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精神文明

楼宇烈谈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发布日期:2017-08-18 09:22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 本文根据“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录音稿编辑而成,已经作者本人审阅。  

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人文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从传统的人文概念到今天运用的人文概念,我们的人文文化传到西方,之后又从西方传回,人文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变化。可以说,人文的概念有很多的内涵,也有很多的变迁。我将主要就此方面为大家作一诠释。

 

01

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概念与核心

中国人文精神不崇拜外在的造物主,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讲的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一切的变化都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发生,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去构建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世界。

在中国文化中,最初我们看到人文的概念是跟天文相对来提的。人文一词,从现在能够查到的资料来看,最初出现在《周易》里。其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个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天文指的是天呈现的那种刚柔交错的状态,或者是阴阳消长。相对的,人类社会呈现的现象是什么?是文明以止。接着《周易》又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我们观察天所呈现的刚柔交错、阴阳消长的状态,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四时的变化。那么“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对人文的观察,就可以让天下构建有序而和谐的状态。所以,中国人讲“人文化成”,其实就是说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围绕人文展开。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天下才能够有序、和谐、上下一致。而要了解中国最原初的人文的涵义,就要了解何谓文明以止。这里的“止”主要是指每个人应止于何处。因为在社会里,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称号、一个身份。那么我们应该“止”于何处呢?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每个人都应当明白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来做人、做事,尽自己的职责,处理好跟别人的关系,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是“止”的涵义。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身份的认同。人文的落脚点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身份该尽的职责,该处理的关系以及该遵守的规范。可是要怎样才能让人认识并做到这一点呢?要用文明,所以叫作文明以止。文明以止,是人类的一种进步,可以让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说到此,先秦的儒家思想家荀子曾经把天地万物分成四类。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在这儿就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间人是最贵的。《尚书》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个灵是指人的一种能动性,除人之外的其他万物无论多厉害,都只能遵循现有的条件和行为准则,而不似人可以改变、突破自己的生存环境。如冬天冷,我们就盖房子以避寒;夏天热,我们就装空调以取凉。这就是人与其他万物的差别,人具有一种能动性、主动性。也正因为此,人更应当认识自己、管好自己。这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它的核心点,即以人为本。

02

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

在中国从未有如西方那般造物主的概念,如魏晋时期哲学家郭象在《庄子注》里就非常明确地讲到“造物者无主”,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在大自然中每个事物都是独立的,冥冥之中自我演化,而不是有一个造物主。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的是人的自我修养,德行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自身的德行提升了,天时、地利、人和才都会来。若德行不好,则万事不成。《大学》里有这么一段话:“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说明德为本,财为末。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上薄拜神教”的国家,造物主的观念很淡薄,甚至于没有。

人的德行要如何维护呢?在中国文化中,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各种各样的欲望。贪欲对人的德行有很大的腐蚀性,所以人要警惕名利财富的影响,要做物的主人,而不能反被物掌控。我们的文化非常警惕物欲对人德行的养成、维护和提升的影响力。荀子曾引用一句话:“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即君子应该支配物,小人则被物所支配。《管子》中有两篇文章,题目都叫作“心术”,分成上下篇,里面就讲到心在人体中处于君的地位。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身为什么叫做官呢?心和五官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心是来管住五官的,五官是跟外物接触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色声香味触”。因此,人的五官要懂得管住对外物的欲望。依照正常的次序,心管住五官,五官管住外物,此为正道。若反之,则心术不正。因此,人不应该成为物的奴隶,而应主动去管住物。

由此可知,中国文化很早就告诉了我们要防止物欲对人的侵蚀,以免使人失去主体性和独立性,所以,中国的这种人文文化或是人文精神就是“下防拜物教”。

03

中国人文精神对西方的启示

西方文化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其实非常明显地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十六世纪之前,西方本是想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寻找能够破除人们对造物主、神的绝对服从的观念,但他们发现这种文化传统在西方已经断裂。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重新把这些文化找回来,大部分是从阿拉伯地区找回的,因此这段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称为“翻译时代”。到了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它的意义应该说是很大的。因为它冲破了传统宗教的独断性、保守性,出现了一大批基督新教徒。西方基督宗教的新教,我们称之为基督教,而以罗马教廷为主的传统的基督教,我们称之为天主教。由于新教的产生,原来保守的、传统的天主教中的很多神职人员失去了在欧洲的领地,致使一大批传教士来到东方,特别是中国。他们希望在东方找到一个新的领地和人群来传播主的福音。

