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着力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现就激励全省各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政治引领,切实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责任感使命感
1.增强“四个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2.抓好理论武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发挥各级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分级负责实现干部轮训全覆盖,用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脱产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入灵魂、化为行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3.砥砺党性品格。弘扬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塞罕坝精神,打造“重走赶考路”“再上太行”“同呼吸、心相印”等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党性教育项目,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李保国、吕建江等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使干部在党内生活锻炼中进一步增强党性、勇于担当。
4.牢记使命责任。河北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广大干部要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会等大事要事中,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担当担责,不畏风险挑战,矢志艰苦奋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攻坚克难、拼搏竞进,奋力开辟河北发展新天地。
二、完善干部评价识别标准,树立重实践重实干重实效的鲜明用人导向
5.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重要思想,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五个过硬”,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特别是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树立“三坚持三重用”的用人导向,即坚持担当负责为重,提拔重用敢于担当、恪尽职守的干部;坚持改革创新为先,提拔重用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干部;坚持实干实政为要,提拔重用埋头苦干、业绩突出的干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以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
6.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动议办法,规范干部提名,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突出政治标准,加强“政治体检”,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干部政治素质。突出事业为上、依事择人,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实绩。完善干部信息库,统筹干部资源,拓宽选人视野,调动各领域、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坚持用当其时,破除平衡照顾、论资排辈,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制定领导干部日常考察了解实施办法,完善领导班子运行状况综合研判机制,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识别干部,特别注重在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任务、艰苦复杂环境、关键时刻表现中检验、考察、选拔干部。建立干部实绩档案,为选拔使用干部提供重要参考。完善基层干部选任机制,拓宽基层事业编制人员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
7.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依据领导干部政治表现认定结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结果、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认定结果、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认定结果,进一步细化明确“下”的具体情形和标准;同时规范“下” 的程序、畅通“下”的渠道、加大“下”的力度。建立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工作不在状态、作风不严不实、庸政懒政怠政、不能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加大组织处理力度,及时进行调整,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鞭策干部担当干事,避免贻误发展机遇。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
8.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改进完善干部考核制度体系,突出考方向、考重点、考平时、考结果、考长远,突出政治考核、实绩考核、作风考核,突出对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加大绩效考核权重,推进有效精准绩效考核,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考核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加大重点工作指标权重。
9.改进考核评价方式方法。突出分类差异化考核,确保考出实情、考出实效,提高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调动和保护好各区域、各战线、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完善定性评价机制,坚持多维度评价印证领导班子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全面掌握干部履职情况,重点掌握表现好和差的干部。改进年度考核,加强平时考核,强化过程评估,确保绩效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注重倾听民声民意,听取服务对象的评价,运用适当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让人民群众成为干部政绩的评卷人。既看抓发展的成效,又看抓班子带队伍的成效,注重掌握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营造担当作为氛围和形成积极进取作风的情况。完善综合分析研判机制,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督查和各类专项考核等成果,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考核工作统筹,杜绝多头考核、重复考核,为干部干事创业“松绑减压”。
10.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全面反馈、严格奖惩、综合运用,将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发挥好“指挥棒”作用。每年以省委名义通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对考核优秀的要大力表扬奖励。对考核优秀特别是连续考核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考核评价为较差等次的领导班子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考核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或组织处理。对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风险等重点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到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表彰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按国家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奖励政策,更好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加强考核结果反馈,引导干部改进不足、担当奉献。
四、努力提升干部本领能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11.加强培养锻炼。制定并落实《2018—2022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健全干部轮训制度、调训制度,突出精准化和实效性,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分层次分领域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培训考察,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增强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全面提升执政本领,着力解决干部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根本路径,制定加强干部实践锻炼的举措和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坚持实践导向和基层导向,注重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做好挂职锻炼、驻村帮扶工作,加强挂职、驻村干部管理。
12.推进干部交流。制定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加强党政正职任职交流,提任市县党政正职、省直部门正职优先考虑交流任职。除按政策规定进行干部交流外,原则上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满5年应进行轮岗交流,满10年必须轮岗交流,加强重点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加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之间干部交流力度。积极推进与中央国家机关和金融机构、经济发达省份、京津等干部交流挂职,培养锻炼干部,引进省内急需干部人才。
