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播报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六五环境日 | 河北生物多样性“家底”日益丰厚

发布日期:2024-06-05 08:53 信息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政务
2024-06-05 08:24
17619阅读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万物是命运共同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河北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通过现代化遥感监测、现场核查、成效评估等手段,河北持续加大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力度,2023年推动完成2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同时,有序开展全省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2023年完成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和雄安新区等地72个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年累计调查样线/样点/样方数量共计7432条(个),拍摄生态系统和各类物种照片10万余张,收集昆虫、大型真菌等标本1.2万余份,发现疑似新种6种,发现新记录物种百余种。

图:中华鳑鲏鱼

河北生态系统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不少珍稀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增长。如今,缘毛太行花、河北梨等从国家极小种群物种名单成功“脱离”,日本林蛙、沙狐等物种频频“上新”,全球60%左右的世界级濒危候鸟遗鸥在康巴诺尔湿地栖息繁殖,衡水湖野生鸟类种类增至334种。日前,白洋淀新观测到红喉鹨(liù)、山麻雀、黑喉鸫、双斑绿柳莺、巨嘴柳莺、赤腹鹰和彩鹮等7种野生鸟类,至此,白洋淀野生鸟类种类增至28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0种。一幅幅青山绿水、花草竞放、鸟兽齐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河北徐徐铺展。

图:巨嘴柳莺

下一步,河北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真正打造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河北样板”。一方面,继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实施衡水湖、白洋淀等湿地保护修复和燕山太行山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工程项目,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监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生物繁衍生息营造更良好环境。另一方面,积极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严格落实就地保护措施,大力开展迁地保护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技术研究,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让越来越多的珍禽异兽、奇花名木加快回归、繁衍生长,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记者|屈冠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媒体播报


政务
2024-06-05 08:24
17619阅读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万物是命运共同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河北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通过现代化遥感监测、现场核查、成效评估等手段,河北持续加大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力度,2023年推动完成2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同时,有序开展全省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2023年完成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和雄安新区等地72个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年累计调查样线/样点/样方数量共计7432条(个),拍摄生态系统和各类物种照片10万余张,收集昆虫、大型真菌等标本1.2万余份,发现疑似新种6种,发现新记录物种百余种。

图:中华鳑鲏鱼

河北生态系统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不少珍稀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增长。如今,缘毛太行花、河北梨等从国家极小种群物种名单成功“脱离”,日本林蛙、沙狐等物种频频“上新”,全球60%左右的世界级濒危候鸟遗鸥在康巴诺尔湿地栖息繁殖,衡水湖野生鸟类种类增至334种。日前,白洋淀新观测到红喉鹨(liù)、山麻雀、黑喉鸫、双斑绿柳莺、巨嘴柳莺、赤腹鹰和彩鹮等7种野生鸟类,至此,白洋淀野生鸟类种类增至28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0种。一幅幅青山绿水、花草竞放、鸟兽齐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河北徐徐铺展。

图:巨嘴柳莺

下一步,河北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真正打造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河北样板”。一方面,继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实施衡水湖、白洋淀等湿地保护修复和燕山太行山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工程项目,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监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生物繁衍生息营造更良好环境。另一方面,积极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严格落实就地保护措施,大力开展迁地保护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技术研究,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让越来越多的珍禽异兽、奇花名木加快回归、繁衍生长,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记者|屈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