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聚焦2023省两会丨降碳减污 扩绿增长 推动绿色转型

发布日期:2023-01-15 17:16 信息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现在,抬头就能望见蓝天白云,推窗就能看到红花绿草。”这几天,石家庄市民李莉忙着采购年货的同时,也不忘带着孙子到周边的公园、景区转转,“这几年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几乎看不见雾霾了。”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之以恒推动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制定美丽河北建设规划纲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出席河北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从要我创A,到我要创A

钢铁行业是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之一,曾经“一钢独大”的产业布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河北的经济发展,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

“钢铁企业要积极探索和大力培育氢冶炼、新型储能、碳捕集利用等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创A。”省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对记者说。

从2019年开始,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对重点行业实施绩效评级,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全省A级钢铁企业已达21家,成效明显。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在《关于支持河北省开展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工作的函》中,对河北环保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有了不限产、不停产的激励措施,创A成为河北省钢铁企业争相追逐的目标。

记者在刚刚获评环保绩效A级企业的河钢集团石钢新区看到,这里的污水要经过20套工序、42道环节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不仅可以养活鱼,还实现了100%循环利用。

“目前,石钢新区已成为国内吨钢水耗最低的钢铁企业之一。通过深度处理、循环利用,每年可节水350万立方米。”石钢水处理中心四级专家刘丽荣介绍说,创A,创出了企业发展新空间,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河钢集团石钢新区技术中心。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省人大代表、河北太行钢铁集团董事长姚菲告诉记者:“我们已经为创A做了充足准备,借退城搬迁的契机,实现了产品升级、装备升级以及环保升级。”

作为武安市第一家完成退城搬迁的企业,河北太行钢铁集团从项目设计之初,就严格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同步配建了专用铁路,实现了运输阶段的超低排放。目前,企业已经完成评估监测,正在申请逐级验收。

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太行钢铁集团董事长姚菲。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摄

田京雷代表表示:“重点行业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争当创A‘优等生’。”

在河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污染治理、绿色转型等方面发力,把绿色低碳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自觉的生产运营方式,持续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碳资产,引导企业自愿节能减排

在今年的河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建行河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中新关注的话题是:以金融活水引导企业自愿节能减排。

“如何助力钢铁企业实现绿色发展,一直是河北建行研究实践的重点方向。”陈中新委员说。

2022年6月7日,河北省排污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自此,河北在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拉开了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的帷幕。

随着《关于建立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关于深化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河北省探索建立了顺畅的“碳资源”培育开发、“碳资产”价值转化、“碳资本”助力发展的“两山”转化路径。

“我们积极发挥投融资对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的支撑作用,助力工业企业加快推进降碳产品项目开发,激发企业降碳减污的内生动力。”陈中新委员介绍说,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开展了金融助力碳资产价值实现专项工作,用金融科技赋能,助力省生态环境厅搭建了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河北省政协委员、建行河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中新。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烟成群 摄


“企业应该主动开发降碳产品与碳减排项目,推动钢铁行业实现深度降碳。” 田京雷代表认为,要通过深化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碳减排项目开发机制。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快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同步推进排污权确权、政府储备、市场交易等制度创新,努力盘活闲置排污权指标,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破解了建设项目排污权指标紧缺难题,保障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示范、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建设,打造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河北模式”。

图片河北省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摄

位于黄骅市的中嘉瑞驰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有一个项目,需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指标,由于黄骅市没有富余指标,导致项目迟迟不能通过环评。公司总经理高树国向记者介绍说:“河北省在排污权市场化交易后,企业间可以‘互通有无’进行交易,我们从平台上购买了别家企业的闲置指标,确保了项目尽快开工。”

2022年1至11月,河北省累计开展排污权交易2249笔、交易金额3.97亿元,交易规模位于全国前列,保障了2000多个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生态修复,让绿意更浓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生态修复奇迹”。2021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塞罕坝机械林场不仅有效阻挡了风沙入侵,还犹如一块绿肺, 每1亩树林,一天大概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每年可固定、存储二氧化碳86万吨,相当于每年抵消80多万辆燃油轿车的排放量。

图为塞罕坝风光。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五年来,河北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3.1亿立方米,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森林覆盖率从33%提高到35.6%。

同样位于承德市的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有林场,曾经黄土裸露、地广人稀,治理后,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92.6%,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天然绿色屏障。

河北省人大代表、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黄智冬。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可欣 吴思影 摄

