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滦平潮河湿地公园,站在岸边的木栈道上,看潮河里一簇一簇、一片片的睡莲,层层叠叠的圆圆的绿色叶子,骄傲地托举着红色和白色的娇美的花朵,恍惚间,我感觉自己已经来到了江南。那首《江南》采莲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在我脑海里盘旋着。
看着宽阔的潮河里一丛丛生机勃勃的蒲草、成片的郁郁葱葱的芦苇,让我感觉这里就是缩小版的白洋淀。三只麻鸭在一块大石头上安静地休憩,它们将嘴插入自己的翅膀下面,头与颈弯缩成Z字形,那恬静的姿态仿佛整个世界就是它们的,这大白天的无视来回走动的人类,兀自旁若无人的自由自在的样子,俨然这里成了它们的天堂。
还有一群白色的鸭子们在河里欢快地追逐着、嬉戏着,仿佛这里就是它们的游乐场,欢快的鸣叫声让我心生欢喜。偶尔飞起的苍鹭,舒展着翅膀自由地飞翔,那优美姿态令我心驰神往。苍鹭飞走了,留下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这优美的线条把我的思绪也带到了很远很远……
据史料记载,这潮河,宋代因水流湍急、其声如潮而得名。潮河曾经是可以行船的,建山庄的建筑材料就是通过这条河运往山庄,节省了不少人力、财力。康熙皇帝还曾经乘船狩猎,箭射岸上的鸟、野兔等猎物。
而今,这潮河虽不再是水运通道,却成为首都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备储备基地。
位于潮河上游的滦平人民,一直把净化潮河水体、优化流域生态环境作为己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合实际地落于实处。他们实施了关停污染企业、水田改旱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6.45%提高到62.38%,水源涵养功能不断增强;潮河古北口断面监测数据显示,潮河水质连续多年稳定在国标Ⅱ类级以上水平;特别是滦平县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使潮河流域水质清澈、蒲苇茂盛、鱼虾成群,各种珍稀水禽又重返潮河,也吸引了大批珍稀鸟类来河边繁衍栖息。
1994年,一夜春雨过后,邓厂乡下王营村村民发现有一只天鹅在河道里,不知什么原因不能起飞。他把天鹅抱回家,并及时与林区派出所取得联系,使这只落单的天鹅得到了及时的救助,被送到北京动物园。
2017年3月3日,6只迁徙途中的白天鹅又在虎什哈镇西红旗村驻足,村民热情地投放饲料,24小时专人在岸边守护。村民们对来观赏拍照的游客有着严格的距离要求,决不允许任何人惊扰及伤害白天鹅。
2023年2月17日,滦平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在潮河发现并拍摄下29只天鹅,这是近年来在潮河观测到的天鹅的最大种群纪录。
据统计,在潮河周边停歇和觅食的鸟类有136种,鱼类增加到14种,维管束植物408种,形成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景观。
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滦平人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是对水禽的珍爱。这一个个感人的爱鸟护鸟的故事,让我对滦平人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肃然起敬!因为,淳朴善良的滦平人民,用他们朴素的情怀,放弃当前的利益,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他们不仅把环境治理得让鸟儿们宜居,更让鸟儿们放心、安心地在这里生活、歇息。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看着这些动物、植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宁静温馨的画面,我知道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不是某一两个人的努力,而是得益于滦平县多年来实施的“体制机制管水、工程措施治水、专项治理保水、公众参与护水”,构建的潮河流域水环境四道防线。这四道防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是河湖长,还有最基层的河湖管理员、专职协调员,他们开展的常态巡查、动态监测,确保责任到片、监管到位、巡查到点。这些最基层的河湖管理员,既是巡河员又是保洁员。还有那些志愿者、那些普普通通的村民,这些人组成了潮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那些河湖管理员,他们一年365天每天都做着同样的工作,巡河、保洁,每日的每日,工作单调而重复,但是他们却把这简单重复的工作做到了极致。我们走过的不论是北店子村有木栈道的潮河,还是虎什哈随意的一段原貌的河道,都没有看到乱丢的垃圾。就像付家店乡北店子村潮河的一名河湖管理员王印阁说的:“每天都要对负责的河道进行巡查,一天不去就放心不下。这么好的环境,一定要保护好。”
是的,因为有他们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才确保了潮河水清、河畅、景美。
滦平人民的高境界、高素质、高效率,让我深感敬佩。同时我也很欣慰,为这里的水清、为这里的河畅、为这里的景美、为这里的动物们、为这里的植物们,它们有幸遇到这么好的一切,可以安心地在这美丽的湿地公园里“湿”意栖居、栖息,繁衍后代、休养生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活动目标定会顺风满帆,和谐顺畅。滦平的潮河国家湿地公园必将是一幅林水相依、水草丰茂、鱼类悠然、水禽飞舞、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墨丹青。我们期待着!
