展丰富的,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追求是内在统一的。

  回到当前,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性的概念在继承中又承载了新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通过学习,初步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共产主义是党性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强党性的本质特征。”讲党性就要讲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是党性的本质特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心怀共产主义理想、心有所寄,才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抵住诱惑,从沉湎于物质享受甚至低级趣味中解放出来。这是党性修养的制高点。例如,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开会、作报告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杨善洲同志 60 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建成面积 5.6 万亩、价值 3 亿元的林场,并无偿捐赠给国家。他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

  第二,人民立场是党性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相统一的而不是相对立的,要把党性与人民性统一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我们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为党员干部从整体上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例如,谷文昌同志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廖俊波同志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对事业无比热爱,对工作孜孜以求,对群众充满感情。他干工作有股子拼命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顿年夜饭都不容易。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面对政和县贫困落后的状况,他立下誓言、迎难而上,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该县连续3 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累计减贫 3 万多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 35 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 200 多天,让 140 万亩荒山披绿,带领 10 万农民脱贫致富,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

  第三,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针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内政治文化的角度推进思想建党和文化强党,创造性地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用“固本培元”“精神命脉”“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等富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语言,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性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继承中国传统知行观,坚持知行合一,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这些新论断是对毛泽东、刘少奇党性修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要着重加强五方面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加强党性修养,一是要加强理论修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要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三是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四是要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五是要加强作风修养,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五种修养,就是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补足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践行好干部“五条标准”、践行“三严三实”、树立“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等新思想新论断,都包含了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 , 内涵丰富,精辟透彻,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准确把握党性的内涵和特征,把党性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断加以锤炼、提升 , 不断增强党性锻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学习讨论过程中,一些同志对党性和人性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经深入思考,我们逐渐认识到,党性和人性是对立统一的。加强党性修养,就是克服人性弱点,彰显人性光辉。

  (一)利益是人类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原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性善与恶,是个争论不休的伪命题。但人的本性趋利避害,都想离苦得乐,则毋庸置疑。获取利益,是人们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

  这里所说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包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实,这些需求无外乎是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对人而言,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都不可或缺,同时也不容割裂、不容混淆,二者应融于一体。对个人而言,没有物质基础,生命都将不复存在;没有一点精神追求,与行尸走肉何异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是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不同比例的组合物。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其对于精神利益的需求比例,一定比一般人要高些。革命先烈从容就义、慷慨赴死,是为了义,也是为了利——为了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圆满人生的精神追求。对一个政党来讲,忽视人民的利益,就等于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共产党得天下和国民党的失败是最好的例证。

  (二)人性在实现利益的途径上出现分歧

  既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那么,人性的高低贵贱,就不能用是否“趋利”或“避害”来作判断标准,而要看其实现的途径。人具有社会属性,与外界交往大体有四种方式:损人利己,利人为利己,利己不损人,利人即利己。不同的方式取决于不同的人生境界,或者说不同的初心。性者,心生也。“性”字,其寓意或许就是看你的初心是什么。

    1. 损人利己。“私”字当头,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小则占点便宜,大则不惜直接损害他人,甚至集体、国家的利益,实质上是人性恶的一面。而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制裁、道德的审判、别人的鄙视和良心的谴责。看似一时得利,实则得不偿失,损人不利己。从“小苍蝇”到“大老虎”,莫不如此。

  2. 利人为利己。为了别人对自己好,所以对别人好。在给别人利益的同时,期待着别人的回报。这种“利人”,实质上是人性虚伪的一面。表面上对人好,看重的是等价交换。有点商品经济的味道,只是没有明码标价,内中得失靠自己掂量。固然会因此促进自他利益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也有两个副作用。一是算来算去、患得患失,人活得挺累,平添很多烦恼。二是影响与其交往的人乃至社会风气,使人对真善美产生怀疑。

  3. 利己不损人。在不违反社会规则、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利益。于己有利,于他无害。好比目前流行的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有些独善其身的味道。然而,因其获得快乐的源头,仅在于自身利益的满足,所以局限性很大,获得的快乐必将十分有限,常常出现无法满足自身利益的烦恼,人生的格局有限。

  4. 利人即利己。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基础上。看到别人快乐,自己由衷高兴,愿意帮助别人,志愿将利益别人、利益大众作为自己的追求。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需要的时候,可以杀身成仁、从容赴死、英勇献身。