那时正是明末清初的时代。到了中国,他们发现这里的文化跟他们的传统文化环境完全不一样。因为中国人没有对造物主、神的崇拜,而是强调要用人的道德自觉来维持社会的持续。所以他们就把中国文化传回到欧洲,翻译了我们很多的儒家和道家经典。这些经典传到欧洲,对十七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出现了一段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的历史时期,持续有上百年。当时的欧洲认为中国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国家,欧洲一大批伟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莱布尼茨、魁奈等,都写专著、文章来赞美并传播中国文化中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文化。所以说,中国文化对后来推动整个欧洲的变革应该说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欧洲的第一次人文文化的兴起,它高举了人本主义大旗,也正因为此,使得今天很多中国年轻人以为人本主义这种文化是从欧洲传来的。但事实上它却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西方人冲破了中世纪的以神为本的文化,但由于他们对待问题要求明确化、标准化,结果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打倒了上帝、推翻了主宰,人就要当家做主了,于是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以及科技万能思潮。人可以主宰一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一切;科学方面,提出了人定胜天,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把人的地位抬高到了跟造物主一样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科技成果变成了掌控宇宙的一个工具,人又失去了主体性、独立性。然而,人却又在失去主体性、独立性的前提下,发挥了他的能动性,这就把整个天地万物搅乱了,也把人的意识改变了。为了争夺资源财富,人类相互残杀,从某种意义上,人又失去了理性,已经自我异化了,拜物教、拜金主义等观念日趋盛行。所以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人本主义问题在西方又被重新提出。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时的人们几乎一致认为需要重举人本主义的大旗,只是思想资源还需要到东方,特别是到中国的文化中去寻找。

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初期,西方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人类能这样去主宰宇宙万物吗?于是许多西方的思想家、科学家又重新提出我们要回归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路上,而不应该再继续任意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其实也是中国人文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04

中国人文文化中顺应自然思想的体现

中国的人文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但并非是要人来做天地宇宙万物的主宰,恰恰相反,是要我们更加尊重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老子》有一句话:“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所以人类只能是推自然之势,而不应该任意地改变万物自身发展趋势,所以在中国的语言里就有了“因势利导”这一说法。道家如此,儒家同样如此,也是非常尊重天地万物。《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赞扬尧的话:“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意思就是:尧这位君主真是伟大呀,为什么呢?因为天是最大的,尧会效法它。“天”在中国文化中的概念非常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天然、自然,即事物的本来状态。在这里,我再讲一讲儒家构建的伦理,即儒家最看重的五伦。其中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四伦都是自然关系,无法颠倒、无法改变。夫妇的结合是一种自然的结合,长幼也是一种自然的关系,朋友当然是自然而然地交朋友了。所以我们看儒家构建的五伦,最根本的伦理关系是人际关系,也是从自然关系出发的。那么君臣,似乎是不自然的,这就要看我们是从哪个角度来说了。如果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有分工,就会有上下关系,而君臣就是其中的上下级关系。那么,我们把它诠释成一种自然关系,努力地从这样一种自然关系中去理解人际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这种关系中间,它实际强调的就是自然构建的关系,也是最合理的、人们最应该遵循的一种关系。所以,中国人很多的伦理德行、伦理品德大多是从天地万物中提炼出来的,这也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那么,说到孝。现在有的年轻人不太能够接受所谓的孝道教育,认为孝只是单方面对子女的要求。实则不然。在中国文化里,这些都是双向的。父慈子孝,父母的责任是慈,子女的责任是孝。所以孝并不是一个强加的东西,它是一种人际的自然关系的体现。三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王弼对孝作了诠释:自然亲爱为孝。孝不是别的,就是自然亲爱的这样一种关系的体现。我认为这个解释最妥帖。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它不是一种契约关系,而是一种自然关系。

而诚信,做人要讲究诚信。《中庸》有一句话:“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讲诚是天道,人要向天学习,学习天的诚。还有《孟子》里的一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不要忘记时时刻刻想着诚,这才是人道,为人之道。那么,为什么讲天具有诚的德行呢?《周易•观卦•彖传》是这么讲的:“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就是看天的变化之道,一年四季没有差错,永远是春夏秋冬这样的次序,这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故为诚。圣人按照天之神道教化民众,所以天下太平。天之神道是什么,是四时不忒,诚也。所以我们讲中国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其实更重要的是天人合德,即在德行上的一致。