五、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13.健全容错机制。制定容错纠错办法,坚持鼓励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原则,结合动机态度、利益关联、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因果关系、后果影响、挽回损失等要件,明确政策标准、评判界限、结果运用方式,细化容错正面清单、不予容错负面清单,细化优化操作流程,增强可操作性。对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中出于公心、不谋私利、经过规定程序的工作失误错误大胆容错,只要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够及时纠错改正,都不作负面评价,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问责机关应当在启动问责程序的同时开展容错调查核实,认真听取干部所属党组织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及时作出认定结论。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容错纠错工作沟通协调会商机制。对给予容错的干部,考核考察要客观评价,选拔任用要公正合理,各类考核不受影响,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不受影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和后备干部资格不受影响。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对政治问题、廉洁问题、擅自越权问题坚决不容,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内进行。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墨守成规,允许创新有偏差、但不允许因循守旧,允许担当有过失、但不允许敷衍塞责的鲜明导向。
14.建立纠错机制。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建立预警机制、风险清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亮黄牌”“敲警钟”,早发现、早纠正。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已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坚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查找解决类似问题。坚持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认真落实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民主决策、请示报告等制度机制。
15.完善保护机制。建立举报线索综合研判机制,建立澄清、保护等制度,落实函询回复采信制度。对经查核,受到诬告陷害诽谤和恶意炒作的干部,及时通过适当方式为其澄清正名,消除负面影响。依纪依法查处诬告陷害、造谣诽谤行为,打击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
16.规范问责机制。准确把握、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违纪的界定,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依规依纪问责,规范问责标准程序方式,建立完善申诉制度,保证申诉权利,防止出现问责主体随意化、问责范围扩大化、处理处分不恰当等问题。建立回访机制,加强对被问责干部的后续管理、关心帮助。
六、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17.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各级党组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有计划地与所管理的干部谈心谈话,每年至少谈话1次。要提高谈话质量,把握干部思想脉搏,为干部解疑释惑、引导鼓劲。建立“双向约谈”制度,干部遇到思想困惑、实际困难可约见领导,进行谈心谈话。
18.建立干部关爱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生活上关心,最大限度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建立完善关爱救助干部长效机制。真正把干部当作党的事业宝贵财富,高度重视干部身心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干部阳光心态。严格落实定期体检、带薪休假、加班补休等制度,丰富文体生活,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形成严肃紧张、生动活泼的局面。
19.减轻基层干部负担。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上级对下级下达任务、检查考核,要认真研究落实条件,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明确基层干部职权和责任,实现权责统一,防止上级和职能部门随意将自身工作责任转嫁给基层,将基层的“责任状”变成自身的“免责单”。加强工作统筹,做好督导检查、巡视巡察、审计等工作的协调安排、结果互认,避免重复。精简会议文件、报表资料,严格规范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特别是要防止各级重复性的会议和检查,建立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审核把关制度,保证基层干部把精力真正用在干事落实上。
20.提高干部待遇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工资津贴补贴政策,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完善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规范公务员奖金制度。认真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做到职级应提尽提。保证干部正常福利和合法权益,逐步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各地可结合实际规范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落实“一定三有”机制,提高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推行村(社区)干部绩效管理,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录乡镇公务员。通过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待遇制度,稳定干部队伍,吸引优秀人才。
21.加强干部激励表彰。落实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有关规定,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建立完善各级党组织“两优一先”表彰机制。组织开展争当“担当作为好干部”、争创“干事创业好班子”活动,宣传表扬“最美基层干部”“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千名好支书”等优秀干部。
七、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凝聚形成担当作为的强大合力
22.加强组织领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各级党委(党组)承担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加快河北发展的根本举措来抓,精心组织、系统谋划、强力推进。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党组织都要旗帜鲜明地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问责不为者、惩戒违纪者。
23.压实担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珍惜岗位和干事创业机会,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要求,带头担当尽责,带头奋发作为。完善工作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加强沟通协调,狠抓工作落实,杜绝责任上推下卸。结合深化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工作职能,厘清部门之间、层级之间职责边界。完善重点工作大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细化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推动干部履职尽责、奋发进取。
24.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宣传、提拔重用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公开曝光、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的反面典型。推进法治河北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营造稳定公开透明营商环境,降低干事创业制度成本。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优化从政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大力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落实省委“三六八九”工作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奋力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
25.狠抓推进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督查指导,注意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推动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对落实不力或执行走偏的及时纠正,确保各项干部激励政策落地见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分析研判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学习发布】河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