  这种“利人”,看似为了别人、忘了自己,实质上可以使自己获得最多、最持久、最彻底的快乐。因为他快乐的源头无限广阔,只要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体验自身的快乐。公务员一心为公、尽职履责,企业家记得社会责任、乐善好施,各行各业的人员安分守己、勤勉敬业。帮助别人,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是一次温暖的搀扶,也可以是一个真诚的微笑。同时,人都是讲良心的,别人帮助过自己,总想着回报人家。一心为了别人的人,尽管在主观上没有期待,但在客观上会收获最多的回报。在这个方面,雷锋是最好的例子。也诚如臧克家所言:“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1835 年,一位德国 17 岁少年,在一篇关于职业选择的文章中讲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这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这个“道”,这种“利人”情怀,是大私至公,是“忘我”成就了“大我”,与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与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何其相似!

  (三)党性和人性的对立统一

  上述分析表明,党性与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对立,与人性中光辉的一面统一。人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与党性相统一。人性与党性的交集,就是“利人即利己”这种价值观。毫无疑问,这种价值观因“忘我”而成就“大我”,最符合人“趋利避害、离苦得乐”的本性,最接近人的真正自由和全面解放。我们教育、宣传、引导群众,目的就是要让人群中光辉的人越来越多,阴暗的人越来越少;对个体的人而言,光辉的一面越来越多,阴暗的一面越来越少。有时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是很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强调了人性和党性的对立,很少谈及其统一的一面。谈到统一时,又没有抓到“利人即利己”的本质。一说大公无私,要么把人吓跑了,觉得是圣贤之事,自己做不来;要么让人感到假大空,说服不了群众,还适得其反。就像小平同志所说:“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恩格斯亦云:“思想离开了利益就会出丑。”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共产党人首先是人,人都是趋利避害、希望离苦得乐的。但共产党人不是一般的人,因为他找到了趋利避害、离苦得乐最好的方法,即助人为乐——“利人即利己”的价值观。如果我们确认这一点,就不难解释真正的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因为他们是高尚的人;也就不难衡量自己是否已从思想上入党,标准是我们与这种价值观的距离;也就更加坚定我们的宗旨意识和理论自信,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再是我们外在的追求,而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内在的需求;也就会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因为它是如此美好,而且离我们每一个人如此之近。它让人心生向往,而不是心生逆反;让人觉得不是遥不可及,而是通过自身修为可以实现。它使我们从心里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都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至少是内心充满喜悦地走在方向正确的路上。

  这个四分法,只是从人性表现形式出发,在人性与党性关系方面做了一点初步的分析,肯定有不尽科学完善的一面,但仍力图尽量给人一把客观衡量的尺子,不假不空,让人信服,时时事事都可以自觉地用它来量自己的心,找到提高人性觉悟的不竭动力。

  提升党性修养的方法路径和制度保障

  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支部一切工作到党员。党员的党性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组织上入党就可以保持终身的,只有长期接受党性教育、自觉进行党性修养,才能在加强党性实践中不断养成和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所以,提升党性修养,一方面是党员干部的自我改造,一方面是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必须双向发力,不断提升每名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凝聚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党员自修、领导带修、集体共修的“三修”党性教育工作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要求具体、方法可行、保障到位。

  (一)党员自修:一人一张药方

  一是自修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对合格党员的第一位要求。生活中,一些党员失掉了初心、忘记了誓言,变得贪婪腐化。出现这些问题,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动摇迷失。因此要常“修”理想信念,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明确基本标准规范,统一思想行动。要创新学习方法和载体,用好红色资源,树立正面典型,引导党员将合格的标准刻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完善“三会一课”等制度,抓在平常、融入经常,不断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二是自修纪律规矩。恪守政治纪律规矩是对党员党性修养和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实践证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当前,少数党员对纪律规矩视若无睹,对中央决策阳奉阴违,甚至信谣传谣。这些问题严重侵害了党的肌体。必须常“修”纪律规矩,进一步强化党规党纪的权威性严肃性,引导党员树立纪律规矩意识,真正做到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要把规矩和纪律的标尺立起来,不断增强党员的看齐意识,把党纪党规的刚性约束始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自修责任担当。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看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担当够不够。新常态下,有的党员出现了“本领恐慌”“为官不为”等情况。因此要常“修”责任与担当,引导党员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强促发展的紧迫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培训,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本领。要把党内教育融入日常行动,转化为服务发展的行为自觉。要树立用人的“风向标”,完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善作善为,彰显共产党人的风采。

