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阵地 建设革命故事传承的堡垒
各地探索把讲革命故事的阵地从纪念馆延伸至老党员家中、工作室、景点、广场、公园、社区、村镇等地,吸纳本地人力物力资源,实现传受者、空间、故事材料的本地化。
肇庆开设“好故事传承工作室”。图为老党员黄绍美为小朋友讲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图片来源:肇庆文明网
肇庆发动老党员在家中设立“老党员好故事工作室”,让老党员足不出户就可以给上门的游客、学生、亲子家庭等讲革命的优良传统的故事。同时,在下辖的端州区选取100个老党员家、景区景点、居民小区(村居)、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中小学校园、广场、公园等地方,开设“好故事传承工作室”,让学生、市民游客听老党员讲故事。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用“八一”来命名地段、道路、建筑物和团体单位,特别是标志性的城建项目,是南昌的一个突出特点。南昌市城区内名称中包含“八一”的,有近两百处。这些项目以“八一”命名,既是一种地位象征,见证了历史的荣光;也是一种精神动力,书写着时代的辉煌。杭州梅城镇滨江村有一座革命纪念碑,是该村里乃至镇里的一个标志。守护纪念碑的是建德抗日自卫队队员陈步伦、潘三友,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守护者,也是历史的传播者。当地的村民、学生、入伍新兵在这里缅怀先烈,聆听革命故事。
在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丰盈里社区居委会,占地50余平方米的“红色记忆博物馆”正式揭牌,成为居民在家门口的红色基地,学习革命故事的好去处。这个红色记忆博物馆汇集藏品120余件,主要由社区居民倪国英捐赠。走入博物馆,可以看到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物品。江西莲花县共有85个村(社区)建立、维护可供学习参观的红色陈列室和红色旧址近100个。村级红色陈列室成为新时期群众受教育、党员强党性的主阵地。这些红色陈列室主题鲜明,如坊楼镇甘家村甘祖昌将军陈列室、高洲乡高滩村“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莲花第一站”陈列室等。
创形式 树立多样化的传承载体
传承革命故事不止于口头讲述,各地通过电影、纪录片、舞台剧、出书等方式,让人们可以多渠道的传承革命精神。
南翔青年话剧社长剧作品《墨云惊鸿》。(上观新闻 图片主办方提供)
南昌联合多部门拍摄的电影《建军大业》,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影片共同构成“红色经典三部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组织拍摄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军魂》,全景式讲述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一路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示我党我军百折不挠的光辉历史。在成都,大型诗舞剧《永远跟党走——向董朗致敬》用现代光影技术,融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再现了龙泉驿籍红军将领董朗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讴歌了革命先烈英勇无畏、忠贞不渝的共产主义信仰。这也是成都本土英烈董朗的舞台艺术形象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即便身陷囹圄,即便严刑拷打,陈君起依然能够坦荡面对自己的人生;即便眼前就是黑洞洞的枪口,陈君起依然能够坚定的喊出:‘我们愿意用自己的不自由,换取外面千千万万人的自由’。”由上海南翔青年话剧社带来的反映革命先烈陈君起生平事迹的话剧《墨云惊鸿》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云南巧家县以示范讲、广泛讲、比赛讲、创新讲的形式开展“故事党课”,突出讲好红军长征时期发生在巧家县的动人故事。以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掀起了“故事党课”热潮,传递了“革命精神”的正能量。北京平谷区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整理相关历史素材,在“七一”前夕对全区百余名建国前老党员的事迹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形成了《老党员见证》专题片30余部和收录50余名老党员的书籍一本。在海南,由30余名年轻人拍摄的红色微电影《秋菊》,微电影《秋菊》讲的是,1927年“四二二”事变后,琼崖革命组织转入农村坚持斗争。为了接应广东省委特派员杨善集到琼指导斗争,女主角秋菊受上级林克增委派,到排溪坡村递送情报。执行任务期间,秋菊发现自己被敌人控制和跟踪,为了掩护党组织,她决心牺牲自己,与敌人斗争到底。在党组织的营救下,秋菊借机消灭了敌人,最终脱险生还,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微电影以生动的影音形式展示了革命前辈的英勇与无畏。江西遂川创新性蹚出一条“三讲机制”的新路,领导干部带头讲、红色后代引领讲、青春少年传承讲。
办活动 让革命故事传承落地有声
各地的线下活动也各具特色,从志愿者和留守儿童的红色之旅到红色故事演讲比赛,都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了革命年代的故事和精神。
赣陶两地“手拉手”融情实践夏令营的阿克陶营员们来到茅坪八角楼、黄洋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旧居等地进行参观。营员向记者阐述自己的感受。中国青年网 王琦 摄
