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生态监测已然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热词。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出台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并开展考核试点。而在《“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明确强调要增强水生态环境监测。
从之前水环境质量监测重点关注COD、氨氮等指标,到现在水生态监测把鱼、水生植物乃至浮游生物纳入监测范围。围绕水生生物开展的水生态监测工作,如何选取关键指标此前试点效果如何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为什么要开展水生态监测
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等问题亟待突破。水生态系统失衡的突出短板补不上去,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就很难全面实现。
“以水生态监测评估水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准确识别水生态问题,反映水生态治理成效,对支撑水生态考核工作,引导地方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李曌说。
监测的关键指标如何选取
李曌告诉记者,水生态监测的指标分为水生生物、生境、理化、水文等指标类型。
“松花江干流黑龙江省辖区底栖动物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物种总数从2012年的113种增加到目前170种以上,下游增加的物种多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指示清洁的襀翅目、蜉蝣目、毛翅目种类动物。同时部分断面优势种发生了变化,从指示污染的物种转变为指示清洁的物种,反映出水生态质量正在逐渐改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丁页表示。
水生态监测试点成效如何
从2012年开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松花江流域连续10年开展水生生物试点监测工作。2019年起,开展长江经济带水生生物试点监测,2020年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拓展为重点流域水生态状况调查监测。
丁页告诉记者,依托“十二五”水专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系统研究,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涵盖物理生境、水生生物、水体理化要素指标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编制了《河流/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指南由总站下发至各地方监测部门进行试用,收到较好的成效。
目前,以生物为核心的水生态监测评价逐步引起重视,监测评价内容也由最初以水体服务功能为主,转变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指出,要按照国家统筹、流域实施、部门合作的模式,组织开展全国重点流域及青藏高原地区水生态调查监测。
对于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全面推开,丁页显得信心十足:“近年来,浙江、辽宁、黑龙江、湖北、云南等地方监测站以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等流域监测机构均开展了水生态监测试点,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为下一步全国范围内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来源:中国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水生态监测为何关心鱼类、植物?
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时间:2022-03-03
2022年,水生态监测已然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热词。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出台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并开展考核试点。而在《“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明确强调要增强水生态环境监测。
从之前水环境质量监测重点关注COD、氨氮等指标,到现在水生态监测把鱼、水生植物乃至浮游生物纳入监测范围。围绕水生生物开展的水生态监测工作,如何选取关键指标此前试点效果如何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为什么要开展水生态监测
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等问题亟待突破。水生态系统失衡的突出短板补不上去,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就很难全面实现。
“以水生态监测评估水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准确识别水生态问题,反映水生态治理成效,对支撑水生态考核工作,引导地方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李曌说。
监测的关键指标如何选取
李曌告诉记者,水生态监测的指标分为水生生物、生境、理化、水文等指标类型。
“松花江干流黑龙江省辖区底栖动物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物种总数从2012年的113种增加到目前170种以上,下游增加的物种多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指示清洁的襀翅目、蜉蝣目、毛翅目种类动物。同时部分断面优势种发生了变化,从指示污染的物种转变为指示清洁的物种,反映出水生态质量正在逐渐改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丁页表示。
水生态监测试点成效如何
从2012年开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松花江流域连续10年开展水生生物试点监测工作。2019年起,开展长江经济带水生生物试点监测,2020年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拓展为重点流域水生态状况调查监测。
丁页告诉记者,依托“十二五”水专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系统研究,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涵盖物理生境、水生生物、水体理化要素指标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编制了《河流/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指南由总站下发至各地方监测部门进行试用,收到较好的成效。
目前,以生物为核心的水生态监测评价逐步引起重视,监测评价内容也由最初以水体服务功能为主,转变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指出,要按照国家统筹、流域实施、部门合作的模式,组织开展全国重点流域及青藏高原地区水生态调查监测。
对于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全面推开,丁页显得信心十足:“近年来,浙江、辽宁、黑龙江、湖北、云南等地方监测站以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等流域监测机构均开展了水生态监测试点,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为下一步全国范围内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