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实惠增福祉成最暖底色
——河北代表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报告部署的民生新举措、描绘的民生新图景,引发出席党的二十大的河北代表热烈讨论和热切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保障改善民生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守好民心、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奋斗目标。”我省代表认为,报告中的这些内容,紧紧抓住了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将会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努力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暖到群众的心窝里。”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杨永君介绍,河北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城乡建设、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环境整治等方面,连续5年大力实施20项民生工程。今年截至9月底,棚户区改造、养老服务提质增能等14项工程已完成年度任务,其他工程均按时间进度有序推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河北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城镇就业人员从2012年的1222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2133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0.02万人。”党的二十大代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燕伟说,深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比十年前分别增长20%、49%、56%。
杨燕伟代表表示,下一步,河北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改进提升就业公共服务。着力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及时调整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老一小”受关注
织密民生保障网
新时代的十年,是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民生福祉的非凡十年——“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近年来,我省妇女儿童总体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权益保护水平和妇女参与决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妇女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刘文萍表示,“报告提到‘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我们将以此为目标,为妇女儿童谋实惠增福祉,推动全社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民生的内容,党的二十大代表,秦皇岛市海港区天洋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慧霞都做了标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需求逐渐多元化和个性化,对社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周慧霞代表说,“我们社区老年人比例较高,达到18%以上。响应更迅速、功能更全面的社区上门养老服务成为老年人和子女们的新期待。为此,我们正在加紧研发一款包含‘虚拟养老院’的智慧小程序,为老人们提供买菜、保洁、慢性病随访等服务。社区的老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一键呼叫’功能,向居委会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周慧霞代表表示,她将把报告中的民生关切带回社区,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实事、好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省代表认为,报告中多次提及“人民”“民生”,一定要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增进健康福祉
百姓就医获得感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这对医疗战线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深感重任在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自身贡献。”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党的二十大代表、遵化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张晓静感慨道,“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注,体现着党对人民健康福祉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们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老百姓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药蕴含的独特健康观,在为人们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中具有独特优势。“作为中医药大省,河北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拥有很大优势。”张晓静代表表示,接下来,她将着重加强中医特色专科护理知识学习,争取带出更多中医特色专科护理人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党的二十大代表,故城县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居艳梅已从医30多年,在她看来,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总量仍然不足,部分地区群众希望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居艳梅代表介绍,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是对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新期盼的最好回应。2017年开始,故城县医院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县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帮扶村卫生室,提高基层卫生院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人民”二字重若千钧,报告字里行间满是民生情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在二十大报告的擘画下,民生获得感将不断增强。
(记者吴新光综合河北日报 长城网 新华社 人民日报 央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谋实惠增福祉成最暖底色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22-10-21
谋实惠增福祉成最暖底色
——河北代表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报告部署的民生新举措、描绘的民生新图景,引发出席党的二十大的河北代表热烈讨论和热切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保障改善民生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守好民心、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奋斗目标。”我省代表认为,报告中的这些内容,紧紧抓住了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将会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努力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暖到群众的心窝里。”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杨永君介绍,河北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城乡建设、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环境整治等方面,连续5年大力实施20项民生工程。今年截至9月底,棚户区改造、养老服务提质增能等14项工程已完成年度任务,其他工程均按时间进度有序推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河北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城镇就业人员从2012年的1222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2133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0.02万人。”党的二十大代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燕伟说,深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比十年前分别增长20%、49%、56%。
杨燕伟代表表示,下一步,河北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改进提升就业公共服务。着力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及时调整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老一小”受关注
织密民生保障网
新时代的十年,是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民生福祉的非凡十年——“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近年来,我省妇女儿童总体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权益保护水平和妇女参与决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妇女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刘文萍表示,“报告提到‘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我们将以此为目标,为妇女儿童谋实惠增福祉,推动全社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民生的内容,党的二十大代表,秦皇岛市海港区天洋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慧霞都做了标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需求逐渐多元化和个性化,对社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周慧霞代表说,“我们社区老年人比例较高,达到18%以上。响应更迅速、功能更全面的社区上门养老服务成为老年人和子女们的新期待。为此,我们正在加紧研发一款包含‘虚拟养老院’的智慧小程序,为老人们提供买菜、保洁、慢性病随访等服务。社区的老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一键呼叫’功能,向居委会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周慧霞代表表示,她将把报告中的民生关切带回社区,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实事、好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省代表认为,报告中多次提及“人民”“民生”,一定要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增进健康福祉
百姓就医获得感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这对医疗战线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深感重任在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自身贡献。”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党的二十大代表、遵化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张晓静感慨道,“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注,体现着党对人民健康福祉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们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老百姓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药蕴含的独特健康观,在为人们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中具有独特优势。“作为中医药大省,河北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拥有很大优势。”张晓静代表表示,接下来,她将着重加强中医特色专科护理知识学习,争取带出更多中医特色专科护理人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党的二十大代表,故城县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居艳梅已从医30多年,在她看来,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总量仍然不足,部分地区群众希望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居艳梅代表介绍,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是对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新期盼的最好回应。2017年开始,故城县医院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县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帮扶村卫生室,提高基层卫生院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人民”二字重若千钧,报告字里行间满是民生情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在二十大报告的擘画下,民生获得感将不断增强。
(记者吴新光综合河北日报 长城网 新华社 人民日报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