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今日起,网信河北“荐学”带领大家学网、懂网、用网,知学、善学、乐学,用互联网打造新平台,以勤学习练就真本领。今日,为大家推荐的文章是《人民日报副总编教您写工作总结》。“同道中人”也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学习交流群”,快乐分享、见证成长!
周围有好多小伙伴苦恼写材料,尤其是如何让总结看上去既高大上,又通俗易懂。这不,小编就发现了这么一篇好文章,赶快拿来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撰写的总结,对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工作做了梳理总结。虽然文章立意是对新闻方法理念做阐释,但此文又同时是一篇工作总结的上乘之作,值得大家“解剖”分析哦!
1、标题亮。大标题“让新闻现场激荡历史回声”不落俗套,气势磅礴;小标题提法新颖、形式工整、主题明确,比如三个点、三种故事等。
2、逻辑清。层层递进,比如文章三大块按时间逻辑推进,抓现场是讲先搜集素材,讲故事是说要表现好素材,重传播则是写出了文章要发挥作用,逻辑层次清晰。
3、实例多。一眼看去全是例子,一篇总结用了百把个例子都不止,文中净是“比如”“事实”这样的字眼。
4、提炼精。虽然大量列举实例,作者并未忽视观点的提炼,且金句不断。比如“走起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感受;在现场,就会有扑面而来的发现。”“用别人的嘴来说话,比我们自己说更有说服力。”“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等等。
让新闻现场激荡历史回声
卢新宁
(现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奔涌的时间长河里,3年不过是白驹过隙。但“一带一路”提出至今的3年多时光,却在中国与世界留下了不同寻常的印迹,也为媒体人提供了丰富的新闻宝藏。
今天的“一带一路”,已经不再只是一句倡议,也不再只是一张蓝图,而是从概念到行动、从理念到实践、从共识到成果不断推进。我们的报道,有了更多鲜活的素材、更多切身的体验、更多阶段性成绩。可以说,“一带一路”主题宣传,迎来了一个从宣示理念到展示成就、从阐释思想到检验成果的节点。
“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这句古老的阿拉伯谚语,也道出了媒体传播被赋予的使命:如何用我们的报道,呈现这3年多不平凡的实践?人民日报的回答是,力求在新闻现场激荡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以人物故事展现中国与世界的合奏,赓续“丝路精神”、讲述“丝路故事”。
一、抓现场,在新闻的原点、重点与热点,见证“一带一路”蓝图的铺展
面对行进中的“一带一路”建设,对外传播也应保持鲜明的“进行时”“行进感”,到新闻现场去、到沿线国家去、到重点项目去。作为人民日报,我们需要在传播中,讲清楚习近平主席擘画“一带一路”蓝图的世界意义,讲清楚“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和平属性、所创造的共同机遇、所带来的文明互鉴。这些“讲清楚”,尤其需要以“最佳现场”来呈现。
4月,人民日报派出国际部记者组成的4个采访小组,分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采访,形成了“边走边报”的报道方式。自4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倒计时一个月开始,陆续在人民日报三版重要位置上,以大篇幅刊出。这组“行进中的报道”,由于精心选择“现场”,拥有了很好的报道特色与传播效果。
什么是最佳现场?
一是回到原点。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上留下了诸多外交足迹,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的内涵,这是我们要抓住的新闻节点。比如,从习近平主席发出首倡之地的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我们发回了特别报道《“中国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大海”》,对习近平主席重点考察过的中白工业园,我们采写了《别开生面的云端讨论》……沿着习近平主席的外交足迹,回到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重要意义的新闻现场,勾连起历史回声、现实共鸣,进一步还原、了解中国倡议的世界意义。
二是把握重点。“一带一路”上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发展方兴未艾、进展日新月异,是展现“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的重点。我们在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发回《“盼望习主席来瓜达尔港看一看”》;走进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追寻《让穷乡变成 “柬埔寨深圳”》……浓墨重彩地呈现这些重点项目的进展,以大量可感、可观、可触的鲜活素材,反映“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推进速度。
三是聚焦热点。4月29日,首趟中欧班列,从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伦敦港口岸出发,抵达全球最大的日用品交易中心中国浙江义乌。用BBC的说法,这是一次“重要的贸易事件”,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对西欧国家的经济也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我们抓住这一热点事件,从发车现场送行的热烈氛围,到分析“一带一路”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英国商品,搭上中欧班列直通车》一文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
事实证明,到新闻现场,才能抓住新闻活鱼。乘飞机赴境外采访,人民日报记者巧遇前往白俄罗斯考察“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湖南省党政代表团以及中国在海外最大规模产业园——中白工业园的CEO。虽是一次“偶然”,却真实地反映了“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和国内省市热起来、来往日趋密切的“必然”。记者抓住这次巧遇,在9个小时的航程里,在万米高空的云端上,有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生动的云端讨论,因为报社领导的解放思想,成为人民日报《行走“一带一路”》专栏的开篇之作。
