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普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生态环境普法

深入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法治思想

发布日期:2021-11-11 15:51 信息来源:民主与法制社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作者:王一彪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与现实贯通、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人民日报社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充分发挥新闻报道、评论理论文章和全媒体传播优势,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对宪法法律的内心拥护、真诚信仰、自觉遵从,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一、加强阐释解读,深入揭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法治昌明方能国泰民安。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系统思维、整体视角、联系观点加深认识理解,引导全党全社会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守护百姓平安福祉,都离不开法治,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这一治理逻辑,我们要反复讲、深入讲。讲清楚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讲清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讲清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讲清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后,人民日报连续刊发“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5篇系列评论员文章;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栏刊发重点理论文章;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刊发系列署名文章。我们还将继续发挥评论理论优势,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担当作为。

  工作中我们感到,新时代的理论宣传必须创新方式方法,特别是要重视运用互联网开展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消息发布当天,人民日报客户端第一时间推出金句海报产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提出最新要求》,摘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点、亮点,以大气简洁的图文设计,及时准确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点精髓传递给广大网友;人民日报“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推出解读文章《最近,中央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紧贴受众需求,发挥融媒体亲和力强的特点,引发网民热转热议。

  二、讲好法治故事,充分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法治思想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沃土,在推动更高水平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进程中彰显实践品格、展现实践伟力。鲜活的法治实践、生动的法治故事,为我们阐释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具体案例,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就要讲好法治中国的精彩故事。

  讲好由14亿多中国人民法治实践汇集而成的法治故事,既要宏大叙事,也需要生动细节。这样,才能更加引人入胜、深入人心。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人民日报连续推出“全面依法治国新成就”5篇系列通讯,以多维视角、不同侧面、生动故事,全景式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新成就。今年,人民日报又推出“法治实践新探索”5篇系列通讯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4篇系列通讯,探访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实践。我们还将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法治宣传作品,更好呈现更加精彩的法治中国故事。

  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既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又与人民群众期待和要求息息相关。为此,既要讲好故事、用好案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也要把法治中国蕴涵的原理、道理、情理讲清楚,让法治中国更好在实践中产生共鸣、形成共识。要多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阐明良法善治的深刻道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要加强议题设置,生动反映群众心声、社会焦点、民生热点,让人民群众能够从真实鲜活生动的报道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短实新,运用群众易于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不断增强法治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

  工作中我们感到,讲好法治故事,还要求媒体在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下功夫,顺应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载体新形式,加强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让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强化对外宣介,着力扩大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影响

  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又对人类法治文明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我们坚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向国际社会阐释宣介好习近平法治思想。

  当前,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不仅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展现了中国担当,提供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方案,成为全球治理的“压舱石”。

  工作中我们感到,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要着眼“两个大局”,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用科学理论逻辑和雄辩有力事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显著优越性。党的十八大特别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以来,我们注重用好外媒定制推送机制,统筹人民日报国外分社、海外版、英文客户端、人民网12个外语频道、环球时报以及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群等外宣资源和平台,着力讲好法治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法治中国。我们充分反映国际社会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积极反响和对法治中国建设成就的高度评价,在“国际论坛”栏目刊发外国政要和专家学者署名文章,撰写“和音”等国际评论,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认知认同,推动形成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的共识。

  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最新重要论述,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学深悟透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阐释,努力做法治中国建设的见证者、宣传者、参与者、推动者。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生态环境普法

  作者:王一彪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与现实贯通、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人民日报社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充分发挥新闻报道、评论理论文章和全媒体传播优势,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对宪法法律的内心拥护、真诚信仰、自觉遵从,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一、加强阐释解读,深入揭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法治昌明方能国泰民安。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系统思维、整体视角、联系观点加深认识理解,引导全党全社会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守护百姓平安福祉,都离不开法治,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这一治理逻辑,我们要反复讲、深入讲。讲清楚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讲清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讲清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讲清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后,人民日报连续刊发“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5篇系列评论员文章;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栏刊发重点理论文章;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刊发系列署名文章。我们还将继续发挥评论理论优势,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担当作为。

  工作中我们感到,新时代的理论宣传必须创新方式方法,特别是要重视运用互联网开展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消息发布当天,人民日报客户端第一时间推出金句海报产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提出最新要求》,摘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点、亮点,以大气简洁的图文设计,及时准确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点精髓传递给广大网友;人民日报“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推出解读文章《最近,中央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紧贴受众需求,发挥融媒体亲和力强的特点,引发网民热转热议。

  二、讲好法治故事,充分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法治思想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沃土,在推动更高水平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进程中彰显实践品格、展现实践伟力。鲜活的法治实践、生动的法治故事,为我们阐释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具体案例,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就要讲好法治中国的精彩故事。

  讲好由14亿多中国人民法治实践汇集而成的法治故事,既要宏大叙事,也需要生动细节。这样,才能更加引人入胜、深入人心。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人民日报连续推出“全面依法治国新成就”5篇系列通讯,以多维视角、不同侧面、生动故事,全景式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新成就。今年,人民日报又推出“法治实践新探索”5篇系列通讯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4篇系列通讯,探访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实践。我们还将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法治宣传作品,更好呈现更加精彩的法治中国故事。

  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既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又与人民群众期待和要求息息相关。为此,既要讲好故事、用好案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也要把法治中国蕴涵的原理、道理、情理讲清楚,让法治中国更好在实践中产生共鸣、形成共识。要多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阐明良法善治的深刻道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要加强议题设置,生动反映群众心声、社会焦点、民生热点,让人民群众能够从真实鲜活生动的报道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短实新,运用群众易于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不断增强法治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

  工作中我们感到,讲好法治故事,还要求媒体在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下功夫,顺应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载体新形式,加强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让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强化对外宣介,着力扩大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影响

  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又对人类法治文明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我们坚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向国际社会阐释宣介好习近平法治思想。

  当前,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不仅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展现了中国担当,提供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方案,成为全球治理的“压舱石”。

  工作中我们感到,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要着眼“两个大局”,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用科学理论逻辑和雄辩有力事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显著优越性。党的十八大特别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以来,我们注重用好外媒定制推送机制,统筹人民日报国外分社、海外版、英文客户端、人民网12个外语频道、环球时报以及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群等外宣资源和平台,着力讲好法治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法治中国。我们充分反映国际社会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积极反响和对法治中国建设成就的高度评价,在“国际论坛”栏目刊发外国政要和专家学者署名文章,撰写“和音”等国际评论,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认知认同,推动形成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的共识。

  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最新重要论述,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学深悟透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阐释,努力做法治中国建设的见证者、宣传者、参与者、推动者。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