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解丽达 李畅 郝金钰
夏日,是“华北明珠”白洋淀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
行走在燕南堤公园的栈道上,眼前水面宽阔、碧波荡漾,朵朵荷花点缀于成片的荷叶间,鸟儿不时掠过水面,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美丽的水乡风光回来了!”眼前这一幕让白洋淀边长大的李艳山深有感触。燕南堤位于白洋淀北部烧车淀内,他家就住在附近,过去这里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岛。
燕南堤名字取自新安北堤燕南长城遗址,是烧车淀内原有的阻水道路以三座桥梁连通,结合白洋淀清淤工程,利用底泥对地形生态化改造形成的三座相连堤岛,如今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
“人在陆上走、鱼在水中游、鸟在淀内飞”,燕南堤的华丽转身,是白洋淀综合治理工程的缩影。
“雄安新区设立以前,白洋淀入淀水量逐年减少,水域面积不断萎缩,淀内水流不畅,沼泽化严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组组长周立志告诉记者。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雄安新区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重点实施“科学补水、生态清淤、百淀连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五大工程,协同推进城镇、农业、农村污染精细化管控,“华北之肾”功能逐步恢复。
8月6日,走进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几位游人正在村污水处理站东侧的坑塘旁拍照留念。塘里荷花盛放,喷泉伴随着欢快的音符跃动。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积满生活污水的臭水坑。
水体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白洋淀深处,分散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过去,村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淀中,还有不少当地人在白洋淀养殖水产。经年累月,这些因素影响着白洋淀的水质。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控源。”周立志说,“排查入河入淀排污口,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为了根治水里的问题,岸上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工作都得下足功夫。”
“从2019年到2022年,我们建起了46座污水处理站,实现了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雄安栗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张维班介绍,他们公司负责端村镇、圈头乡以及安新镇共27个村的污水和垃圾处理日常运维。
按照“控源、截污、治河”系统治理思路,雄安新区先后完成四期白洋淀生态清淤,共清除污染底泥1194万立方米,对改善淀区水质、提升水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退出淀区内稻田、藕田,取缔淀内水产养殖,建立芦苇平衡收割机制,减少植物内生性污染。建设龙墙、生态隔离带等,隔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同时,新区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和非法入河入淀排污口取缔,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建设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40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6.5%;淀中淀边村实行污水垃圾厕所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不让污水入淀;建立坑塘“一塘一策”,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强化河道综合整治,不断改善河湖生态质量。
这两年,白洋淀的变化肉眼可见:水清了,鱼多了,鸟儿都飞回来了。
荷红苇绿的白洋淀里,两只青头潜鸭带雏鸟出来觅食——前不久,这温馨的一幕被安新县的摄影爱好者张学农看到,并用手中的相机定格在照片中。
在白洋淀边长大的张学农,十年来拍下了100多种鸟类,其中不少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去年夏天,在淀里整整等了五天,第一次拍到青头潜鸭。今年,又拍到了‘青头潜鸭一家人’。”张学农说,青头潜鸭属于极危保护等级,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经我们观测,青头潜鸭连续三年在此育雏,印证了白洋淀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的显著提升。”安新县自然资源局鸟类监测站巡查员赵克俭介绍,20多个巡查员、2000多名志愿者每天在白洋淀区域内巡查,宣传保护环境和爱鸟护鸟的重要性,并观测新的鸟种,救助受伤的鸟类。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雄安新区划定9个鸟类栖息地,建设2个鸟岛,开展增殖放流,野生鸟类达28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0种;野生鱼类恢复至48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1种。
最近正式对公众开放的安新县白洋淀鸟类科普馆,展现了白洋淀生物保护的显著成效。青头潜鸭、丹顶鹤、东方白鹳……展馆墙上的图片展示出淀里逐年增多的鸟类,馆内通过白洋淀场景还原、多媒体数字演绎等形式,采用鸟类仿真模型、LED幕墙屏、互动触摸屏等科技手段,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雄安新区统筹引黄入冀和再生水等多种水源,有序推进白洋淀生态补水,白洋淀水位稳定保持在6.5至7米,切实发挥生态和防洪功能。
雄安新区坚持互联互通,全力打通水动力流动脉络,统筹实施白沟引河疏浚工程、百淀连通试点、淀区生态清淤、枣林庄闸前开卡除堼、藻苲淀水系疏通等重点工程,实现白洋淀水“活起来”“动起来”,全力打通河淀生态廊道。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雄安新区强力推进防洪工程建设,按照分区设防、重点保障的原则,不断巩固完善“理顺水系、大包围、小包围、泵站强排”体系,为新区防洪安全提供保障。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新区及时启动新盖房枢纽分洪闸泄洪,行洪期间工程运行安全平稳,保障了建设发展防洪安全。
经过一系列治本之策,白洋淀生态环境和淀区水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淀区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并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Ⅲ类,为1988年白洋淀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华北明珠”生机盎然,一幅“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画卷正徐徐铺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河北日报:“华北明珠”重放光彩
