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河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突出标本兼治,狠抓重点治理,强化综合施治、精准施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上半年,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除唐山为并列倒15名外,其他设区市均在倒20名之外。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81.9%,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无Ⅴ类和劣Ⅴ类断面。新增完成204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年度任务的76%,污水治理率达到45.1%;农村黑臭水体实现遏制增量、清理存量、动态随清。
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
坚持源头防控、系统治理,突出抓好结构优化调整、工业深度减排、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全域控尘、秸秆垃圾禁烧等重点领域,统筹区域传输和季节特征,强化分区分时差异化精准管控,最大限度“削峰降速”,精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环保绩效创A全面展开
坚持高标准、全方位、问题导向、协调各方抓推进,出台钢铁、焦化等7个重点行业创A标准,制定最优实用技术指南,指导编制“一企一策”创A方案,制定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税费减免抵扣等支持政策18条,用足用好2亿元财政奖补资金,“以奖代补”对率先完成企业给予正向激励。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聚焦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强力推进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企业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无组织排放和末端治理改造全流程治理,上半年共完成392个源头替代、1674个无组织排放管控、413个末端提升和271个深度治理项目。推进铸造、炭素、岩棉等重点行业企业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完成工业炉窑治理383座。制定10个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整治提升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审核评估。
实施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行动
以环保绩效创A为引领,引导“升A晋B”的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大宗物料和产品运输采取“铁路+新能源重卡接驳”联运、物流园区新能源重卡中转等模式,在固定线路运输和厂区倒运等短途运输场景推广应用新能源重型货车。上半年,全省新增推广新能源重型货车2000多辆,保有量达到1.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实施城市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攻坚行动
全面排查治理重点扬尘污染源,督促全省4714个在建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两个全覆盖”要求,5501条城市道路实现“水洗机扫”,累计完成“样板工地”创建2792个、创建率59.7%,“样板道路”创建3471条、创建率63.2%。
实施城乡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攻坚行动
坚持边排查边整治,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分级分类推进水体治理。上半年,全省深入排查坑塘沟渠6.6万余个,消除风险隐患6000余处,清理垃圾7.3万立方米,整治完成农村黑臭水体482个。
实施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突出陆海统筹,深入实施入海排污口整治、入海河流水质提升等11项行动,重点推动8类47项治理工程,编制完成7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保障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全省46条入海河流入海口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秦皇岛戴河、石河、汤河、洋河、饮马河,沧州廖家洼河、石碑河7条河流总氮浓度较2022年同期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53%至16%之间。
实施园区规划环评优化提升攻坚行动
着眼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省295个园区进行“一对一”“点对点”业务指导和政策服务,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及时开展规划环评或跟踪评价,科学优化管控要求,切实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更好发挥规划环评优化空间布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用。
持续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
坚持先行先试,创新突破,不断丰富排污权交易种类、模式,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5项重金属排污权确权,建立重金属排污权政府储备,发布铅、汞、镉、铬、砷5项重金属交易基准价格,充分盘活重金属存量排污权,按照“统一确权方法,统一减排认定,统一省级调剂,统一省级交易”的原则,完成首批重金属排污权交易2365千克、交易额达1128.84万元,惠及高端装备制造、战略储备资源采选等17个建设项目,可拉动投资108亿元。
持续深化碳资产化改革
加快推进价值核算体系建设,组织制定湿地固碳、塞罕坝草原固碳等降碳产品方法学和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车、碳捕集项目等碳减排方法学,方法学累计达到16个。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碳减排项目,探索碳减排量资产化实现路径,目前累计完成降碳产品项目开发15个,降碳产品开发核证总规模累计达到510万吨。
来源:河北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突出标本兼治 狠抓重点治理 河北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时间:2023-08-15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河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突出标本兼治,狠抓重点治理,强化综合施治、精准施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上半年,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除唐山为并列倒15名外,其他设区市均在倒20名之外。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81.9%,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无Ⅴ类和劣Ⅴ类断面。新增完成204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年度任务的76%,污水治理率达到45.1%;农村黑臭水体实现遏制增量、清理存量、动态随清。
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
坚持源头防控、系统治理,突出抓好结构优化调整、工业深度减排、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全域控尘、秸秆垃圾禁烧等重点领域,统筹区域传输和季节特征,强化分区分时差异化精准管控,最大限度“削峰降速”,精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环保绩效创A全面展开
坚持高标准、全方位、问题导向、协调各方抓推进,出台钢铁、焦化等7个重点行业创A标准,制定最优实用技术指南,指导编制“一企一策”创A方案,制定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税费减免抵扣等支持政策18条,用足用好2亿元财政奖补资金,“以奖代补”对率先完成企业给予正向激励。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聚焦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强力推进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企业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无组织排放和末端治理改造全流程治理,上半年共完成392个源头替代、1674个无组织排放管控、413个末端提升和271个深度治理项目。推进铸造、炭素、岩棉等重点行业企业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完成工业炉窑治理383座。制定10个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整治提升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审核评估。
实施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行动
以环保绩效创A为引领,引导“升A晋B”的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大宗物料和产品运输采取“铁路+新能源重卡接驳”联运、物流园区新能源重卡中转等模式,在固定线路运输和厂区倒运等短途运输场景推广应用新能源重型货车。上半年,全省新增推广新能源重型货车2000多辆,保有量达到1.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实施城市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攻坚行动
全面排查治理重点扬尘污染源,督促全省4714个在建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两个全覆盖”要求,5501条城市道路实现“水洗机扫”,累计完成“样板工地”创建2792个、创建率59.7%,“样板道路”创建3471条、创建率63.2%。
实施城乡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攻坚行动
坚持边排查边整治,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分级分类推进水体治理。上半年,全省深入排查坑塘沟渠6.6万余个,消除风险隐患6000余处,清理垃圾7.3万立方米,整治完成农村黑臭水体482个。
实施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突出陆海统筹,深入实施入海排污口整治、入海河流水质提升等11项行动,重点推动8类47项治理工程,编制完成7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保障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全省46条入海河流入海口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秦皇岛戴河、石河、汤河、洋河、饮马河,沧州廖家洼河、石碑河7条河流总氮浓度较2022年同期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53%至16%之间。
实施园区规划环评优化提升攻坚行动
着眼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省295个园区进行“一对一”“点对点”业务指导和政策服务,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及时开展规划环评或跟踪评价,科学优化管控要求,切实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更好发挥规划环评优化空间布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用。
持续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
坚持先行先试,创新突破,不断丰富排污权交易种类、模式,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5项重金属排污权确权,建立重金属排污权政府储备,发布铅、汞、镉、铬、砷5项重金属交易基准价格,充分盘活重金属存量排污权,按照“统一确权方法,统一减排认定,统一省级调剂,统一省级交易”的原则,完成首批重金属排污权交易2365千克、交易额达1128.84万元,惠及高端装备制造、战略储备资源采选等17个建设项目,可拉动投资108亿元。
持续深化碳资产化改革
加快推进价值核算体系建设,组织制定湿地固碳、塞罕坝草原固碳等降碳产品方法学和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车、碳捕集项目等碳减排方法学,方法学累计达到16个。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碳减排项目,探索碳减排量资产化实现路径,目前累计完成降碳产品项目开发15个,降碳产品开发核证总规模累计达到510万吨。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