  围绕这三个自修的重点,我们支部组织开展“提升党性修养,做合格共产党员”大讨论,要求每名党员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员 8 项义务,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讲话精神,结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相关要求,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在认真反省自检的基础上,制定个人党性修养提升计划。每人的提升计划结合实际、发自内心,不离日用、不离经常、不贪大求全,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原则上不超过 1 页纸、不少于 5 条具体改进措施,力争在 1 年内毛病能改掉、差距能赶上。一些挂职借调期满已回原单位的同志和一些非党员同志也自愿加入,制定了自己的修养提升计划。如有的同志提出,每天书写座右铭“此时、此地、此身、此心”,闻过则喜而不文过饰非;有的同志提出,不当面赞扬领导,不在背后议论别人;有的同志提出,在财务窗口要微笑服务,让同事愉快报销;有的同志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月至少通读 1 本书;有的同志提出,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对别人发火,不跟家人吵架,等等。年初将个人计划汇集起来,以党小组为单位,大家相互提醒、鼓励、监督;年底召开党性分析会议,每名党员对照个人计划,总结成绩,分析不足,核定目标,重新出发,形成“人人有计划,年年有提升”的党性修养管理模式。

  (二)领导带修: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

  “关键少数”担负关键责任,“关键少数”应有关键作用。加强党性修养,要推动“关键少数”走在前头、干在前头、当好表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体现的不仅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更是共产党员党性的光辉。现实当中,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灯下黑”“手电筒照别人不照自己”的问题,比如要求别人学、自己不真学,比如敷衍了事、消极应付,比如以抓下面整改代替自己整改。如果领导机关不作出示范,怎么要求基层如果领导干部不带头,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正因此,领导干部要有更高标准,走在前列、当好表率,才能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跟着学、照着做,激发起上行下效的整体效应,保证党的组织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保证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领导干部当表率,就要带头学习、学深悟透。凡是对普通党员的学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首先做到,同时要更进一步、学深一层。把学党章党规和学系列讲话更好贯通起来,特别是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上,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领会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把握系列重要讲话彰显的崇高政治理想、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坚定文化自信、实干务实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唯有如此,才能为广大党员作出榜样,带动更多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领导干部当表率,就要带头做合格党员、合格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四个合格”标准,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头强化党性修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查找差距、改进提高;带头严格自律,弘扬良好党内政治文化;带头担当负责,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当先锋。领导干部带好头,才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使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成为时代风尚。

  自身硬气才有公信力,以身作则才有感召力。领导干部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就能一级带动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但是,面对业务工作繁重和没有专职党务干部的现实,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一定的力量保障,党性教育工作很可能嘴上说说、纸上写写,落不到实处。对此,2015年以来,我们支部开始探索实施支部委员半专职化轮值制(简称支委轮值制),就是通过4个非专职党务干部按季度轮值,组合出1个专职党务干部,实现支部工作常年有专人专抓,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积极调动支部委员的积极性创新性,形成抓党性教育的整体合力。一是强化书记的统筹协调作用。支部书记加强统筹协调,保证支部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实现“分段不分家、四人如一人”。轮值期满后,由支部书记组织召开支委会,总结本季度轮值工作,安排下一季度工作任务。轮值支委要做好相关资料归档,并与下一任做好工作交接,确保支部工作一以贯之。年底召开支部大会对支委轮值工作进行评议,将“按季轮值”变成“按季评比”,做到“比学赶帮超,四人胜一人”。二是充分发挥轮值支委作用。轮值支委定期向支委会和支部书记汇报工作进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每周列席司务会,通报近期支部工作,安排下一步任务;建立轮值支委与支部书记、其他支委、党小组长以及普通党员等四方面相互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轮值支委“支点”作用,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格局。三是丰富支部工作抓手。明确以“六个一”为抓手开展支部工作。即:每季度学习一项专题理论、安排一堂月度讲堂、深入一个基层联系点、组织一次党日活动、制作一期专题板报、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按照重点突出、按季实施的思路,系统化、模块化开展支部“五项建设”。

  支委轮值制的实施,优化了支部组织设计,激发了支委工作活力,解决了支部人力困境,实现支部工作常年有专人专抓,在制度设计、组织形式、活动安排等方面,为持续推进党性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集体共修:回答好“六个能否”