事实证明,到新闻现场,才能拓宽新闻视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是“一带一路”上的旗舰项目。人民日报记者曾于2013年到此采访。今年4月,又进行了回访,发回了这样的报道:“(3年前)这里人烟稀少,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沙漠,当地居民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每周只有一班航班从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飞往瓜达尔,中国人的身影更是几乎看不到。”“而今,记者再访瓜达尔港,看到变化无处不在,最明显的就是来瓜达尔的人大大增多了。卡拉奇到瓜达尔的航班,已经变成每天一班,能抢到前往瓜达尔的机票,还被看做‘一种幸运’。”没有一句类似“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有多大的话,仅仅从“抢机票”这一细节,从前后3年记者看到的不同画面,足以让读者得出有力的结论。
走起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感受;在现场,就会有扑面而来的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典型的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这要求“一带一路”的传播有打通空间、超越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是仅仅靠概念的阐释就能培养的,也不是仅仅靠政策的宣示就能拥有的,而是需要有“11路”——两条去往新闻现场的腿,“00号”——两只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以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现场新闻,承载“一带一路”的宏大主题、阐释“一带一路”的谋篇布局,以新闻报道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
二、讲故事,以交往故事、发展故事、幸福故事,讲述“一带一路”中国倡议的落地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中央在对外传播上对主流媒体的一个要求。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习近平主席讲的很多故事,富有人情味、贴近性,兼具理性与感性,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讲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它能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也启发我们,人的故事是可以提高传播效率、达成传播效果的一个“传播基点”。
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我们也以故事为载体,体现“一带一路”的理念,展现“一带一路”的实践。
一是讲交往的友好故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凝结了沿线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过卓越贡献,这样的“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心理基础,最能激起情感共鸣。
在行走“一带一路”途中,人民日报记者讲述了一个“丝路变红线”的故事。一位哈萨克斯坦小伙子和一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在“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相遇、相识、相恋,缔结了一段幸福美满的跨国婚姻。后来,小伙子遭遇病魔,两人相偎相扶,并得到了中国医生和所工作的中哈合资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共渡难关。正像报道中所说,“从中国小伙和瓦莲金娜,到阿尔曼和韩江红,丝绸之路上,中哈两国人民相亲相爱的感人故事在延续。”
二是讲共同的发展故事。“一带一路”是多元的,涵盖各个合作领域,合作形式也多种多样,最终要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参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作用,体现在相关产业的建设中,体现在具体项目的推进中。
在白俄罗斯,记者了解到一个“汽车梦”的故事。过去由于分工体系的问题,加之国内市场太小,白俄罗斯造得起重型大卡,但直到2012年还生产不出一辆国民轿车,这成了从总统到工程师的一块“心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的关心推动下,中国车企与白俄罗斯企业合资,终于生产出白俄罗斯本国的国民轿车。当这家企业的总工程师激动地讲起第一辆国产轿车走上街头的情形时,自豪的表情让记者动容。我们报道中讲述的这一故事,也让读者印象深刻,成为相关政策、发展数字最生动的注脚。
三是讲民生的幸福故事。“一带一路”建设,出发点在人、落脚点也在人,是为了造福各国人民。现实中,从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到修路架桥、人文交流,“一带一路”也创造了大量民生红利。发掘这些故事,有助于展现“一带一路”在改善民生福祉上的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开辟了《我和“一带一路”》栏目,聚焦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的普通人与“一带一路”的故事。《“我到非洲建特区”》《在明斯克,他收获事业和爱情》《萨曼“脱贫”记》《纳西姆和他的“中国小学”》……小切口反映大视角,透过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让读者也切身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气象,给个人与家庭、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这些故事和事例生动有趣、鲜活实在,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故事来讲理,让事实来说话,让事例来说明,这种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可以达到同频共振、凝聚共识的效果。
三、重传播,以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彰显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我们曾说,“稿子见报,传播才开始”;现在,应该变为“稿子没见报,传播已开始”。在“一带一路”的采访报道中,我们强调把传播意识,灌注到新闻生产、新闻传播的全链条、全流程中,特别重视“以他之视角来丰富我之认识”“以我之理解阐述他之故事”,借嘴说话、借力打力,形成“传播妙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荐学 | 人民日报副总编教您写工作总结
来源: 时间:2017-05-23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今日起,网信河北“荐学”带领大家学网、懂网、用网,知学、善学、乐学,用互联网打造新平台,以勤学习练就真本领。今日,为大家推荐的文章是《人民日报副总编教您写工作总结》。“同道中人”也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学习交流群”,快乐分享、见证成长!
