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依托,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保障,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出发,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从生产力要素来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劳动过程中的组合方式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不同地区在科技创新能力、资源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也存在路径的特殊性、形式的差异性、形态的多样性,而不是一种模式。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立足各地区具体实际,因地制宜,这既能适应各地区发展要求,应对不同的发展环境变化,又能有效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要素组合,还能跳出固有发展模式和传统发展路径,促进生产力水平的创新突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的作用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也将进一步影响社会生产力前进。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一般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对生产关系的主动调整,促进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形成。为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关系的适应性,不断通过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必须遵循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生产力发展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健全与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体制、机制、规则和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健全体制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科技创新有其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既发挥总体规划的战略引导作用,又发挥科研人员的自主创造力。一方面,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以新型举国体制凝聚全社会创新资源,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优化创新环境,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根据不同机构特点,充分考虑科研人员自主性和需求,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鼓励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合作,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流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改革,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确保科技发展与本地实际紧密相连,避免盲目跟风和资源浪费。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条件。各类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条件。先进生产要素涵盖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创新管理模式以及高效数据资源等,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能够充分集聚、深度融合与高效配置先进生产要素,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应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机制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独特优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更具发展潜力的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积极推动金融产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着力解决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金要素瓶颈和金融短板,并加强要素市场监管,防止市场失灵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健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根本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不同地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做法,优先发展与本地资源、技术、市场相匹配的新产业,确保其发展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应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同时加强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推动传统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防止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泡沫化现象。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持续不断的新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4-08-28
【学思践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依托,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保障,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出发,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从生产力要素来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劳动过程中的组合方式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不同地区在科技创新能力、资源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也存在路径的特殊性、形式的差异性、形态的多样性,而不是一种模式。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立足各地区具体实际,因地制宜,这既能适应各地区发展要求,应对不同的发展环境变化,又能有效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要素组合,还能跳出固有发展模式和传统发展路径,促进生产力水平的创新突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的作用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也将进一步影响社会生产力前进。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一般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对生产关系的主动调整,促进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形成。为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关系的适应性,不断通过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必须遵循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生产力发展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健全与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体制、机制、规则和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健全体制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科技创新有其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既发挥总体规划的战略引导作用,又发挥科研人员的自主创造力。一方面,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以新型举国体制凝聚全社会创新资源,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优化创新环境,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根据不同机构特点,充分考虑科研人员自主性和需求,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鼓励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合作,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流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改革,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确保科技发展与本地实际紧密相连,避免盲目跟风和资源浪费。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条件。各类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条件。先进生产要素涵盖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创新管理模式以及高效数据资源等,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能够充分集聚、深度融合与高效配置先进生产要素,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应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机制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独特优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更具发展潜力的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积极推动金融产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着力解决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金要素瓶颈和金融短板,并加强要素市场监管,防止市场失灵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健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根本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不同地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做法,优先发展与本地资源、技术、市场相匹配的新产业,确保其发展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应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同时加强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推动传统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防止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泡沫化现象。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持续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