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他山之石

以法治思维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发布日期:2016-05-25 16:02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成为时代主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根本上厘清法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强化法治思维,担当使命,充满自信,锲而不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法治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关系

不矛盾。加强法治,严格的法律必然成为调节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标尺。有人造出“矛盾论”说,法律是“硬杠杠”,加强法治就是“讲逗硬”,而思想政治工作则常用“化骨绵掌”,讲求和风细雨、以情化人,因而两者是矛盾的,“一切依法,思想政治工作就莫法”。对此,应从本质上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确是柔性的教育和工作,但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行为守则,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依循道德律令来直击人心,调节人与人关系。两者一个靠固化来强制,一个靠内化来约束,一张一弛、一虚一实,共存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矛盾。

不多余。加强法治,意味着一切工作就要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有人造出“冗余论”说,加强法治就是依法办事,这样权责清晰、立竿见影,而思想政治工作费时费力,“思想政治工作让路,则法治更顺路”。对此,应从本质上看到: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都不多余。例如,若弱化和离开思想政治工作,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就得不到普及和信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多余,而且好比锦上添花,实现相得益彰。

不消解。加强法治,意味着信仰法治应当和必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有人造出“消解论”说,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倡导立德,而现在法治成为社会信仰,由于信仰的建立具有长期性,那么现在的倡导与过去的倡导两者相交,就会彼此相消,造成社会信仰消解。对此,应从本质上看到:法治是一个现代成熟社会的必然信仰,而道德也是人们一直以来“头顶灿烂的星空”,法治与道德都是社会共同信仰的有机组成,谁也不会消解谁。法治信仰的注入,不仅不会消解我们过去所倡导并致力构建的信仰,反而会让全社会的共同信仰更为丰富、更添成色、更臻牢固。

法治视野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循方向

增强自信。从加强法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不”关系可以看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会被弱化、淡化,而且更应当被强化、优化。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应充满自信,深信思想政治工作对人的法治观念、权利的主张精神和坚定的护法精神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应充满自信,深信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工作,能让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途应充满自信,深信加强法治本质上也是解决社会矛盾、改造人主观世界的工作,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必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说服力、渗透力、发展力。

强化法理。“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难以想见,不具备法律常识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尤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律常识将在全社会更普及,不知法律常识的思想政治工作好比“鸡同鸭讲”。因此,我们要把熟知法律常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必备素质,清醒地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中的一员,必须学法、知法、懂法。要充分建立对法律常识的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既讲道理又讲法律常识,既做人的思想工作又做人的普法工作,既用软约束又用法律常识来巩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要切实发挥法律常识的制度理性作用,依靠掌握大量法律常识来做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注重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除了说情说理教育外,离不开系统规范的教育,而法治教育则是属于规范的、系统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推进器”。要发挥好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规范理性行为的功能,为侧重情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把法治教育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摆脱“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桎梏,开创“化解矛盾靠法治教育,激发动力有法治教育,促进和谐用法治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尤其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三个地带”,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隐忧渐露的形势下,必须将法治教育全面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民群众规范自身行为、树立共同信仰,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获得新的力量支撑。

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唯有将加强法治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结合,方可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其根本在于人们思想的障碍,在于社会现实中存在“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通过良法善政,才能改革社会难题,实现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同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看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局限性;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弥补法治的疏漏,匡正法律的局限。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更加担当起肩负的历史使命,把加强法治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结合、深刻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程卫,系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他山之石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成为时代主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根本上厘清法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强化法治思维,担当使命,充满自信,锲而不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法治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关系

不矛盾。加强法治,严格的法律必然成为调节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标尺。有人造出“矛盾论”说,法律是“硬杠杠”,加强法治就是“讲逗硬”,而思想政治工作则常用“化骨绵掌”,讲求和风细雨、以情化人,因而两者是矛盾的,“一切依法,思想政治工作就莫法”。对此,应从本质上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确是柔性的教育和工作,但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行为守则,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依循道德律令来直击人心,调节人与人关系。两者一个靠固化来强制,一个靠内化来约束,一张一弛、一虚一实,共存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矛盾。

不多余。加强法治,意味着一切工作就要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有人造出“冗余论”说,加强法治就是依法办事,这样权责清晰、立竿见影,而思想政治工作费时费力,“思想政治工作让路,则法治更顺路”。对此,应从本质上看到: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都不多余。例如,若弱化和离开思想政治工作,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就得不到普及和信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多余,而且好比锦上添花,实现相得益彰。

不消解。加强法治,意味着信仰法治应当和必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有人造出“消解论”说,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倡导立德,而现在法治成为社会信仰,由于信仰的建立具有长期性,那么现在的倡导与过去的倡导两者相交,就会彼此相消,造成社会信仰消解。对此,应从本质上看到:法治是一个现代成熟社会的必然信仰,而道德也是人们一直以来“头顶灿烂的星空”,法治与道德都是社会共同信仰的有机组成,谁也不会消解谁。法治信仰的注入,不仅不会消解我们过去所倡导并致力构建的信仰,反而会让全社会的共同信仰更为丰富、更添成色、更臻牢固。

法治视野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循方向

增强自信。从加强法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不”关系可以看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会被弱化、淡化,而且更应当被强化、优化。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应充满自信,深信思想政治工作对人的法治观念、权利的主张精神和坚定的护法精神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应充满自信,深信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工作,能让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途应充满自信,深信加强法治本质上也是解决社会矛盾、改造人主观世界的工作,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必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说服力、渗透力、发展力。

强化法理。“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难以想见,不具备法律常识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尤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律常识将在全社会更普及,不知法律常识的思想政治工作好比“鸡同鸭讲”。因此,我们要把熟知法律常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必备素质,清醒地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中的一员,必须学法、知法、懂法。要充分建立对法律常识的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既讲道理又讲法律常识,既做人的思想工作又做人的普法工作,既用软约束又用法律常识来巩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要切实发挥法律常识的制度理性作用,依靠掌握大量法律常识来做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注重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除了说情说理教育外,离不开系统规范的教育,而法治教育则是属于规范的、系统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推进器”。要发挥好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规范理性行为的功能,为侧重情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把法治教育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摆脱“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桎梏,开创“化解矛盾靠法治教育,激发动力有法治教育,促进和谐用法治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尤其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三个地带”,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隐忧渐露的形势下,必须将法治教育全面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民群众规范自身行为、树立共同信仰,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获得新的力量支撑。

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唯有将加强法治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结合,方可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其根本在于人们思想的障碍,在于社会现实中存在“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通过良法善政,才能改革社会难题,实现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同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看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局限性;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弥补法治的疏漏,匡正法律的局限。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更加担当起肩负的历史使命,把加强法治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结合、深刻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程卫,系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