除了诚的品德外,我们还有不忘根本和敬畏。《礼记》里面讲到礼的根本是报本,“礼者,大报本也”,做人不能忘本。何谓本?《荀子》有言:“礼有三本”,一是天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源和根本;二是先祖,“先祖者,类之本也”,这是我们这一类的本;三是君师,“君师者,治之本也”,这是作为人类的自我觉悟的一个本,意思就是能够自己管好自己,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在中国文化的传统概念里,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教化民众,《礼记》的《学记》里面一开始就讲到建国君民、化民成俗、教学为先。我们要教化民众,首先要把教育作好,而它的根本落脚点就在于化民成俗,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要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学记》里又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块美玉若不加以雕琢,就不会成为漂亮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君师者,治之本也”,这就构成了中国礼里面的一个本的理念。

另外,儒家构建的礼教,其中一个核心是敬,其根本精神也在于敬。中国很多老宅子里一般都供着一个大牌位,上书“天地君亲师”,这就是中国人最朴实的信仰,也是敬。我们还有很多的仪式,比如祭祖、祭天、祭地等,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祭是追源、报本。若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每逢一定的日子,要祭祀;中秋节、除夕,我们也会祭祀。所以慎终追远的理念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厚实的德行不忘父母的生养,不忘祖先的荫德,以此来培养民风才醇厚。若是连自己的父母、祖宗都不孝敬、不尊重,那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品呢?

正如上述所言,天地君亲师,三个本,我们不仅不能忘本,还要感恩,更要敬畏。不忘天地君亲师,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敬天法祖,尊师重道。这也是中国文化人文的特点。

(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7年4期)

编辑:吴 昊  制作:刘文吉



注:本文来源为《秘书工作》杂志及微信号“秘书工作”(mishugongzuo),任何媒介转载均须注明来源,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关注秘书工作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右上角“+”→搜索“秘书工作”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添加关注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秘书工作》杂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精神文明

 

  • 本文根据“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录音稿编辑而成,已经作者本人审阅。  

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人文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从传统的人文概念到今天运用的人文概念,我们的人文文化传到西方,之后又从西方传回,人文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变化。可以说,人文的概念有很多的内涵,也有很多的变迁。我将主要就此方面为大家作一诠释。

 

01

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概念与核心

中国人文精神不崇拜外在的造物主,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讲的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一切的变化都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发生,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去构建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世界。

在中国文化中,最初我们看到人文的概念是跟天文相对来提的。人文一词,从现在能够查到的资料来看,最初出现在《周易》里。其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个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天文指的是天呈现的那种刚柔交错的状态,或者是阴阳消长。相对的,人类社会呈现的现象是什么?是文明以止。接着《周易》又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我们观察天所呈现的刚柔交错、阴阳消长的状态,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四时的变化。那么“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对人文的观察,就可以让天下构建有序而和谐的状态。所以,中国人讲“人文化成”,其实就是说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围绕人文展开。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天下才能够有序、和谐、上下一致。而要了解中国最原初的人文的涵义,就要了解何谓文明以止。这里的“止”主要是指每个人应止于何处。因为在社会里,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称号、一个身份。那么我们应该“止”于何处呢?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每个人都应当明白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来做人、做事,尽自己的职责,处理好跟别人的关系,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是“止”的涵义。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身份的认同。人文的落脚点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身份该尽的职责,该处理的关系以及该遵守的规范。可是要怎样才能让人认识并做到这一点呢?要用文明,所以叫作文明以止。文明以止,是人类的一种进步,可以让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说到此,先秦的儒家思想家荀子曾经把天地万物分成四类。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在这儿就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间人是最贵的。《尚书》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个灵是指人的一种能动性,除人之外的其他万物无论多厉害,都只能遵循现有的条件和行为准则,而不似人可以改变、突破自己的生存环境。如冬天冷,我们就盖房子以避寒;夏天热,我们就装空调以取凉。这就是人与其他万物的差别,人具有一种能动性、主动性。也正因为此,人更应当认识自己、管好自己。这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它的核心点,即以人为本。