50多位来自甘肃各地的优秀教师、学生组成的“高校师生暑期文化之旅”代表团走进甘肃省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以及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酒泉卫心发射中心等10余个革命旧址和纪念馆参观学习,聆听革命故事。在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携手福建沙县富口镇留守“小候鸟”,一同走进沙县革命老村区——荷山村,走访当地红色遗址,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孩子们化身“红军”,穿上蓝军装、戴上红军帽,徒步“行军”近10公里,听老红军陈能清老人唱红色歌谣、讲述革命故事……重温红色历史。武汉市培英中学利用暑期放假时间邀请老兵为全体教师、初一学生及家长讲革命故事,并鼓励每个党员教师阅读红色书籍,参与“读一本红色书籍”“写一篇红色读后感”等活动。
在肇庆,300多名身穿上世纪20年代服装的北伐“战士”“学生”和“工人”汇聚阅江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挺独立团旧址,再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成立和出师北伐历史场景,重温历史,重温入党誓词。韶关邀请了中央、省、市各级主要新闻媒体,沿着南昌起义部队在粤北活动的足迹,探访革命旧址,聆听革命故事,展示韶关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情况和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利用情况。赣陶两地“手拉手”融情实践夏令营的阿克陶营员们来到茅坪八角楼、黄洋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旧居等地进行参观,并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了学习红色歌曲向党献歌活动。井冈山的情景教学、实地体验的教学方式让营员们身临其境,加深了营员们对于井冈山斗争史的了解。
延安宝塔区南关小学与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联合开展了“岁月回音壁——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延安精神”红色大讲堂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重温了延安光辉的革命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海南昌江县举办“和爸爸妈妈一起讲红色故事”为主题的讲红色故事比赛,163组家庭踊跃报名参加演讲比赛。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讲红色故事,缅怀英雄人物,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从小培养孩子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好作风。(策划:中国文明网 综合:北京朝阳文明网 肇庆文明网 北京通州文明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各地创新举措讲好革命故事 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 时间:2017-07-31
拓阵地 建设革命故事传承的堡垒
各地探索把讲革命故事的阵地从纪念馆延伸至老党员家中、工作室、景点、广场、公园、社区、村镇等地,吸纳本地人力物力资源,实现传受者、空间、故事材料的本地化。
肇庆开设“好故事传承工作室”。图为老党员黄绍美为小朋友讲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图片来源:肇庆文明网
肇庆发动老党员在家中设立“老党员好故事工作室”,让老党员足不出户就可以给上门的游客、学生、亲子家庭等讲革命的优良传统的故事。同时,在下辖的端州区选取100个老党员家、景区景点、居民小区(村居)、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中小学校园、广场、公园等地方,开设“好故事传承工作室”,让学生、市民游客听老党员讲故事。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用“八一”来命名地段、道路、建筑物和团体单位,特别是标志性的城建项目,是南昌的一个突出特点。南昌市城区内名称中包含“八一”的,有近两百处。这些项目以“八一”命名,既是一种地位象征,见证了历史的荣光;也是一种精神动力,书写着时代的辉煌。杭州梅城镇滨江村有一座革命纪念碑,是该村里乃至镇里的一个标志。守护纪念碑的是建德抗日自卫队队员陈步伦、潘三友,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守护者,也是历史的传播者。当地的村民、学生、入伍新兵在这里缅怀先烈,聆听革命故事。
在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丰盈里社区居委会,占地50余平方米的“红色记忆博物馆”正式揭牌,成为居民在家门口的红色基地,学习革命故事的好去处。这个红色记忆博物馆汇集藏品120余件,主要由社区居民倪国英捐赠。走入博物馆,可以看到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物品。江西莲花县共有85个村(社区)建立、维护可供学习参观的红色陈列室和红色旧址近100个。村级红色陈列室成为新时期群众受教育、党员强党性的主阵地。这些红色陈列室主题鲜明,如坊楼镇甘家村甘祖昌将军陈列室、高洲乡高滩村“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莲花第一站”陈列室等。
创形式 树立多样化的传承载体
传承革命故事不止于口头讲述,各地通过电影、纪录片、舞台剧、出书等方式,让人们可以多渠道的传承革命精神。
南翔青年话剧社长剧作品《墨云惊鸿》。(上观新闻 图片主办方提供)