(作者:王翠环 推荐地区:承德)
手机扫描听语音播报
“湿”意栖居
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时间:2024-12-06
走进滦平潮河湿地公园,站在岸边的木栈道上,看潮河里一簇一簇、一片片的睡莲,层层叠叠的圆圆的绿色叶子,骄傲地托举着红色和白色的娇美的花朵,恍惚间,我感觉自己已经来到了江南。那首《江南》采莲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在我脑海里盘旋着。
看着宽阔的潮河里一丛丛生机勃勃的蒲草、成片的郁郁葱葱的芦苇,让我感觉这里就是缩小版的白洋淀。三只麻鸭在一块大石头上安静地休憩,它们将嘴插入自己的翅膀下面,头与颈弯缩成Z字形,那恬静的姿态仿佛整个世界就是它们的,这大白天的无视来回走动的人类,兀自旁若无人的自由自在的样子,俨然这里成了它们的天堂。
还有一群白色的鸭子们在河里欢快地追逐着、嬉戏着,仿佛这里就是它们的游乐场,欢快的鸣叫声让我心生欢喜。偶尔飞起的苍鹭,舒展着翅膀自由地飞翔,那优美姿态令我心驰神往。苍鹭飞走了,留下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这优美的线条把我的思绪也带到了很远很远……
据史料记载,这潮河,宋代因水流湍急、其声如潮而得名。潮河曾经是可以行船的,建山庄的建筑材料就是通过这条河运往山庄,节省了不少人力、财力。康熙皇帝还曾经乘船狩猎,箭射岸上的鸟、野兔等猎物。
而今,这潮河虽不再是水运通道,却成为首都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备储备基地。
位于潮河上游的滦平人民,一直把净化潮河水体、优化流域生态环境作为己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合实际地落于实处。他们实施了关停污染企业、水田改旱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6.45%提高到62.38%,水源涵养功能不断增强;潮河古北口断面监测数据显示,潮河水质连续多年稳定在国标Ⅱ类级以上水平;特别是滦平县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使潮河流域水质清澈、蒲苇茂盛、鱼虾成群,各种珍稀水禽又重返潮河,也吸引了大批珍稀鸟类来河边繁衍栖息。
1994年,一夜春雨过后,邓厂乡下王营村村民发现有一只天鹅在河道里,不知什么原因不能起飞。他把天鹅抱回家,并及时与林区派出所取得联系,使这只落单的天鹅得到了及时的救助,被送到北京动物园。
2017年3月3日,6只迁徙途中的白天鹅又在虎什哈镇西红旗村驻足,村民热情地投放饲料,24小时专人在岸边守护。村民们对来观赏拍照的游客有着严格的距离要求,决不允许任何人惊扰及伤害白天鹅。
2023年2月17日,滦平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在潮河发现并拍摄下29只天鹅,这是近年来在潮河观测到的天鹅的最大种群纪录。
据统计,在潮河周边停歇和觅食的鸟类有136种,鱼类增加到14种,维管束植物408种,形成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景观。
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滦平人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是对水禽的珍爱。这一个个感人的爱鸟护鸟的故事,让我对滦平人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肃然起敬!因为,淳朴善良的滦平人民,用他们朴素的情怀,放弃当前的利益,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他们不仅把环境治理得让鸟儿们宜居,更让鸟儿们放心、安心地在这里生活、歇息。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看着这些动物、植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宁静温馨的画面,我知道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不是某一两个人的努力,而是得益于滦平县多年来实施的“体制机制管水、工程措施治水、专项治理保水、公众参与护水”,构建的潮河流域水环境四道防线。这四道防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是河湖长,还有最基层的河湖管理员、专职协调员,他们开展的常态巡查、动态监测,确保责任到片、监管到位、巡查到点。这些最基层的河湖管理员,既是巡河员又是保洁员。还有那些志愿者、那些普普通通的村民,这些人组成了潮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那些河湖管理员,他们一年365天每天都做着同样的工作,巡河、保洁,每日的每日,工作单调而重复,但是他们却把这简单重复的工作做到了极致。我们走过的不论是北店子村有木栈道的潮河,还是虎什哈随意的一段原貌的河道,都没有看到乱丢的垃圾。就像付家店乡北店子村潮河的一名河湖管理员王印阁说的:“每天都要对负责的河道进行巡查,一天不去就放心不下。这么好的环境,一定要保护好。”
是的,因为有他们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才确保了潮河水清、河畅、景美。
滦平人民的高境界、高素质、高效率,让我深感敬佩。同时我也很欣慰,为这里的水清、为这里的河畅、为这里的景美、为这里的动物们、为这里的植物们,它们有幸遇到这么好的一切,可以安心地在这美丽的湿地公园里“湿”意栖居、栖息,繁衍后代、休养生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活动目标定会顺风满帆,和谐顺畅。滦平的潮河国家湿地公园必将是一幅林水相依、水草丰茂、鱼类悠然、水禽飞舞、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墨丹青。我们期待着!
(作者:王翠环 推荐地区:承德)
手机扫描听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