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学习微课堂】为什么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发布日期:2017-12-18 09:04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和重点任务。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导向,是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进各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必须体现在对国土空间等各类资源使用的方方面面,形成与大量占用自然空间、显著消耗资源、严重恶化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明显不同的资源利用和生产生活方式。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就是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珍惜毎一寸国土,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要根据自然生态属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尽可能减少人为占用自然空间。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就是要按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要限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产业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集群绿色升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发展环境友好的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就是要大幅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改变过去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换取物质财富的老路,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要大力促进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生产方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的集约生产方式转变,推动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链为主线,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降低废弃物排放,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生产过程绿色化,实行城镇绿色规划、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良性循环。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就是要以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为主满足消费需求,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有负面影响的生活行为。要坚持节约优先,确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和幸福观,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集约的文化和行动自觉,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坚持人人参与,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主动提高物品循环和共享使用,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让人民在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人类永续发展。

 

 


来源:《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学习园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和重点任务。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导向,是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进各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必须体现在对国土空间等各类资源使用的方方面面,形成与大量占用自然空间、显著消耗资源、严重恶化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明显不同的资源利用和生产生活方式。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就是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珍惜毎一寸国土,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要根据自然生态属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尽可能减少人为占用自然空间。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就是要按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要限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产业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集群绿色升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发展环境友好的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就是要大幅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改变过去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换取物质财富的老路,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要大力促进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生产方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的集约生产方式转变,推动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链为主线,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降低废弃物排放,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生产过程绿色化,实行城镇绿色规划、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良性循环。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就是要以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为主满足消费需求,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有负面影响的生活行为。要坚持节约优先,确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和幸福观,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集约的文化和行动自觉,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坚持人人参与,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主动提高物品循环和共享使用,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让人民在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人类永续发展。

 

 


来源:《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