来源:河北日报 时间:2024-08-18
本报记者 解丽达 李畅 郝金钰
夏日,是“华北明珠”白洋淀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
行走在燕南堤公园的栈道上,眼前水面宽阔、碧波荡漾,朵朵荷花点缀于成片的荷叶间,鸟儿不时掠过水面,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美丽的水乡风光回来了!”眼前这一幕让白洋淀边长大的李艳山深有感触。燕南堤位于白洋淀北部烧车淀内,他家就住在附近,过去这里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岛。
燕南堤名字取自新安北堤燕南长城遗址,是烧车淀内原有的阻水道路以三座桥梁连通,结合白洋淀清淤工程,利用底泥对地形生态化改造形成的三座相连堤岛,如今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
“人在陆上走、鱼在水中游、鸟在淀内飞”,燕南堤的华丽转身,是白洋淀综合治理工程的缩影。
“雄安新区设立以前,白洋淀入淀水量逐年减少,水域面积不断萎缩,淀内水流不畅,沼泽化严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组组长周立志告诉记者。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雄安新区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重点实施“科学补水、生态清淤、百淀连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五大工程,协同推进城镇、农业、农村污染精细化管控,“华北之肾”功能逐步恢复。
8月6日,走进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几位游人正在村污水处理站东侧的坑塘旁拍照留念。塘里荷花盛放,喷泉伴随着欢快的音符跃动。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积满生活污水的臭水坑。
水体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白洋淀深处,分散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过去,村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淀中,还有不少当地人在白洋淀养殖水产。经年累月,这些因素影响着白洋淀的水质。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控源。”周立志说,“排查入河入淀排污口,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为了根治水里的问题,岸上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工作都得下足功夫。”
“从2019年到2022年,我们建起了46座污水处理站,实现了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雄安栗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张维班介绍,他们公司负责端村镇、圈头乡以及安新镇共27个村的污水和垃圾处理日常运维。
按照“控源、截污、治河”系统治理思路,雄安新区先后完成四期白洋淀生态清淤,共清除污染底泥1194万立方米,对改善淀区水质、提升水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退出淀区内稻田、藕田,取缔淀内水产养殖,建立芦苇平衡收割机制,减少植物内生性污染。建设龙墙、生态隔离带等,隔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同时,新区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和非法入河入淀排污口取缔,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建设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40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6.5%;淀中淀边村实行污水垃圾厕所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不让污水入淀;建立坑塘“一塘一策”,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强化河道综合整治,不断改善河湖生态质量。
这两年,白洋淀的变化肉眼可见:水清了,鱼多了,鸟儿都飞回来了。
荷红苇绿的白洋淀里,两只青头潜鸭带雏鸟出来觅食——前不久,这温馨的一幕被安新县的摄影爱好者张学农看到,并用手中的相机定格在照片中。
在白洋淀边长大的张学农,十年来拍下了100多种鸟类,其中不少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去年夏天,在淀里整整等了五天,第一次拍到青头潜鸭。今年,又拍到了‘青头潜鸭一家人’。”张学农说,青头潜鸭属于极危保护等级,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经我们观测,青头潜鸭连续三年在此育雏,印证了白洋淀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的显著提升。”安新县自然资源局鸟类监测站巡查员赵克俭介绍,20多个巡查员、2000多名志愿者每天在白洋淀区域内巡查,宣传保护环境和爱鸟护鸟的重要性,并观测新的鸟种,救助受伤的鸟类。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雄安新区划定9个鸟类栖息地,建设2个鸟岛,开展增殖放流,野生鸟类达28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0种;野生鱼类恢复至48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1种。
最近正式对公众开放的安新县白洋淀鸟类科普馆,展现了白洋淀生物保护的显著成效。青头潜鸭、丹顶鹤、东方白鹳……展馆墙上的图片展示出淀里逐年增多的鸟类,馆内通过白洋淀场景还原、多媒体数字演绎等形式,采用鸟类仿真模型、LED幕墙屏、互动触摸屏等科技手段,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雄安新区统筹引黄入冀和再生水等多种水源,有序推进白洋淀生态补水,白洋淀水位稳定保持在6.5至7米,切实发挥生态和防洪功能。
雄安新区坚持互联互通,全力打通水动力流动脉络,统筹实施白沟引河疏浚工程、百淀连通试点、淀区生态清淤、枣林庄闸前开卡除堼、藻苲淀水系疏通等重点工程,实现白洋淀水“活起来”“动起来”,全力打通河淀生态廊道。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雄安新区强力推进防洪工程建设,按照分区设防、重点保障的原则,不断巩固完善“理顺水系、大包围、小包围、泵站强排”体系,为新区防洪安全提供保障。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新区及时启动新盖房枢纽分洪闸泄洪,行洪期间工程运行安全平稳,保障了建设发展防洪安全。
经过一系列治本之策,白洋淀生态环境和淀区水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淀区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并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Ⅲ类,为1988年白洋淀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华北明珠”生机盎然,一幅“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