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以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紧扣省委、省政府“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安排部署,在全系统开展“三提升三促进”活动,用“加减乘除”推进工作提质、服务提效、能力提升、作风提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支撑。
做好“加法”,培基固元提质效
首先,在重点攻坚上扩大成果。不断巩固和拓展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退后十”和白洋淀Ⅲ类水质两项攻坚成果,确保唐山市退出“后十”,其他城市不反弹。截至目前,河北省无设区市位列全国空气质量“后十”,根据生态环境部初审数据,第一季度白洋淀8个监测点位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其次,在三大保卫战上不断深化。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截至4月27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全省11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4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2%,优良天数平均为88天,同比增加9天;重污染天数平均为2天,同比减少4天。第一季度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9.5%,比去年同期上升17.2个百分点。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第三,在创新工作上持续发力。突出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白洋淀水生态评价试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无废城市”建设、乡村生态振兴千村示范工程五项重点工作,打好攻坚战、持久战,在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做好“减法”,服务企业出实招
在执法监管上减人增效。围绕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建设,依托智慧环保平台,由传统的、现场的、依靠人海战术的监管执法方式向非现场的、远程的、智慧化的方式转变,真正建立“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锻造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的监管执法队伍,实现“查办更准、打扰更少、服务更好、作风更硬”,打造生态环境部门非现场监管执法“河北样板”。
在行政审批上减时增效。全力推动行政审批提速提效,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方式,压缩审批时间,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时限分别由法定的60、30、20、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7、7、7个工作日。通过简化规划环评、提前介入、限时办结、不见面审批等服务,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涉及医疗卫生项目采取环评“豁免”或“先开后补”应急保障政策。
在应急减排上减量增效。应急减排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建立正面清单动态管理制度,扩大纳入正面清单管理企业的范围和数量,力争年底前达到5000家以上。建立正面清单企业权责匹配的监管制度,促进正面清单企业自觉减排,为正面清单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做好“乘法”,提升能力促发展
多渠道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四个铁军”为抓手,以学习“六种知识”强化“六种能力”为主线,持续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修班、处长论坛、演讲比赛、生态环保大讲堂,创新开展“铁军建设大比武”活动,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支撑。
多方面完善排污降碳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培育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排污权科学有效配置,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大胆探索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逐步拓展到建筑、交通、海洋、清洁能源等领域,完善以碳排放限额为基础的降碳产品常态交易机制,创建气候投融资试点,加快创造更多更优质的降碳产品。
多维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危险废物管理审批改革,建立政府调控监管和市场自主调节相结合的审批制度,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营造公平竞争、规范高效、健康发展的危险废物治理市场环境,推进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做好“除法”,破除障碍强作风
破除服务壁垒。深入一线和基层解困惑、办实事,大力开展环保服务“两进三送”活动,优选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专家,组织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常态化深入市、县和企业一线,开展“进企业、进基层,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活动。通过精准服务,帮助基层和企业准确掌握运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破解污染治理技术难题,提高治理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祛除“躺平”陋习。创新开展“铁军建设大比武”活动,组织系统内领导干部开展“擂台竞技”,从法规政策掌握、重点工作开展、负责领域底数情况等方面进行“比武”,树立以工作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营造争先创优、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根除顽症痼疾。开展全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明察暗访,并对履职不到位、违反工作纪律的进行诫勉谈话,对问题严重的给予党纪处分,推动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来源:中国环境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压缩审批时限 破除服务壁垒 河北用“加减乘除”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环境报)
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时间:2022-05-06
近一段时期以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紧扣省委、省政府“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安排部署,在全系统开展“三提升三促进”活动,用“加减乘除”推进工作提质、服务提效、能力提升、作风提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支撑。
做好“加法”,培基固元提质效
首先,在重点攻坚上扩大成果。不断巩固和拓展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退后十”和白洋淀Ⅲ类水质两项攻坚成果,确保唐山市退出“后十”,其他城市不反弹。截至目前,河北省无设区市位列全国空气质量“后十”,根据生态环境部初审数据,第一季度白洋淀8个监测点位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其次,在三大保卫战上不断深化。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截至4月27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全省11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4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2%,优良天数平均为88天,同比增加9天;重污染天数平均为2天,同比减少4天。第一季度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9.5%,比去年同期上升17.2个百分点。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第三,在创新工作上持续发力。突出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白洋淀水生态评价试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无废城市”建设、乡村生态振兴千村示范工程五项重点工作,打好攻坚战、持久战,在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做好“减法”,服务企业出实招
在执法监管上减人增效。围绕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建设,依托智慧环保平台,由传统的、现场的、依靠人海战术的监管执法方式向非现场的、远程的、智慧化的方式转变,真正建立“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锻造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的监管执法队伍,实现“查办更准、打扰更少、服务更好、作风更硬”,打造生态环境部门非现场监管执法“河北样板”。
在行政审批上减时增效。全力推动行政审批提速提效,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方式,压缩审批时间,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时限分别由法定的60、30、20、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7、7、7个工作日。通过简化规划环评、提前介入、限时办结、不见面审批等服务,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涉及医疗卫生项目采取环评“豁免”或“先开后补”应急保障政策。
在应急减排上减量增效。应急减排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建立正面清单动态管理制度,扩大纳入正面清单管理企业的范围和数量,力争年底前达到5000家以上。建立正面清单企业权责匹配的监管制度,促进正面清单企业自觉减排,为正面清单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做好“乘法”,提升能力促发展
多渠道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四个铁军”为抓手,以学习“六种知识”强化“六种能力”为主线,持续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修班、处长论坛、演讲比赛、生态环保大讲堂,创新开展“铁军建设大比武”活动,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支撑。
多方面完善排污降碳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培育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排污权科学有效配置,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大胆探索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逐步拓展到建筑、交通、海洋、清洁能源等领域,完善以碳排放限额为基础的降碳产品常态交易机制,创建气候投融资试点,加快创造更多更优质的降碳产品。
多维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危险废物管理审批改革,建立政府调控监管和市场自主调节相结合的审批制度,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营造公平竞争、规范高效、健康发展的危险废物治理市场环境,推进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做好“除法”,破除障碍强作风
破除服务壁垒。深入一线和基层解困惑、办实事,大力开展环保服务“两进三送”活动,优选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专家,组织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常态化深入市、县和企业一线,开展“进企业、进基层,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活动。通过精准服务,帮助基层和企业准确掌握运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破解污染治理技术难题,提高治理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祛除“躺平”陋习。创新开展“铁军建设大比武”活动,组织系统内领导干部开展“擂台竞技”,从法规政策掌握、重点工作开展、负责领域底数情况等方面进行“比武”,树立以工作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营造争先创优、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根除顽症痼疾。开展全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明察暗访,并对履职不到位、违反工作纪律的进行诫勉谈话,对问题严重的给予党纪处分,推动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