周围有好多小伙伴苦恼写材料,尤其是如何让总结看上去既高大上,又通俗易懂。这不,小编就发现了这么一篇好文章,赶快拿来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撰写的总结,对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工作做了梳理总结。虽然文章立意是对新闻方法理念做阐释,但此文又同时是一篇工作总结的上乘之作,值得大家“解剖”分析哦!
1、标题亮。大标题“让新闻现场激荡历史回声”不落俗套,气势磅礴;小标题提法新颖、形式工整、主题明确,比如三个点、三种故事等。
2、逻辑清。层层递进,比如文章三大块按时间逻辑推进,抓现场是讲先搜集素材,讲故事是说要表现好素材,重传播则是写出了文章要发挥作用,逻辑层次清晰。
3、实例多。一眼看去全是例子,一篇总结用了百把个例子都不止,文中净是“比如”“事实”这样的字眼。
4、提炼精。虽然大量列举实例,作者并未忽视观点的提炼,且金句不断。比如“走起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感受;在现场,就会有扑面而来的发现。”“用别人的嘴来说话,比我们自己说更有说服力。”“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等等。
让新闻现场激荡历史回声
卢新宁
(现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奔涌的时间长河里,3年不过是白驹过隙。但“一带一路”提出至今的3年多时光,却在中国与世界留下了不同寻常的印迹,也为媒体人提供了丰富的新闻宝藏。
今天的“一带一路”,已经不再只是一句倡议,也不再只是一张蓝图,而是从概念到行动、从理念到实践、从共识到成果不断推进。我们的报道,有了更多鲜活的素材、更多切身的体验、更多阶段性成绩。可以说,“一带一路”主题宣传,迎来了一个从宣示理念到展示成就、从阐释思想到检验成果的节点。
“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这句古老的阿拉伯谚语,也道出了媒体传播被赋予的使命:如何用我们的报道,呈现这3年多不平凡的实践?人民日报的回答是,力求在新闻现场激荡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以人物故事展现中国与世界的合奏,赓续“丝路精神”、讲述“丝路故事”。
一、抓现场,在新闻的原点、重点与热点,见证“一带一路”蓝图的铺展
面对行进中的“一带一路”建设,对外传播也应保持鲜明的“进行时”“行进感”,到新闻现场去、到沿线国家去、到重点项目去。作为人民日报,我们需要在传播中,讲清楚习近平主席擘画“一带一路”蓝图的世界意义,讲清楚“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和平属性、所创造的共同机遇、所带来的文明互鉴。这些“讲清楚”,尤其需要以“最佳现场”来呈现。
4月,人民日报派出国际部记者组成的4个采访小组,分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采访,形成了“边走边报”的报道方式。自4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倒计时一个月开始,陆续在人民日报三版重要位置上,以大篇幅刊出。这组“行进中的报道”,由于精心选择“现场”,拥有了很好的报道特色与传播效果。
什么是最佳现场?