来源: 时间:2018-07-04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着力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现就激励全省各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政治引领,切实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责任感使命感
1.增强“四个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2.抓好理论武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发挥各级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分级负责实现干部轮训全覆盖,用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脱产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入灵魂、化为行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3.砥砺党性品格。弘扬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塞罕坝精神,打造“重走赶考路”“再上太行”“同呼吸、心相印”等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党性教育项目,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李保国、吕建江等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使干部在党内生活锻炼中进一步增强党性、勇于担当。
4.牢记使命责任。河北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广大干部要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会等大事要事中,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担当担责,不畏风险挑战,矢志艰苦奋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攻坚克难、拼搏竞进,奋力开辟河北发展新天地。
二、完善干部评价识别标准,树立重实践重实干重实效的鲜明用人导向
5.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重要思想,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五个过硬”,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特别是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树立“三坚持三重用”的用人导向,即坚持担当负责为重,提拔重用敢于担当、恪尽职守的干部;坚持改革创新为先,提拔重用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干部;坚持实干实政为要,提拔重用埋头苦干、业绩突出的干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以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
6.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动议办法,规范干部提名,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突出政治标准,加强“政治体检”,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干部政治素质。突出事业为上、依事择人,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实绩。完善干部信息库,统筹干部资源,拓宽选人视野,调动各领域、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坚持用当其时,破除平衡照顾、论资排辈,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制定领导干部日常考察了解实施办法,完善领导班子运行状况综合研判机制,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识别干部,特别注重在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任务、艰苦复杂环境、关键时刻表现中检验、考察、选拔干部。建立干部实绩档案,为选拔使用干部提供重要参考。完善基层干部选任机制,拓宽基层事业编制人员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
7.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依据领导干部政治表现认定结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结果、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认定结果、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认定结果,进一步细化明确“下”的具体情形和标准;同时规范“下” 的程序、畅通“下”的渠道、加大“下”的力度。建立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工作不在状态、作风不严不实、庸政懒政怠政、不能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加大组织处理力度,及时进行调整,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鞭策干部担当干事,避免贻误发展机遇。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
8.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改进完善干部考核制度体系,突出考方向、考重点、考平时、考结果、考长远,突出政治考核、实绩考核、作风考核,突出对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加大绩效考核权重,推进有效精准绩效考核,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考核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加大重点工作指标权重。
9.改进考核评价方式方法。突出分类差异化考核,确保考出实情、考出实效,提高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调动和保护好各区域、各战线、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完善定性评价机制,坚持多维度评价印证领导班子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全面掌握干部履职情况,重点掌握表现好和差的干部。改进年度考核,加强平时考核,强化过程评估,确保绩效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注重倾听民声民意,听取服务对象的评价,运用适当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让人民群众成为干部政绩的评卷人。既看抓发展的成效,又看抓班子带队伍的成效,注重掌握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营造担当作为氛围和形成积极进取作风的情况。完善综合分析研判机制,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督查和各类专项考核等成果,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考核工作统筹,杜绝多头考核、重复考核,为干部干事创业“松绑减压”。
10.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全面反馈、严格奖惩、综合运用,将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发挥好“指挥棒”作用。每年以省委名义通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对考核优秀的要大力表扬奖励。对考核优秀特别是连续考核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考核评价为较差等次的领导班子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考核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或组织处理。对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风险等重点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到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表彰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按国家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奖励政策,更好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加强考核结果反馈,引导干部改进不足、担当奉献。
四、努力提升干部本领能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11.加强培养锻炼。制定并落实《2018—2022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健全干部轮训制度、调训制度,突出精准化和实效性,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分层次分领域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培训考察,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增强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全面提升执政本领,着力解决干部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根本路径,制定加强干部实践锻炼的举措和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坚持实践导向和基层导向,注重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做好挂职锻炼、驻村帮扶工作,加强挂职、驻村干部管理。
12.推进干部交流。制定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加强党政正职任职交流,提任市县党政正职、省直部门正职优先考虑交流任职。除按政策规定进行干部交流外,原则上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满5年应进行轮岗交流,满10年必须轮岗交流,加强重点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加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之间干部交流力度。积极推进与中央国家机关和金融机构、经济发达省份、京津等干部交流挂职,培养锻炼干部,引进省内急需干部人才。
