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对,是宣讲说什么与听众要什么。处理好这对关系,需要宣讲者牢固树立人民立场。一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宣讲前必须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形成精准宣讲,把宏观的政策转变为有用的指导。二要在议题设置上下功夫。对一些重大主题,需要主动、精准地设置议题,设置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的宣讲,精准发声、尽早发声、形成声势,增强话语的主动权。三要在宣讲菜单上下功夫。让听众“下单”,让群众“点菜”,实行“菜单式选学”和“针对性宣讲”,实现宣讲的主菜单与听众的需求有效对接。
第二对,是宣讲怎么讲与听众怎么听。处理好这对关系,需要宣讲者聚焦传播过程,有机弥合理论的严谨性表达和受众的普惠性需求。一要在话语转换上下功夫。科学的理论入脑入心离不开精彩的表达。作为理论传播者,不仅是“传声筒”,还是“放大器”,更是“调音器”,要让声音传得更响亮,调得更妥帖,听得更舒畅。这就需要将文本和学术话语转换为网言网语和方言俗语,用百姓话讲述万家事。二要在叙事方式上下功夫。坚持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找准切入点,提炼真善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听众从身边典型和朴实故事中领悟意义、感悟能量。把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因事而化,让“大喇叭”变成“随身听”,让“黑板报”变成“朋友圈”,增强对听众的吸引力、感染力。三要在传播手段上下功夫。主动摒弃照本宣科、囫囵吞枣的宣讲弊病,实现传播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各种技术要素、艺术要素的跨界融合。借用美文、视频、歌曲、故事、物件等,借文说理,用图阐释,以物传意,让听众在喜闻乐见中产生政治认同、思想同振、情感共鸣。
第三对,是宣讲如何引与听众如何做。处理好这对关系,需要聚焦连接的“桥”和摆渡的“船”。一要在情理交融上下功夫。人性有共同的底色,真理有恒久的认同,宣讲者可以采用“党性+人性”“理论+哲理”“初心+决心”“问题+解题”“激情+抒情”“原理+情理”“天际+地气”“回望+前进”等方法,既讲究理论的逻辑之美,也彰显情感的温润之力。二要在情感共鸣上下功夫。心理学上有个“名片效应”,意思是在交际中,尽早确立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印象,可以更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理论宣讲中的情感认同,需要在了解听众诉求的基础上,聚焦双方有共鸣的现象或事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置共性话题,建立情感互动,使听众自觉将宣讲内容消化吸收。三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理论宣讲同样需要虚功实做,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实现抽象理论的具象化,讲清楚如何用力、如何践行,目的在于引导听众对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于把听众的思想引导到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行动上来,由此既形成思想上的同频共振,更有行动上的同向同行。
(来源:2018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文章《理论宣讲应打好“组合拳”》,作者:徐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理论宣讲要把握好三对关系
来源: 时间:2018-11-23
第一对,是宣讲说什么与听众要什么。处理好这对关系,需要宣讲者牢固树立人民立场。一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宣讲前必须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形成精准宣讲,把宏观的政策转变为有用的指导。二要在议题设置上下功夫。对一些重大主题,需要主动、精准地设置议题,设置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的宣讲,精准发声、尽早发声、形成声势,增强话语的主动权。三要在宣讲菜单上下功夫。让听众“下单”,让群众“点菜”,实行“菜单式选学”和“针对性宣讲”,实现宣讲的主菜单与听众的需求有效对接。
第二对,是宣讲怎么讲与听众怎么听。处理好这对关系,需要宣讲者聚焦传播过程,有机弥合理论的严谨性表达和受众的普惠性需求。一要在话语转换上下功夫。科学的理论入脑入心离不开精彩的表达。作为理论传播者,不仅是“传声筒”,还是“放大器”,更是“调音器”,要让声音传得更响亮,调得更妥帖,听得更舒畅。这就需要将文本和学术话语转换为网言网语和方言俗语,用百姓话讲述万家事。二要在叙事方式上下功夫。坚持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找准切入点,提炼真善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听众从身边典型和朴实故事中领悟意义、感悟能量。把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因事而化,让“大喇叭”变成“随身听”,让“黑板报”变成“朋友圈”,增强对听众的吸引力、感染力。三要在传播手段上下功夫。主动摒弃照本宣科、囫囵吞枣的宣讲弊病,实现传播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各种技术要素、艺术要素的跨界融合。借用美文、视频、歌曲、故事、物件等,借文说理,用图阐释,以物传意,让听众在喜闻乐见中产生政治认同、思想同振、情感共鸣。
第三对,是宣讲如何引与听众如何做。处理好这对关系,需要聚焦连接的“桥”和摆渡的“船”。一要在情理交融上下功夫。人性有共同的底色,真理有恒久的认同,宣讲者可以采用“党性+人性”“理论+哲理”“初心+决心”“问题+解题”“激情+抒情”“原理+情理”“天际+地气”“回望+前进”等方法,既讲究理论的逻辑之美,也彰显情感的温润之力。二要在情感共鸣上下功夫。心理学上有个“名片效应”,意思是在交际中,尽早确立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印象,可以更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理论宣讲中的情感认同,需要在了解听众诉求的基础上,聚焦双方有共鸣的现象或事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置共性话题,建立情感互动,使听众自觉将宣讲内容消化吸收。三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理论宣讲同样需要虚功实做,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实现抽象理论的具象化,讲清楚如何用力、如何践行,目的在于引导听众对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于把听众的思想引导到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行动上来,由此既形成思想上的同频共振,更有行动上的同向同行。
(来源:2018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文章《理论宣讲应打好“组合拳”》,作者: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