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深化污染防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河北日报)

发布日期:2022-01-19 11:11 信息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2021年5月16日拍摄的石家庄滹沱河。雨后的石家庄迎来晴好天气,蓝天白云下处处是风景。(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着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重点做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之一。

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

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回首2021年,我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邢台、邯郸、石家庄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达到73%,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治理管控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让省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晋宇感觉使命在肩,“2022年,我们一定把生态环境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同时积极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力争构建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模式,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贡献生态环境力量。”

李晋宇代表表示,我省将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十条措施落实,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7个专项行动。紧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巩固拓展“退后十”成果。

总结刚刚过去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白洋淀淀区水质多年来首次达到Ⅲ类”,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成绩是前进的起点。省人大代表,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光辉表示,推进白洋淀水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要认真落实《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深化水系流域治理和淀区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白洋淀水质。统筹全流域水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补水—治污—防洪”一体推进,加快恢复“华北之肾”功能。

刘光辉代表介绍,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批复,涉白洋淀流域(43个县市区)所有环境资源案件二审及应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一审的环境资源案件均由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白洋淀环境治理与保护将跃上新的台阶。

2021年,衡水在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任务,13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4个国控地下水监测点位全年达标,衡水湖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水标准。

省人大代表、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表示,衡水市将巩固拓展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纳污坑塘整治成果,确保动态清零。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依托重点工程推进“一湖九河”综合治理,抓好城区“厂、网、河”一体化治理,落实地表水断面考核奖惩机制,将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到新水平。同时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牵引,加大衡水湖保护力度,推进湖区村庄生态搬迁,实施生态补水和水体修复,确保水质达标和促进生物多样性。

土壤,是万物之本。2022年1月1日《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施行,这是河北首次立法防治土壤污染。代表委员纷纷建议,以贯彻实施《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为主线,不断完善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加快补齐土壤污染防治短板。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修复

“支持塞罕坝‘二次创业’”,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内容让省人大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委员、副场长于士涛备受鼓舞。

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82%,生态效益日益显现,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于士涛代表表示,我们将开拓奋进,苦干实干,切实把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的百万亩林海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显著提升林海生态功能,全面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和生态成果区域共享,让塞罕坝绿色林海更健康,奋力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是大地的伤疤。为大地“疗伤”,成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作为省地矿局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专家团队首席专家,省政协委员、省地矿局地质勘查技术中心主任郜洪强与团队归纳出矿山复绿模式、农业用地模式、休闲公园模式等八种矿山治理技术模式,并攻克了长期困扰矿山生态修复的多项难题。

在他看来,矿山生态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消除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修复被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复垦出的土地,可以作为建设用地、耕地,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复垦成林地、草地,增加碳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如期实现。

“2022年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攻坚之年。”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厅长位铁强表示,我省将通过实施农业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水源置换、持续调水补水、取水井关停等措施,系统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4亿立方米。积极争取水利部和调水沿线省市支持,密切关注上游来水情况,最大限度引调长江水和黄河水,为超采治理提供水源保障。

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对于省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总经理王兰玉来说,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在推进碳达峰行动中,钢铁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河钢集团在业内率先发布了《低碳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启动全球首例氢还原示范工程,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河钢方案”。

王兰玉代表表示,河钢集团将加快氢冶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开展“绿氢”和焦炉煤气制氢成套技术研发,打通氢能全流程关键技术,同时积极在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碳汇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全力以赴为“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双碳”目标下,风电、光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省人大代表,英利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小强认为,新形势、新要求下,可再生能源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2021年,英利集团各板块各业态全面向光伏绿色建材研发及生产、“光伏+”系列应用等涵盖光伏全生命周期领域扩展。下一步,集团将聚焦绿色建筑科技、光伏+多场景应用、电站建设等领域,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生态精细化转型。

郑小强代表建议,要鼓励重点领域开展行业先进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技术跨界深度融合的研究,鼓励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园区、企业率先提出碳达峰计划,以点带面,实现全省碳达峰目标。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李晋宇代表表示,2022年,我省将积极拓展海洋碳汇、节能建筑、绿色交通等降碳领域,完善以碳排放限额为基础的降碳产品常态交易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