“生态环境改善后,林场完成了‘木头经济’向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河北省人大代表、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黄智冬表示,下一步,林场将持续增加绿量,不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来源:冀云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现在,抬头就能望见蓝天白云,推窗就能看到红花绿草。”这几天,石家庄市民李莉忙着采购年货的同时,也不忘带着孙子到周边的公园、景区转转,“这几年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几乎看不见雾霾了。”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之以恒推动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制定美丽河北建设规划纲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出席河北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从要我创A,到我要创A

钢铁行业是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之一,曾经“一钢独大”的产业布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河北的经济发展,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

“钢铁企业要积极探索和大力培育氢冶炼、新型储能、碳捕集利用等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创A。”省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对记者说。

从2019年开始,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对重点行业实施绩效评级,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全省A级钢铁企业已达21家,成效明显。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在《关于支持河北省开展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工作的函》中,对河北环保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有了不限产、不停产的激励措施,创A成为河北省钢铁企业争相追逐的目标。

记者在刚刚获评环保绩效A级企业的河钢集团石钢新区看到,这里的污水要经过20套工序、42道环节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不仅可以养活鱼,还实现了100%循环利用。

“目前,石钢新区已成为国内吨钢水耗最低的钢铁企业之一。通过深度处理、循环利用,每年可节水350万立方米。”石钢水处理中心四级专家刘丽荣介绍说,创A,创出了企业发展新空间,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河钢集团石钢新区技术中心。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省人大代表、河北太行钢铁集团董事长姚菲告诉记者:“我们已经为创A做了充足准备,借退城搬迁的契机,实现了产品升级、装备升级以及环保升级。”

作为武安市第一家完成退城搬迁的企业,河北太行钢铁集团从项目设计之初,就严格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同步配建了专用铁路,实现了运输阶段的超低排放。目前,企业已经完成评估监测,正在申请逐级验收。

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太行钢铁集团董事长姚菲。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摄

田京雷代表表示:“重点行业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争当创A‘优等生’。”

在河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污染治理、绿色转型等方面发力,把绿色低碳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自觉的生产运营方式,持续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碳资产,引导企业自愿节能减排

在今年的河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建行河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中新关注的话题是:以金融活水引导企业自愿节能减排。

“如何助力钢铁企业实现绿色发展,一直是河北建行研究实践的重点方向。”陈中新委员说。

2022年6月7日,河北省排污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自此,河北在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拉开了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的帷幕。

随着《关于建立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关于深化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河北省探索建立了顺畅的“碳资源”培育开发、“碳资产”价值转化、“碳资本”助力发展的“两山”转化路径。

“我们积极发挥投融资对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的支撑作用,助力工业企业加快推进降碳产品项目开发,激发企业降碳减污的内生动力。”陈中新委员介绍说,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开展了金融助力碳资产价值实现专项工作,用金融科技赋能,助力省生态环境厅搭建了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河北省政协委员、建行河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中新。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烟成群 摄


“企业应该主动开发降碳产品与碳减排项目,推动钢铁行业实现深度降碳。” 田京雷代表认为,要通过深化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碳减排项目开发机制。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快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同步推进排污权确权、政府储备、市场交易等制度创新,努力盘活闲置排污权指标,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破解了建设项目排污权指标紧缺难题,保障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示范、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建设,打造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河北模式”。

图片河北省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摄

位于黄骅市的中嘉瑞驰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有一个项目,需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指标,由于黄骅市没有富余指标,导致项目迟迟不能通过环评。公司总经理高树国向记者介绍说:“河北省在排污权市场化交易后,企业间可以‘互通有无’进行交易,我们从平台上购买了别家企业的闲置指标,确保了项目尽快开工。”

2022年1至11月,河北省累计开展排污权交易2249笔、交易金额3.97亿元,交易规模位于全国前列,保障了2000多个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生态修复,让绿意更浓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生态修复奇迹”。2021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塞罕坝机械林场不仅有效阻挡了风沙入侵,还犹如一块绿肺, 每1亩树林,一天大概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每年可固定、存储二氧化碳86万吨,相当于每年抵消80多万辆燃油轿车的排放量。

图为塞罕坝风光。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五年来,河北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3.1亿立方米,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森林覆盖率从33%提高到35.6%。

同样位于承德市的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有林场,曾经黄土裸露、地广人稀,治理后,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92.6%,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天然绿色屏障。

河北省人大代表、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黄智冬。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可欣 吴思影 摄

“生态环境改善后,林场完成了‘木头经济’向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河北省人大代表、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黄智冬表示,下一步,林场将持续增加绿量,不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来源:冀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