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主题实践

让更多人追随“新愚公”的脚步

发布日期:2017-06-13 11:33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记者 韩 莉

6月10日、11日连续两晚,北京保利剧院剧场里人头攒动、掌声雷动、泪雨纷飞,河北梆子《李保国》首次晋京演出受到首都以及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的观众极大欢迎。此前,这个由120多名演职人员构成的演出团队深入太行山区,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将这部好戏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演出60余场,观众达到10多万人次。剧团所到之处,无不引发震动。

是什么让观众们走得进来、看得下去,并且为之动容、为之赞叹?是李保国教授平凡中透着伟大、细微中蕴含大爱的“新愚公”精神。

总编剧孙德民为之“疯魔”,力求走进李保国内心世界,他苦苦找寻和探究着的是这种精神;主演邱瑞德和许荷英等,唱一遍哭一遍,为一个动作、一句台词细磨死磕,他们细细感悟和体察着的是这种精神;整个创作团队重走李保国教授当年的科技扶贫之路,遍寻李保国的亲朋好友,他们用心塑造、展现和传播的也是这种精神。

细细想来,到底什么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李保国精神?是既甘当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孺子牛,又誓做农民提升科技文明素质引领者的伟大人格;是既清醒自觉地牢记自己是农民之子,又坚定地相信自己有能力传播科技知识,矢志不渝要“让教授、科技工作者懂得农民、贴近农民,让农民成为有知识、懂科技的专家”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5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实际行动;是实事求是、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符合贫困山区发展的最优道路,而又“不为钱来、不为利往”的执着坚守。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斯人已逝,精神却历久弥新,永远活在百姓心中。李保国精神如灯如火如诗如歌,随着激越高亢的梆子声腔传递到千千万万百姓中间。观众林新玲是一名医生,她说:“一直以为自己在无私奉献和医者仁心方面已经做到了,看看李教授,觉得自己还是太渺小了。”观众杨志宇是一名环卫工人,《李保国》让他真正理解了平凡而伟大的含义,他表示要把这种感悟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河北梆子《李保国》一路走来,太行山的乡亲们为其热泪流淌,高等院校的年轻学子们深怀敬意,他的亲人朋友们越发怀念他,而更多原本并不熟悉李保国的普通观众则对其由陌生到亲切,再到感动、震撼。

李保国是太行山上的一座丰碑,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的艺术锻造和传播,李保国的形象更加丰满,将永远矗立在百姓心中。从燕赵大地到大江南北,将会涌现一批又一批追随他脚步、秉持其精神,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的“新愚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题实践

记者 韩 莉

6月10日、11日连续两晚,北京保利剧院剧场里人头攒动、掌声雷动、泪雨纷飞,河北梆子《李保国》首次晋京演出受到首都以及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的观众极大欢迎。此前,这个由120多名演职人员构成的演出团队深入太行山区,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将这部好戏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演出60余场,观众达到10多万人次。剧团所到之处,无不引发震动。

是什么让观众们走得进来、看得下去,并且为之动容、为之赞叹?是李保国教授平凡中透着伟大、细微中蕴含大爱的“新愚公”精神。

总编剧孙德民为之“疯魔”,力求走进李保国内心世界,他苦苦找寻和探究着的是这种精神;主演邱瑞德和许荷英等,唱一遍哭一遍,为一个动作、一句台词细磨死磕,他们细细感悟和体察着的是这种精神;整个创作团队重走李保国教授当年的科技扶贫之路,遍寻李保国的亲朋好友,他们用心塑造、展现和传播的也是这种精神。

细细想来,到底什么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李保国精神?是既甘当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孺子牛,又誓做农民提升科技文明素质引领者的伟大人格;是既清醒自觉地牢记自己是农民之子,又坚定地相信自己有能力传播科技知识,矢志不渝要“让教授、科技工作者懂得农民、贴近农民,让农民成为有知识、懂科技的专家”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5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实际行动;是实事求是、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符合贫困山区发展的最优道路,而又“不为钱来、不为利往”的执着坚守。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斯人已逝,精神却历久弥新,永远活在百姓心中。李保国精神如灯如火如诗如歌,随着激越高亢的梆子声腔传递到千千万万百姓中间。观众林新玲是一名医生,她说:“一直以为自己在无私奉献和医者仁心方面已经做到了,看看李教授,觉得自己还是太渺小了。”观众杨志宇是一名环卫工人,《李保国》让他真正理解了平凡而伟大的含义,他表示要把这种感悟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河北梆子《李保国》一路走来,太行山的乡亲们为其热泪流淌,高等院校的年轻学子们深怀敬意,他的亲人朋友们越发怀念他,而更多原本并不熟悉李保国的普通观众则对其由陌生到亲切,再到感动、震撼。

李保国是太行山上的一座丰碑,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的艺术锻造和传播,李保国的形象更加丰满,将永远矗立在百姓心中。从燕赵大地到大江南北,将会涌现一批又一批追随他脚步、秉持其精神,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的“新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