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机关笔杆子的十条“真经”

发布日期:2017-06-21 11:44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1

守住“原则”

  原则,就是思想正确,这是底线。机关公文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政治性”。文稿工作者要有很高的理论思想水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有清醒的理论判断,绝不能与党的大政方针相互冲突。懂政治,体现到机关公文中,就是要做到每一个词语都要正确,特别是对一些流行、时髦词语要有深刻的辨别力。

2

瞄准“问题”

  转文风最关键的就是要让机关公文“有用”,要么明确方法,要么给人启示,要么提供信息,不能言之无物。起草好一份讲话稿,首先要明确这个稿子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搞清楚,这项工作在推进中有什么认识需要深化?有什么底线需要划定?有什么经验可以推广?只有从工作中来、直奔问题去,吃透问题、解决问题,这篇稿子才写得实、才有用。

3

对标“顶层”

  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作为机关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保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落实。所以,我们要把学习领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作为一项“基本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弄懂吃透、信手拈来、了然于胸,这样写出的文稿才能把准方向、抓住关键、有的放矢。

4

提炼“思想”

  简明扼要,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要把握问题关键,提炼核心观点。要理清思路、列出主要提纲,阐明观点、陈述事实不能一盘散沙,要娓娓道来,做到条理清晰、前后连贯、全文一体。要注重遣词用字,删除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做到“篇无累句,句无累字”。

5

会说“人话”

  写稿子要说“人话”,要说大家听得懂的话。机关公文写出来是给人看、给人读的,不能只是作者自己懂了,就认为别人一定也能理解。机关公文讲求于平淡之中见神奇,要多用叙述、说明、议论,少用或者不用描写、夸张、渲染等手法,直截了当说事情。遣词造句要力求大众化,多用简单明了的大白话,少用生僻晦涩的专业术语,适当合理地使用约定俗成的简称,做到雅俗共赏,平实易懂。

6

能讲“故事”

  机关公文讲究规范,但并不等于呆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采取多种表现形式,帮助读的人更好理解把握。比如调研报告,不能全是“典型经验—存在问题—工作建议”这种老套路,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讲“故事”的方法把时间、地点、背景、人物、事件叙述出来,把调研的感受、看到的事情、得到的启示,鲜活地传递给读者。再比如新闻报道,在一个成熟的观点和统一的主题统领下组织素材,通过新闻故事的形式把具有启示性的精神内涵表达出来,才能真正让报道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真正起到对外宣传的功效。

7

巧用“经典”

  适当地引经据典,有时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引经据典不能生搬硬套,不能过多过滥。一般而言,引经据典仅限于一些事务性公文中,如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文种;但在通用性公文中一般不容许引经据典,特别是有些庄重严肃的公文,如请示、命令、通告、批复等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8

挑战“极限”

    对于公文写作来说,所谓天赋、所谓文字功夫的基础,都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吃得亏,舍得练,多学多看多写。文章不怕反复磨,要想写好一篇公文,必须坚持标准、反复打磨,不轻易脱手,思想上要舍得辛苦。起草公文要注意修改,自己反复看,请别人帮助看,放一阵后再看,不断发现毛病,一遍又一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9

勤于“积累”

  这里的积累,一方面是积累资料信息,另一方面是积累思想观点。

  积累资料信息,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5类:一是中央大政方针和重要言论;二是中央和上级的重大部署、重要文件;三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经验典型;四是权威人士、专家学者的观点看法;五是本级基本情况和工作运行情况。

  积累思想观点,就是要多思考。写稿子说是“写”,但关键还是思考,把问题想清楚了、想透彻了,“写”就只是从脑袋到纸上的一个简单搬运过程。文稿工作要处处留心、勤于思考,解析新闻报道背后的政治考量、政策风向,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日积月累,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写稿子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直击本质。

10

集中“智慧”

  文稿工作更多依靠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特别是重要文稿的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提纲的草拟,布局的调整,还是文字的斟酌,大家都坐在一起进行平等的交流、热烈的讨论,每一次讨论都会使文稿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同时,也只有这样集体“作战”的工作方式,才能始终保持文稿的高质量、高水准。

