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产品从传统的林业、湿地固碳产品,拓展到风电、光伏、低碳建筑、再制造产业等,已形成10多个领域的降碳产品核算方法学体系
◆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逐步建立重点行业碳排放基准值体系,倒逼高排放企业购买降碳产品来抵消超基准值排放量,初步建立“排碳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约束激励机制,形成稳定的降碳产品买方市场
◆河北已完成累计3批、28个项目共93.89万吨降碳产品交易,共有28家碳排放企业购买了降碳产品,降碳产品价值转化4775.69万元,为区域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海景色(2022年7月30日摄) 杨世尧摄/本刊
没有实体抵押物,而是以公司降碳产品的预期收入作为抵押和还款来源,承德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去年顺利获得建行承德分行1亿元的贷款授信。“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公司总经理张春满说,这笔资金将用于森林固碳能力监测及碳汇林建设。
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度量难、变现难、交易难、抵押难等问题,从2021年起,河北开发出林业湿地、风电光伏、低碳建筑等多领域降碳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学体系,制定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碳减排刚性管理和减排激励机制,在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和高排放企业碳减排之间搭建起市场化的转化渠道,探索出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相统筹的“两山”理念实践路径。
化无形价值为有形产品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目前生态产品价值衡量尺度和标准尚未统一,其价值实现仍存在核算难、量化难等问题。河北创新降碳产品评估技术方法,将“无价”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可市场交易的“有形”产品,逐步构建起多领域降碳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学体系。
去年8月,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中德被动式低能耗示范房”降碳产品交易完成,近三年减排的2900多吨二氧化碳以每吨59元的价格卖出。“第三方机构核查省内办公建筑综合用能情况及我们的能源账单,测算出近三年节能数据,由此还原我们的减碳量。”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智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所长郝翠彩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北开发的降碳产品从传统的林业、湿地固碳产品,拓展到风电、光伏、低碳建筑、再制造产业等,已形成10多个领域的降碳产品核算方法学。
“相对于国际CER或我国的CCER,河北降碳产品方法学侧重于价值实现和还利于民,实施中借助已有相关成果,让申报和核证更易操作。”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吴跃说,如湿地芦苇除了在生长中吸收二氧化碳,还通过根系将碳固定到土壤里。我们测算出容易获得的芦秆的生物质量,再依据芦秆和根系固碳比的研究成果测算出芦苇整体固碳量。
河北完善制度设计,开发建设碳排放综合监管平台,强化碳排放日常监管,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技术进行碳核查,对碳排放数据实施第三方认证,提高碳排放数据可靠性、准确性、公允性,实现碳账户注册、价值实现和金融服务的全流程管理。
从“无处着手”到“有量可循”
为抵消企业烧结机升级改造项目所需的碳排放指标,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去年签订了塞罕坝林业固碳产品13855吨购买意向。“项目碳排放量预计为138万吨,根据河北省碳排放抵消政策相关要求,公司按排放量1%的比例购买了降碳产品。”公司技术处负责人侯朝君说。
记者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目前河北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其中钢铁行业排放量最大、占工业领域碳排放的一半以上。
河北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逐步建立重点行业碳排放基准值体系,倒逼高排放企业购买降碳产品来抵消超基准值排放量,初步建立“排碳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约束激励机制,形成稳定的降碳产品买方市场。
为规范企业碳排放行为,增强碳排放管理刚性,从去年起,河北对电力、钢铁、石化等六个重点行业实行月度碳排放台账信息存证和年度碳排放核算报告制度,将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为激发企业降碳内生动力,河北还探索减碳产品“资产化”实现路径。“减碳产品指企业低于年度基准值的碳排放量,以及实施技术改造等产生的碳减排量。”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处长李清龙说,针对这部分碳产品,河北将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其开展资产化认定,并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相关金融业务,探索建立低碳转型基金,发行绿色企业债券,开发碳期货、碳期权等。
促生态优势变发展优势
2021年以来,承德市共实现降碳产品价值4100万元。“经测算,自2005年至2025年,全市森林固碳产品总量可达到9000万吨,按目前每吨59元的交易价格,承德森林资源蕴含的生态价值达50亿元。”张春满说,降碳产品价值实现为承德探索出新的创业路径,目前完成交易的都为国有林场,将来还会试点实施民营林场碳价值实现,当地农民将从生态管护中直接受益。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北已完成累计3批、28个项目共93.89万吨降碳产品交易,共有28家碳排放企业购买了降碳产品,降碳产品价值转化4775.69万元,为区域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
同时,目前降碳产品价值实现仍面临一些难题,比如碳交易市场存在区域分割,各地对“降碳产品价值多少、如何体现”“降碳产品交易范围以及如何交易”等问题有不同理解。目前河北降碳产品开发交易仅限于省内认可,并未实现跨省交易。
河北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干部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生态产品跨区域交易并建立相关交易制度。可在京津冀地区先行先试,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碳资产变资金的金融渠道尚需打通,进一步探索碳市场与银行系统的对接。在这方面,河北强化降碳产品金融赋能,建行河北省分行将在三年内提供5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降碳产品、碳减排项目开发。
受访金融系统工作人员认为,可建立减污降碳重点项目白名单制度,并制定支持性政策。降低银行绿色信贷的经济资本占用成本权重等,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流向。此外,应统一碳配额、碳资产等相关质押物的价值评估,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产品认证、评价体系,更好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重点行业低碳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产品竞争力将受国际“碳关税”壁垒钳制。河北钢铁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国际“碳关税”相关要求将会直接导致我国钢铁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亟须加快推进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尽快纳入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河北,点“绿”成金!(《瞭望》新闻周刊)
