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精神文明

为什么有的单位“干的干,混的混,混的给干的提意见”?

发布日期:2018-06-27 10:05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当前,有些单位存在“鞭打快牛”现象,越是能力强的人,担当的工作任务越重,由此责任越多,有时受到的批评也就越多。而那些成绩平平、能力平庸的人,只承担无关紧要的事,则明哲保身、相安无恙。

 

  领导总是将大小事情都压给“快牛”来办,使其难堪重负。当你质疑一些工作并非自己分内之事、也非本单位之事,请求领导少揽人情活或让别人做他分内之事时,领导却说:“一个能成为单位栋梁的人,一是舍得吃苦,二是能够吃气,三是不计得失,四是摆正心态;凡事应该多担一些、多干一些,你办事、我放心……”领导说话就是有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鞭打快牛”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能干者,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常常会被派到更苦、更累的岗位上去“兼职历练”;善写者,不论分管多少业务,总有各类调研报告、汇报总结、情况报告、座谈交流、先进事迹、领导讲话等材料亟待“精心烹制”;勇敢者,遇到各类急难险重任务,领导总会率先想起,然后被委以重任,放下手头活计,迅速去一线“灭火救急”;勤快者,每次出力气、跑腿事情,无论手头有多少活,即使你抬着饭碗,都会被组织要求放下、缓下,赶紧去招呼、去使力、去“担当”等等。每天出家进家两头黑,睡午觉也成奢望,却总有干不完的工作任务。

 

  这种“鞭打快牛”的方法,看起来是重用能者,锤炼强者,实际上却不尽科学,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是挫伤“快牛”的积极性。“快牛”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地扬鞭策牛,甚至是干的越多,处罚越多,时间久了,难免会使“快牛”失去锐气;

 

  二是纵容了“慢牛”不思进取的惰性。“天塌下来有高人顶着”,在此心理作用下,“慢牛”遇到问题躲而远之,面对困难避而逃之,长此以往,形成惰性;

 

  三是不利于整体战斗力的提高。一些单位领导之所以喜欢鞭打“快牛”,是因为嫌使用“慢牛”费心费力,这样既造成了忙闲不均的不合理现象,也影响了“慢牛”自身良好作风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

 

  本来,机构编制部门之所以给一个单位设置不同的岗位、组织人事部门之所以给一个单位调配人数不同的干部,就是要聚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使决策部署更加民主、科学、合理,激励全体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倘若,单位领导只是倚重一、两位能力强、效率高、老实肯干的同志,事无巨细,扬鞭劲催,实非贤明之举。毕竟“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厦”也不是一、两个“英雄”能独立支撑起来的。与此同时,还会无形之中由单位领导一手制造出“干的干,混的混,混的给干的提意见”的不良局面,将领导本人推向“好心干坏事”的尴尬境地,对单位的长远发展毫无裨益。

 

  “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作为领导,既要善于保持“快牛”的积极性,又要善于激发“慢牛”的主动性,多做“慢牛”的思想工作,指路子、压担子,使“慢牛”迈开步子、抛开蹄子,赶上“快牛”。同时,还要加强考评、奖勤罚懒,把工资报酬和工作绩效相挂钩,让能者多劳亦多得,进而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生动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精神文明

     当前,有些单位存在“鞭打快牛”现象,越是能力强的人,担当的工作任务越重,由此责任越多,有时受到的批评也就越多。而那些成绩平平、能力平庸的人,只承担无关紧要的事,则明哲保身、相安无恙。

 

  领导总是将大小事情都压给“快牛”来办,使其难堪重负。当你质疑一些工作并非自己分内之事、也非本单位之事,请求领导少揽人情活或让别人做他分内之事时,领导却说:“一个能成为单位栋梁的人,一是舍得吃苦,二是能够吃气,三是不计得失,四是摆正心态;凡事应该多担一些、多干一些,你办事、我放心……”领导说话就是有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鞭打快牛”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能干者,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常常会被派到更苦、更累的岗位上去“兼职历练”;善写者,不论分管多少业务,总有各类调研报告、汇报总结、情况报告、座谈交流、先进事迹、领导讲话等材料亟待“精心烹制”;勇敢者,遇到各类急难险重任务,领导总会率先想起,然后被委以重任,放下手头活计,迅速去一线“灭火救急”;勤快者,每次出力气、跑腿事情,无论手头有多少活,即使你抬着饭碗,都会被组织要求放下、缓下,赶紧去招呼、去使力、去“担当”等等。每天出家进家两头黑,睡午觉也成奢望,却总有干不完的工作任务。

 

  这种“鞭打快牛”的方法,看起来是重用能者,锤炼强者,实际上却不尽科学,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是挫伤“快牛”的积极性。“快牛”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地扬鞭策牛,甚至是干的越多,处罚越多,时间久了,难免会使“快牛”失去锐气;

 

  二是纵容了“慢牛”不思进取的惰性。“天塌下来有高人顶着”,在此心理作用下,“慢牛”遇到问题躲而远之,面对困难避而逃之,长此以往,形成惰性;

 

  三是不利于整体战斗力的提高。一些单位领导之所以喜欢鞭打“快牛”,是因为嫌使用“慢牛”费心费力,这样既造成了忙闲不均的不合理现象,也影响了“慢牛”自身良好作风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

 

  本来,机构编制部门之所以给一个单位设置不同的岗位、组织人事部门之所以给一个单位调配人数不同的干部,就是要聚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使决策部署更加民主、科学、合理,激励全体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倘若,单位领导只是倚重一、两位能力强、效率高、老实肯干的同志,事无巨细,扬鞭劲催,实非贤明之举。毕竟“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厦”也不是一、两个“英雄”能独立支撑起来的。与此同时,还会无形之中由单位领导一手制造出“干的干,混的混,混的给干的提意见”的不良局面,将领导本人推向“好心干坏事”的尴尬境地,对单位的长远发展毫无裨益。

 

  “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作为领导,既要善于保持“快牛”的积极性,又要善于激发“慢牛”的主动性,多做“慢牛”的思想工作,指路子、压担子,使“慢牛”迈开步子、抛开蹄子,赶上“快牛”。同时,还要加强考评、奖勤罚懒,把工资报酬和工作绩效相挂钩,让能者多劳亦多得,进而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