一是回到原点。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上留下了诸多外交足迹,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的内涵,这是我们要抓住的新闻节点。比如,从习近平主席发出首倡之地的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我们发回了特别报道《“中国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大海”》,对习近平主席重点考察过的中白工业园,我们采写了《别开生面的云端讨论》……沿着习近平主席的外交足迹,回到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重要意义的新闻现场,勾连起历史回声、现实共鸣,进一步还原、了解中国倡议的世界意义。
二是把握重点。“一带一路”上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发展方兴未艾、进展日新月异,是展现“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的重点。我们在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发回《“盼望习主席来瓜达尔港看一看”》;走进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追寻《让穷乡变成 “柬埔寨深圳”》……浓墨重彩地呈现这些重点项目的进展,以大量可感、可观、可触的鲜活素材,反映“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推进速度。
三是聚焦热点。4月29日,首趟中欧班列,从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伦敦港口岸出发,抵达全球最大的日用品交易中心中国浙江义乌。用BBC的说法,这是一次“重要的贸易事件”,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对西欧国家的经济也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我们抓住这一热点事件,从发车现场送行的热烈氛围,到分析“一带一路”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英国商品,搭上中欧班列直通车》一文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
事实证明,到新闻现场,才能抓住新闻活鱼。乘飞机赴境外采访,人民日报记者巧遇前往白俄罗斯考察“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湖南省党政代表团以及中国在海外最大规模产业园——中白工业园的CEO。虽是一次“偶然”,却真实地反映了“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和国内省市热起来、来往日趋密切的“必然”。记者抓住这次巧遇,在9个小时的航程里,在万米高空的云端上,有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生动的云端讨论,因为报社领导的解放思想,成为人民日报《行走“一带一路”》专栏的开篇之作。
事实证明,到新闻现场,才能拓宽新闻视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是“一带一路”上的旗舰项目。人民日报记者曾于2013年到此采访。今年4月,又进行了回访,发回了这样的报道:“(3年前)这里人烟稀少,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沙漠,当地居民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每周只有一班航班从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飞往瓜达尔,中国人的身影更是几乎看不到。”“而今,记者再访瓜达尔港,看到变化无处不在,最明显的就是来瓜达尔的人大大增多了。卡拉奇到瓜达尔的航班,已经变成每天一班,能抢到前往瓜达尔的机票,还被看做‘一种幸运’。”没有一句类似“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有多大的话,仅仅从“抢机票”这一细节,从前后3年记者看到的不同画面,足以让读者得出有力的结论。
走起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感受;在现场,就会有扑面而来的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典型的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这要求“一带一路”的传播有打通空间、超越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是仅仅靠概念的阐释就能培养的,也不是仅仅靠政策的宣示就能拥有的,而是需要有“11路”——两条去往新闻现场的腿,“00号”——两只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以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现场新闻,承载“一带一路”的宏大主题、阐释“一带一路”的谋篇布局,以新闻报道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
二、讲故事,以交往故事、发展故事、幸福故事,讲述“一带一路”中国倡议的落地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中央在对外传播上对主流媒体的一个要求。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习近平主席讲的很多故事,富有人情味、贴近性,兼具理性与感性,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讲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它能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也启发我们,人的故事是可以提高传播效率、达成传播效果的一个“传播基点”。
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我们也以故事为载体,体现“一带一路”的理念,展现“一带一路”的实践。
一是讲交往的友好故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凝结了沿线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过卓越贡献,这样的“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心理基础,最能激起情感共鸣。
在行走“一带一路”途中,人民日报记者讲述了一个“丝路变红线”的故事。一位哈萨克斯坦小伙子和一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在“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相遇、相识、相恋,缔结了一段幸福美满的跨国婚姻。后来,小伙子遭遇病魔,两人相偎相扶,并得到了中国医生和所工作的中哈合资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共渡难关。正像报道中所说,“从中国小伙和瓦莲金娜,到阿尔曼和韩江红,丝绸之路上,中哈两国人民相亲相爱的感人故事在延续。”
二是讲共同的发展故事。“一带一路”是多元的,涵盖各个合作领域,合作形式也多种多样,最终要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参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作用,体现在相关产业的建设中,体现在具体项目的推进中。
在白俄罗斯,记者了解到一个“汽车梦”的故事。过去由于分工体系的问题,加之国内市场太小,白俄罗斯造得起重型大卡,但直到2012年还生产不出一辆国民轿车,这成了从总统到工程师的一块“心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的关心推动下,中国车企与白俄罗斯企业合资,终于生产出白俄罗斯本国的国民轿车。当这家企业的总工程师激动地讲起第一辆国产轿车走上街头的情形时,自豪的表情让记者动容。我们报道中讲述的这一故事,也让读者印象深刻,成为相关政策、发展数字最生动的注脚。
三是讲民生的幸福故事。“一带一路”建设,出发点在人、落脚点也在人,是为了造福各国人民。现实中,从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到修路架桥、人文交流,“一带一路”也创造了大量民生红利。发掘这些故事,有助于展现“一带一路”在改善民生福祉上的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开辟了《我和“一带一路”》栏目,聚焦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的普通人与“一带一路”的故事。《“我到非洲建特区”》《在明斯克,他收获事业和爱情》《萨曼“脱贫”记》《纳西姆和他的“中国小学”》……小切口反映大视角,透过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让读者也切身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气象,给个人与家庭、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这些故事和事例生动有趣、鲜活实在,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故事来讲理,让事实来说话,让事例来说明,这种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可以达到同频共振、凝聚共识的效果。
三、重传播,以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彰显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我们曾说,“稿子见报,传播才开始”;现在,应该变为“稿子没见报,传播已开始”。在“一带一路”的采访报道中,我们强调把传播意识,灌注到新闻生产、新闻传播的全链条、全流程中,特别重视“以他之视角来丰富我之认识”“以我之理解阐述他之故事”,借嘴说话、借力打力,形成“传播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