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时间:2023-02-14
◆降碳产品从传统的林业、湿地固碳产品,拓展到风电、光伏、低碳建筑、再制造产业等,已形成10多个领域的降碳产品核算方法学体系
◆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逐步建立重点行业碳排放基准值体系,倒逼高排放企业购买降碳产品来抵消超基准值排放量,初步建立“排碳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约束激励机制,形成稳定的降碳产品买方市场
◆河北已完成累计3批、28个项目共93.89万吨降碳产品交易,共有28家碳排放企业购买了降碳产品,降碳产品价值转化4775.69万元,为区域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海景色(2022年7月30日摄) 杨世尧摄/本刊
没有实体抵押物,而是以公司降碳产品的预期收入作为抵押和还款来源,承德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去年顺利获得建行承德分行1亿元的贷款授信。“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公司总经理张春满说,这笔资金将用于森林固碳能力监测及碳汇林建设。
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度量难、变现难、交易难、抵押难等问题,从2021年起,河北开发出林业湿地、风电光伏、低碳建筑等多领域降碳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学体系,制定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碳减排刚性管理和减排激励机制,在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和高排放企业碳减排之间搭建起市场化的转化渠道,探索出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相统筹的“两山”理念实践路径。
化无形价值为有形产品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目前生态产品价值衡量尺度和标准尚未统一,其价值实现仍存在核算难、量化难等问题。河北创新降碳产品评估技术方法,将“无价”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可市场交易的“有形”产品,逐步构建起多领域降碳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学体系。
去年8月,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中德被动式低能耗示范房”降碳产品交易完成,近三年减排的2900多吨二氧化碳以每吨59元的价格卖出。“第三方机构核查省内办公建筑综合用能情况及我们的能源账单,测算出近三年节能数据,由此还原我们的减碳量。”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智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所长郝翠彩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北开发的降碳产品从传统的林业、湿地固碳产品,拓展到风电、光伏、低碳建筑、再制造产业等,已形成10多个领域的降碳产品核算方法学。
“相对于国际CER或我国的CCER,河北降碳产品方法学侧重于价值实现和还利于民,实施中借助已有相关成果,让申报和核证更易操作。”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吴跃说,如湿地芦苇除了在生长中吸收二氧化碳,还通过根系将碳固定到土壤里。我们测算出容易获得的芦秆的生物质量,再依据芦秆和根系固碳比的研究成果测算出芦苇整体固碳量。
河北完善制度设计,开发建设碳排放综合监管平台,强化碳排放日常监管,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技术进行碳核查,对碳排放数据实施第三方认证,提高碳排放数据可靠性、准确性、公允性,实现碳账户注册、价值实现和金融服务的全流程管理。
从“无处着手”到“有量可循”
为抵消企业烧结机升级改造项目所需的碳排放指标,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去年签订了塞罕坝林业固碳产品13855吨购买意向。“项目碳排放量预计为138万吨,根据河北省碳排放抵消政策相关要求,公司按排放量1%的比例购买了降碳产品。”公司技术处负责人侯朝君说。
记者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目前河北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其中钢铁行业排放量最大、占工业领域碳排放的一半以上。
河北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逐步建立重点行业碳排放基准值体系,倒逼高排放企业购买降碳产品来抵消超基准值排放量,初步建立“排碳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约束激励机制,形成稳定的降碳产品买方市场。
为规范企业碳排放行为,增强碳排放管理刚性,从去年起,河北对电力、钢铁、石化等六个重点行业实行月度碳排放台账信息存证和年度碳排放核算报告制度,将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为激发企业降碳内生动力,河北还探索减碳产品“资产化”实现路径。“减碳产品指企业低于年度基准值的碳排放量,以及实施技术改造等产生的碳减排量。”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处长李清龙说,针对这部分碳产品,河北将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其开展资产化认定,并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相关金融业务,探索建立低碳转型基金,发行绿色企业债券,开发碳期货、碳期权等。
促生态优势变发展优势
2021年以来,承德市共实现降碳产品价值4100万元。“经测算,自2005年至2025年,全市森林固碳产品总量可达到9000万吨,按目前每吨59元的交易价格,承德森林资源蕴含的生态价值达50亿元。”张春满说,降碳产品价值实现为承德探索出新的创业路径,目前完成交易的都为国有林场,将来还会试点实施民营林场碳价值实现,当地农民将从生态管护中直接受益。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北已完成累计3批、28个项目共93.89万吨降碳产品交易,共有28家碳排放企业购买了降碳产品,降碳产品价值转化4775.69万元,为区域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
同时,目前降碳产品价值实现仍面临一些难题,比如碳交易市场存在区域分割,各地对“降碳产品价值多少、如何体现”“降碳产品交易范围以及如何交易”等问题有不同理解。目前河北降碳产品开发交易仅限于省内认可,并未实现跨省交易。
河北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干部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生态产品跨区域交易并建立相关交易制度。可在京津冀地区先行先试,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碳资产变资金的金融渠道尚需打通,进一步探索碳市场与银行系统的对接。在这方面,河北强化降碳产品金融赋能,建行河北省分行将在三年内提供5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降碳产品、碳减排项目开发。
受访金融系统工作人员认为,可建立减污降碳重点项目白名单制度,并制定支持性政策。降低银行绿色信贷的经济资本占用成本权重等,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流向。此外,应统一碳配额、碳资产等相关质押物的价值评估,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产品认证、评价体系,更好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重点行业低碳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产品竞争力将受国际“碳关税”壁垒钳制。河北钢铁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国际“碳关税”相关要求将会直接导致我国钢铁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亟须加快推进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尽快纳入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