来源:河北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2021年5月16日拍摄的石家庄滹沱河。雨后的石家庄迎来晴好天气,蓝天白云下处处是风景。(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着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重点做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之一。

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

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回首2021年,我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邢台、邯郸、石家庄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达到73%,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治理管控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让省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晋宇感觉使命在肩,“2022年,我们一定把生态环境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同时积极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力争构建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模式,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贡献生态环境力量。”

李晋宇代表表示,我省将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十条措施落实,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7个专项行动。紧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巩固拓展“退后十”成果。

总结刚刚过去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白洋淀淀区水质多年来首次达到Ⅲ类”,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成绩是前进的起点。省人大代表,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光辉表示,推进白洋淀水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要认真落实《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深化水系流域治理和淀区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白洋淀水质。统筹全流域水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补水—治污—防洪”一体推进,加快恢复“华北之肾”功能。

刘光辉代表介绍,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批复,涉白洋淀流域(43个县市区)所有环境资源案件二审及应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一审的环境资源案件均由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白洋淀环境治理与保护将跃上新的台阶。

2021年,衡水在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任务,13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4个国控地下水监测点位全年达标,衡水湖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水标准。

省人大代表、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表示,衡水市将巩固拓展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纳污坑塘整治成果,确保动态清零。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依托重点工程推进“一湖九河”综合治理,抓好城区“厂、网、河”一体化治理,落实地表水断面考核奖惩机制,将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到新水平。同时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牵引,加大衡水湖保护力度,推进湖区村庄生态搬迁,实施生态补水和水体修复,确保水质达标和促进生物多样性。

土壤,是万物之本。2022年1月1日《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施行,这是河北首次立法防治土壤污染。代表委员纷纷建议,以贯彻实施《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为主线,不断完善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加快补齐土壤污染防治短板。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修复

“支持塞罕坝‘二次创业’”,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内容让省人大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委员、副场长于士涛备受鼓舞。

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82%,生态效益日益显现,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于士涛代表表示,我们将开拓奋进,苦干实干,切实把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的百万亩林海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显著提升林海生态功能,全面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和生态成果区域共享,让塞罕坝绿色林海更健康,奋力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是大地的伤疤。为大地“疗伤”,成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作为省地矿局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专家团队首席专家,省政协委员、省地矿局地质勘查技术中心主任郜洪强与团队归纳出矿山复绿模式、农业用地模式、休闲公园模式等八种矿山治理技术模式,并攻克了长期困扰矿山生态修复的多项难题。

在他看来,矿山生态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消除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修复被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复垦出的土地,可以作为建设用地、耕地,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复垦成林地、草地,增加碳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如期实现。

“2022年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攻坚之年。”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厅长位铁强表示,我省将通过实施农业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水源置换、持续调水补水、取水井关停等措施,系统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4亿立方米。积极争取水利部和调水沿线省市支持,密切关注上游来水情况,最大限度引调长江水和黄河水,为超采治理提供水源保障。

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对于省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总经理王兰玉来说,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在推进碳达峰行动中,钢铁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河钢集团在业内率先发布了《低碳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启动全球首例氢还原示范工程,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河钢方案”。

王兰玉代表表示,河钢集团将加快氢冶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开展“绿氢”和焦炉煤气制氢成套技术研发,打通氢能全流程关键技术,同时积极在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碳汇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全力以赴为“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双碳”目标下,风电、光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省人大代表,英利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小强认为,新形势、新要求下,可再生能源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2021年,英利集团各板块各业态全面向光伏绿色建材研发及生产、“光伏+”系列应用等涵盖光伏全生命周期领域扩展。下一步,集团将聚焦绿色建筑科技、光伏+多场景应用、电站建设等领域,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生态精细化转型。

郑小强代表建议,要鼓励重点领域开展行业先进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技术跨界深度融合的研究,鼓励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园区、企业率先提出碳达峰计划,以点带面,实现全省碳达峰目标。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李晋宇代表表示,2022年,我省将积极拓展海洋碳汇、节能建筑、绿色交通等降碳领域,完善以碳排放限额为基础的降碳产品常态交易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