02

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

在中国从未有如西方那般造物主的概念,如魏晋时期哲学家郭象在《庄子注》里就非常明确地讲到“造物者无主”,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在大自然中每个事物都是独立的,冥冥之中自我演化,而不是有一个造物主。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的是人的自我修养,德行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自身的德行提升了,天时、地利、人和才都会来。若德行不好,则万事不成。《大学》里有这么一段话:“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说明德为本,财为末。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上薄拜神教”的国家,造物主的观念很淡薄,甚至于没有。

人的德行要如何维护呢?在中国文化中,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各种各样的欲望。贪欲对人的德行有很大的腐蚀性,所以人要警惕名利财富的影响,要做物的主人,而不能反被物掌控。我们的文化非常警惕物欲对人德行的养成、维护和提升的影响力。荀子曾引用一句话:“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即君子应该支配物,小人则被物所支配。《管子》中有两篇文章,题目都叫作“心术”,分成上下篇,里面就讲到心在人体中处于君的地位。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身为什么叫做官呢?心和五官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心是来管住五官的,五官是跟外物接触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色声香味触”。因此,人的五官要懂得管住对外物的欲望。依照正常的次序,心管住五官,五官管住外物,此为正道。若反之,则心术不正。因此,人不应该成为物的奴隶,而应主动去管住物。

由此可知,中国文化很早就告诉了我们要防止物欲对人的侵蚀,以免使人失去主体性和独立性,所以,中国的这种人文文化或是人文精神就是“下防拜物教”。

03

中国人文精神对西方的启示

西方文化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其实非常明显地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十六世纪之前,西方本是想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寻找能够破除人们对造物主、神的绝对服从的观念,但他们发现这种文化传统在西方已经断裂。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重新把这些文化找回来,大部分是从阿拉伯地区找回的,因此这段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称为“翻译时代”。到了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它的意义应该说是很大的。因为它冲破了传统宗教的独断性、保守性,出现了一大批基督新教徒。西方基督宗教的新教,我们称之为基督教,而以罗马教廷为主的传统的基督教,我们称之为天主教。由于新教的产生,原来保守的、传统的天主教中的很多神职人员失去了在欧洲的领地,致使一大批传教士来到东方,特别是中国。他们希望在东方找到一个新的领地和人群来传播主的福音。

那时正是明末清初的时代。到了中国,他们发现这里的文化跟他们的传统文化环境完全不一样。因为中国人没有对造物主、神的崇拜,而是强调要用人的道德自觉来维持社会的持续。所以他们就把中国文化传回到欧洲,翻译了我们很多的儒家和道家经典。这些经典传到欧洲,对十七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出现了一段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的历史时期,持续有上百年。当时的欧洲认为中国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国家,欧洲一大批伟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莱布尼茨、魁奈等,都写专著、文章来赞美并传播中国文化中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文化。所以说,中国文化对后来推动整个欧洲的变革应该说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欧洲的第一次人文文化的兴起,它高举了人本主义大旗,也正因为此,使得今天很多中国年轻人以为人本主义这种文化是从欧洲传来的。但事实上它却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西方人冲破了中世纪的以神为本的文化,但由于他们对待问题要求明确化、标准化,结果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打倒了上帝、推翻了主宰,人就要当家做主了,于是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以及科技万能思潮。人可以主宰一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一切;科学方面,提出了人定胜天,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把人的地位抬高到了跟造物主一样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科技成果变成了掌控宇宙的一个工具,人又失去了主体性、独立性。然而,人却又在失去主体性、独立性的前提下,发挥了他的能动性,这就把整个天地万物搅乱了,也把人的意识改变了。为了争夺资源财富,人类相互残杀,从某种意义上,人又失去了理性,已经自我异化了,拜物教、拜金主义等观念日趋盛行。所以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人本主义问题在西方又被重新提出。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时的人们几乎一致认为需要重举人本主义的大旗,只是思想资源还需要到东方,特别是到中国的文化中去寻找。

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初期,西方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人类能这样去主宰宇宙万物吗?于是许多西方的思想家、科学家又重新提出我们要回归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路上,而不应该再继续任意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其实也是中国人文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04