南昌联合多部门拍摄的电影《建军大业》,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影片共同构成“红色经典三部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组织拍摄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军魂》,全景式讲述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一路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示我党我军百折不挠的光辉历史。在成都,大型诗舞剧《永远跟党走——向董朗致敬》用现代光影技术,融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再现了龙泉驿籍红军将领董朗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讴歌了革命先烈英勇无畏、忠贞不渝的共产主义信仰。这也是成都本土英烈董朗的舞台艺术形象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即便身陷囹圄,即便严刑拷打,陈君起依然能够坦荡面对自己的人生;即便眼前就是黑洞洞的枪口,陈君起依然能够坚定的喊出:‘我们愿意用自己的不自由,换取外面千千万万人的自由’。”由上海南翔青年话剧社带来的反映革命先烈陈君起生平事迹的话剧《墨云惊鸿》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云南巧家县以示范讲、广泛讲、比赛讲、创新讲的形式开展“故事党课”,突出讲好红军长征时期发生在巧家县的动人故事。以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掀起了“故事党课”热潮,传递了“革命精神”的正能量。北京平谷区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整理相关历史素材,在“七一”前夕对全区百余名建国前老党员的事迹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形成了《老党员见证》专题片30余部和收录50余名老党员的书籍一本。在海南,由30余名年轻人拍摄的红色微电影《秋菊》,微电影《秋菊》讲的是,1927年“四二二”事变后,琼崖革命组织转入农村坚持斗争。为了接应广东省委特派员杨善集到琼指导斗争,女主角秋菊受上级林克增委派,到排溪坡村递送情报。执行任务期间,秋菊发现自己被敌人控制和跟踪,为了掩护党组织,她决心牺牲自己,与敌人斗争到底。在党组织的营救下,秋菊借机消灭了敌人,最终脱险生还,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微电影以生动的影音形式展示了革命前辈的英勇与无畏。江西遂川创新性蹚出一条“三讲机制”的新路,领导干部带头讲、红色后代引领讲、青春少年传承讲。
办活动 让革命故事传承落地有声
各地的线下活动也各具特色,从志愿者和留守儿童的红色之旅到红色故事演讲比赛,都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了革命年代的故事和精神。
赣陶两地“手拉手”融情实践夏令营的阿克陶营员们来到茅坪八角楼、黄洋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旧居等地进行参观。营员向记者阐述自己的感受。中国青年网 王琦 摄
50多位来自甘肃各地的优秀教师、学生组成的“高校师生暑期文化之旅”代表团走进甘肃省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以及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酒泉卫心发射中心等10余个革命旧址和纪念馆参观学习,聆听革命故事。在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携手福建沙县富口镇留守“小候鸟”,一同走进沙县革命老村区——荷山村,走访当地红色遗址,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孩子们化身“红军”,穿上蓝军装、戴上红军帽,徒步“行军”近10公里,听老红军陈能清老人唱红色歌谣、讲述革命故事……重温红色历史。武汉市培英中学利用暑期放假时间邀请老兵为全体教师、初一学生及家长讲革命故事,并鼓励每个党员教师阅读红色书籍,参与“读一本红色书籍”“写一篇红色读后感”等活动。
在肇庆,300多名身穿上世纪20年代服装的北伐“战士”“学生”和“工人”汇聚阅江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挺独立团旧址,再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成立和出师北伐历史场景,重温历史,重温入党誓词。韶关邀请了中央、省、市各级主要新闻媒体,沿着南昌起义部队在粤北活动的足迹,探访革命旧址,聆听革命故事,展示韶关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情况和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利用情况。赣陶两地“手拉手”融情实践夏令营的阿克陶营员们来到茅坪八角楼、黄洋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旧居等地进行参观,并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了学习红色歌曲向党献歌活动。井冈山的情景教学、实地体验的教学方式让营员们身临其境,加深了营员们对于井冈山斗争史的了解。
延安宝塔区南关小学与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联合开展了“岁月回音壁——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延安精神”红色大讲堂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重温了延安光辉的革命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海南昌江县举办“和爸爸妈妈一起讲红色故事”为主题的讲红色故事比赛,163组家庭踊跃报名参加演讲比赛。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讲红色故事,缅怀英雄人物,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从小培养孩子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好作风。(策划:中国文明网 综合:北京朝阳文明网 肇庆文明网 北京通州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