  在党员自修和领导带修的基础上,每位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全体同志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实现了把支部建设成为“一所成长进步的学校、一个干事创业的舞台、一个团结友爱的家庭”的目标,这就是集体共修。营造和维护好这样一个集体共修的良好氛围,关键是要结合部门实际,立足岗位职责,形成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坚持的修养标准,使每名党员在加强党性修养的进程中既能接天线、又能接地气,既能相互学习、又能相互监督,真正把党性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 大是大非面前,能否站稳脚跟、不动摇

  人若是树,则党性是根,人民是土。没有信仰的人,就像一叶浮萍,没有根,飘来飘去,无依无靠,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惶惶乎不可终日,找不到人生的归宿。

  找到了信仰的人,就像一棵树。对共产党员来说,党性就是我们的根。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越坚定,党性越强,根就越深,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风雨雷电任叱咤,我仍傲然挺立,枝繁叶茂,花香果实,生命之树得以常青。有信仰但不坚定,党性不强,树根浅,和人民的沃土若即若离,莫说大风大浪,稍有风吹雨打可能就会被连根拔掉、枯萎死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最高追求所在,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利益所在。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要回答对党到底忠不忠诚;是否忠诚于党的信仰、宗旨和组织;是绝对忠诚还是有所保留;是全心全意还是虚情假意;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还是说一套做一套、两面人;是始终坚守、无怨无悔,还是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是否能经得起顺境、逆境等各种环境的考验。对这些问题,都要干脆回答。

  2. 困难挑战面前,能否敢于担当、不退缩

  这是为党分忧、为民担责的需要。党性强不强,就是要看关键时刻能不能站出来!为官不为,不愿担当,不敢担当,都是立场不坚定、党性不强的表现。把工作当事业,符合党性要求;把工作当职业,也要有基本职业操守;把工作当副业,就是为官不为,慵懒散,混日子;把工作当恶业,则会贪污腐败,吃拿卡要,乱作为。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讲,就是要立足本职、做好本职。

  人的一生,总要选择某个职业、从事某项工作。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小看了自己的工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事关芸芸众生的饮食用药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全面小康能否建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这里没有一句夸张的话。试想,连饮食用药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谈全面小康何谈伟大复兴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光荣而艰巨。具体到规划财务工作,恰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整个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每个肢体、每个器官甚至每个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都需要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必要的营养。总体看,做大资金盘子,提高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具体讲,组织落实“十三五”规划,拟定三年财政预算,强化基层监管手段,开展食品安全城市试点,推进检验资源整合,落实审评收费新规,推动省部合作共建,援疆援藏对口支援,加强审计监督检查,保障机关服务运转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扑下身去,狠抓落实。

  3. 各种诱惑面前,能否持操守节、不褪色

  党员领导干部都掌握一定的权力,面临的主要诱惑是名利女色。不管在什么诱惑面前败下阵来,都将得不偿失。在财色上栽跟头,是低级错误。这不是党员干部的底线,是做人的底线。一个不合格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规划财务司的全体同志,要一如既往严格遵守与食药监督全系统的“约法三章”:不吃请、不收受任何礼品土特产、不打招呼办私事。

  为图虚名犯错误,容易脱离实际,犯大错误,更具隐蔽性、欺骗性,更应着力防范,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不为虚名所累。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以“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历史上真正做到的寥若晨星。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却有更多机会做到这一点。若将“三立”比三军,须有统帅来驾驭。统帅是谁就是坚强的党性、人民的立场。

  4. 公私冲突面前,能否自我牺牲、不含糊

  公私冲突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试金石。在和平年代,一个党员干部抛头颅、洒热血,经受严刑拷打乃至牺牲生命之类的考验,机会不是很多。但也面临着新时期的诸多考验,如到艰苦地区扎根工作,不合自己心愿的进退留转,能否做到敢说真话、不唯上,等等。这都是需要有一些自我牺牲精神的,需要有坚强党性做支撑。

  5. 有了赤子之心,能否本领过硬、不误事

  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勤学苦干,敢担能当,善作善成,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遇事要看明白、听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干明白,做到责任清、情况明、数据准、工作实、作风正。同时,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能力必强。个人能力再强,都是有限的;而党性强,则胸襟开阔,凡事能出以公心,最大限度地团结大家,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大家的能量,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6. 自己能够做到,能否带好队伍、不掉队

  党员领导干部在机关运行机制中,处于关键位置,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履行好本司局、本处室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带好队伍,不让其他同志掉队。规划财务司全体同志,将一如既往地严格履行“不推、不拖、不贪、不牛、不懒”五项承诺,自觉接受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全系统同志的监督。

 
 
责任编辑:徐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