 

  (据“老笔头”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学习园地

1

守住“原则”

  原则,就是思想正确,这是底线。机关公文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政治性”。文稿工作者要有很高的理论思想水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有清醒的理论判断,绝不能与党的大政方针相互冲突。懂政治,体现到机关公文中,就是要做到每一个词语都要正确,特别是对一些流行、时髦词语要有深刻的辨别力。

2

瞄准“问题”

  转文风最关键的就是要让机关公文“有用”,要么明确方法,要么给人启示,要么提供信息,不能言之无物。起草好一份讲话稿,首先要明确这个稿子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搞清楚,这项工作在推进中有什么认识需要深化?有什么底线需要划定?有什么经验可以推广?只有从工作中来、直奔问题去,吃透问题、解决问题,这篇稿子才写得实、才有用。

3

对标“顶层”

  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作为机关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保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落实。所以,我们要把学习领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作为一项“基本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弄懂吃透、信手拈来、了然于胸,这样写出的文稿才能把准方向、抓住关键、有的放矢。

4

提炼“思想”

  简明扼要,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要把握问题关键,提炼核心观点。要理清思路、列出主要提纲,阐明观点、陈述事实不能一盘散沙,要娓娓道来,做到条理清晰、前后连贯、全文一体。要注重遣词用字,删除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做到“篇无累句,句无累字”。

5

会说“人话”

  写稿子要说“人话”,要说大家听得懂的话。机关公文写出来是给人看、给人读的,不能只是作者自己懂了,就认为别人一定也能理解。机关公文讲求于平淡之中见神奇,要多用叙述、说明、议论,少用或者不用描写、夸张、渲染等手法,直截了当说事情。遣词造句要力求大众化,多用简单明了的大白话,少用生僻晦涩的专业术语,适当合理地使用约定俗成的简称,做到雅俗共赏,平实易懂。

6

能讲“故事”

  机关公文讲究规范,但并不等于呆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采取多种表现形式,帮助读的人更好理解把握。比如调研报告,不能全是“典型经验—存在问题—工作建议”这种老套路,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讲“故事”的方法把时间、地点、背景、人物、事件叙述出来,把调研的感受、看到的事情、得到的启示,鲜活地传递给读者。再比如新闻报道,在一个成熟的观点和统一的主题统领下组织素材,通过新闻故事的形式把具有启示性的精神内涵表达出来,才能真正让报道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真正起到对外宣传的功效。

7

巧用“经典”

  适当地引经据典,有时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引经据典不能生搬硬套,不能过多过滥。一般而言,引经据典仅限于一些事务性公文中,如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文种;但在通用性公文中一般不容许引经据典,特别是有些庄重严肃的公文,如请示、命令、通告、批复等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8

挑战“极限”

    对于公文写作来说,所谓天赋、所谓文字功夫的基础,都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吃得亏,舍得练,多学多看多写。文章不怕反复磨,要想写好一篇公文,必须坚持标准、反复打磨,不轻易脱手,思想上要舍得辛苦。起草公文要注意修改,自己反复看,请别人帮助看,放一阵后再看,不断发现毛病,一遍又一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9

勤于“积累”

  这里的积累,一方面是积累资料信息,另一方面是积累思想观点。

  积累资料信息,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5类:一是中央大政方针和重要言论;二是中央和上级的重大部署、重要文件;三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经验典型;四是权威人士、专家学者的观点看法;五是本级基本情况和工作运行情况。

  积累思想观点,就是要多思考。写稿子说是“写”,但关键还是思考,把问题想清楚了、想透彻了,“写”就只是从脑袋到纸上的一个简单搬运过程。文稿工作要处处留心、勤于思考,解析新闻报道背后的政治考量、政策风向,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日积月累,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写稿子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直击本质。

10

集中“智慧”

  文稿工作更多依靠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特别是重要文稿的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提纲的草拟,布局的调整,还是文字的斟酌,大家都坐在一起进行平等的交流、热烈的讨论,每一次讨论都会使文稿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同时,也只有这样集体“作战”的工作方式,才能始终保持文稿的高质量、高水准。

 

  (据“老笔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