五、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13.健全容错机制。制定容错纠错办法,坚持鼓励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原则,结合动机态度、利益关联、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因果关系、后果影响、挽回损失等要件,明确政策标准、评判界限、结果运用方式,细化容错正面清单、不予容错负面清单,细化优化操作流程,增强可操作性。对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中出于公心、不谋私利、经过规定程序的工作失误错误大胆容错,只要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够及时纠错改正,都不作负面评价,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问责机关应当在启动问责程序的同时开展容错调查核实,认真听取干部所属党组织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及时作出认定结论。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容错纠错工作沟通协调会商机制。对给予容错的干部,考核考察要客观评价,选拔任用要公正合理,各类考核不受影响,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不受影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和后备干部资格不受影响。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对政治问题、廉洁问题、擅自越权问题坚决不容,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内进行。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墨守成规,允许创新有偏差、但不允许因循守旧,允许担当有过失、但不允许敷衍塞责的鲜明导向。
14.建立纠错机制。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建立预警机制、风险清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亮黄牌”“敲警钟”,早发现、早纠正。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已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坚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查找解决类似问题。坚持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认真落实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民主决策、请示报告等制度机制。
15.完善保护机制。建立举报线索综合研判机制,建立澄清、保护等制度,落实函询回复采信制度。对经查核,受到诬告陷害诽谤和恶意炒作的干部,及时通过适当方式为其澄清正名,消除负面影响。依纪依法查处诬告陷害、造谣诽谤行为,打击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
16.规范问责机制。准确把握、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违纪的界定,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依规依纪问责,规范问责标准程序方式,建立完善申诉制度,保证申诉权利,防止出现问责主体随意化、问责范围扩大化、处理处分不恰当等问题。建立回访机制,加强对被问责干部的后续管理、关心帮助。
六、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17.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各级党组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有计划地与所管理的干部谈心谈话,每年至少谈话1次。要提高谈话质量,把握干部思想脉搏,为干部解疑释惑、引导鼓劲。建立“双向约谈”制度,干部遇到思想困惑、实际困难可约见领导,进行谈心谈话。
18.建立干部关爱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生活上关心,最大限度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建立完善关爱救助干部长效机制。真正把干部当作党的事业宝贵财富,高度重视干部身心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干部阳光心态。严格落实定期体检、带薪休假、加班补休等制度,丰富文体生活,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形成严肃紧张、生动活泼的局面。
19.减轻基层干部负担。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上级对下级下达任务、检查考核,要认真研究落实条件,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明确基层干部职权和责任,实现权责统一,防止上级和职能部门随意将自身工作责任转嫁给基层,将基层的“责任状”变成自身的“免责单”。加强工作统筹,做好督导检查、巡视巡察、审计等工作的协调安排、结果互认,避免重复。精简会议文件、报表资料,严格规范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特别是要防止各级重复性的会议和检查,建立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审核把关制度,保证基层干部把精力真正用在干事落实上。
20.提高干部待遇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工资津贴补贴政策,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完善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规范公务员奖金制度。认真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做到职级应提尽提。保证干部正常福利和合法权益,逐步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各地可结合实际规范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落实“一定三有”机制,提高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推行村(社区)干部绩效管理,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录乡镇公务员。通过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待遇制度,稳定干部队伍,吸引优秀人才。
21.加强干部激励表彰。落实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有关规定,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建立完善各级党组织“两优一先”表彰机制。组织开展争当“担当作为好干部”、争创“干事创业好班子”活动,宣传表扬“最美基层干部”“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千名好支书”等优秀干部。
七、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凝聚形成担当作为的强大合力
22.加强组织领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各级党委(党组)承担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加快河北发展的根本举措来抓,精心组织、系统谋划、强力推进。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党组织都要旗帜鲜明地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问责不为者、惩戒违纪者。
23.压实担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珍惜岗位和干事创业机会,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要求,带头担当尽责,带头奋发作为。完善工作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加强沟通协调,狠抓工作落实,杜绝责任上推下卸。结合深化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工作职能,厘清部门之间、层级之间职责边界。完善重点工作大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细化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推动干部履职尽责、奋发进取。
24.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宣传、提拔重用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公开曝光、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的反面典型。推进法治河北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营造稳定公开透明营商环境,降低干事创业制度成本。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优化从政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大力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落实省委“三六八九”工作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奋力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
25.狠抓推进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督查指导,注意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推动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对落实不力或执行走偏的及时纠正,确保各项干部激励政策落地见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分析研判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