中国人文文化中顺应自然思想的体现

中国的人文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但并非是要人来做天地宇宙万物的主宰,恰恰相反,是要我们更加尊重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老子》有一句话:“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所以人类只能是推自然之势,而不应该任意地改变万物自身发展趋势,所以在中国的语言里就有了“因势利导”这一说法。道家如此,儒家同样如此,也是非常尊重天地万物。《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赞扬尧的话:“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意思就是:尧这位君主真是伟大呀,为什么呢?因为天是最大的,尧会效法它。“天”在中国文化中的概念非常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天然、自然,即事物的本来状态。在这里,我再讲一讲儒家构建的伦理,即儒家最看重的五伦。其中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四伦都是自然关系,无法颠倒、无法改变。夫妇的结合是一种自然的结合,长幼也是一种自然的关系,朋友当然是自然而然地交朋友了。所以我们看儒家构建的五伦,最根本的伦理关系是人际关系,也是从自然关系出发的。那么君臣,似乎是不自然的,这就要看我们是从哪个角度来说了。如果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有分工,就会有上下关系,而君臣就是其中的上下级关系。那么,我们把它诠释成一种自然关系,努力地从这样一种自然关系中去理解人际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这种关系中间,它实际强调的就是自然构建的关系,也是最合理的、人们最应该遵循的一种关系。所以,中国人很多的伦理德行、伦理品德大多是从天地万物中提炼出来的,这也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那么,说到孝。现在有的年轻人不太能够接受所谓的孝道教育,认为孝只是单方面对子女的要求。实则不然。在中国文化里,这些都是双向的。父慈子孝,父母的责任是慈,子女的责任是孝。所以孝并不是一个强加的东西,它是一种人际的自然关系的体现。三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王弼对孝作了诠释:自然亲爱为孝。孝不是别的,就是自然亲爱的这样一种关系的体现。我认为这个解释最妥帖。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它不是一种契约关系,而是一种自然关系。

而诚信,做人要讲究诚信。《中庸》有一句话:“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讲诚是天道,人要向天学习,学习天的诚。还有《孟子》里的一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不要忘记时时刻刻想着诚,这才是人道,为人之道。那么,为什么讲天具有诚的德行呢?《周易•观卦•彖传》是这么讲的:“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就是看天的变化之道,一年四季没有差错,永远是春夏秋冬这样的次序,这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故为诚。圣人按照天之神道教化民众,所以天下太平。天之神道是什么,是四时不忒,诚也。所以我们讲中国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其实更重要的是天人合德,即在德行上的一致。

除了诚的品德外,我们还有不忘根本和敬畏。《礼记》里面讲到礼的根本是报本,“礼者,大报本也”,做人不能忘本。何谓本?《荀子》有言:“礼有三本”,一是天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源和根本;二是先祖,“先祖者,类之本也”,这是我们这一类的本;三是君师,“君师者,治之本也”,这是作为人类的自我觉悟的一个本,意思就是能够自己管好自己,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在中国文化的传统概念里,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教化民众,《礼记》的《学记》里面一开始就讲到建国君民、化民成俗、教学为先。我们要教化民众,首先要把教育作好,而它的根本落脚点就在于化民成俗,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要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学记》里又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块美玉若不加以雕琢,就不会成为漂亮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君师者,治之本也”,这就构成了中国礼里面的一个本的理念。

另外,儒家构建的礼教,其中一个核心是敬,其根本精神也在于敬。中国很多老宅子里一般都供着一个大牌位,上书“天地君亲师”,这就是中国人最朴实的信仰,也是敬。我们还有很多的仪式,比如祭祖、祭天、祭地等,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祭是追源、报本。若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每逢一定的日子,要祭祀;中秋节、除夕,我们也会祭祀。所以慎终追远的理念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厚实的德行不忘父母的生养,不忘祖先的荫德,以此来培养民风才醇厚。若是连自己的父母、祖宗都不孝敬、不尊重,那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品呢?

正如上述所言,天地君亲师,三个本,我们不仅不能忘本,还要感恩,更要敬畏。不忘天地君亲师,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敬天法祖,尊师重道。这也是中国文化人文的特点。

(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7年4期)

编辑:吴 昊  制作:刘文吉



注:本文来源为《秘书工作》杂志及微信号“秘书工作”(mishugongzuo),任何媒介转载均须注明来源,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关注秘书工作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右上角“+”→搜索“秘书工作”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添加关注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秘书工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