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播报

河青新闻网:2023年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发布日期:2024-05-31 16:49 信息来源:河青新闻网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来源:原创时间:2024-05-31 16:13

河青新闻网讯   5月30日下午,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河北省2023年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上知悉,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250天,占比68.5%,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250天,占比68.5%

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39,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 250天,占比68.5%;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平均为 11 天,占比 3%。其中,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三个设区市的优良天数分别为316天、306天和295天,其余设区市优良天数在211天至249天之间。河北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为38.6微克每立方米。

2023年,全省167个县(市、区)综合指数范围2.05~5.54。张家口和承德市排在前20名,后20名有邯郸、石家庄、邢台和保定等城市。

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

2023年全省208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5.4%,比2022年上升1.3个百分点;IV类水质断面比例为 14.6%,比2022年下降 1.3个百分点;无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

全省八大水系中,辽河、永定河、大清河、漳卫南运河、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水质为优,子牙河、北三河、黑龙港运东水系为轻度污染。全省重点湖库淀中,岗南水库等14座水库水质为优;官厅水库、陡河水库、邱庄水库、洋河水库、白洋淀和衡水湖水质良好。

此外,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比2022年上升6.5个百分点。秦皇岛市、唐山市辖区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和夜间平均达标率下降

2023年,全省11个设区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4.2分贝,比2022年上升1分贝,各市均为较好;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46.7分贝,邯郸、承德和沧州市夜间为较好,其他市为一般。

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和夜间平均达标率分别为93.7%和87.1%,与 2022年同比,昼间下降 3.3个百分点夜间下降8个百分点。

  全省生态系统越来越好,发现疑似新种6种,新记录物种百余种

2023年以来,全省生态质量指数(EQ1)为57.6,生态质量为二类,比 2022 年减少 0.72,基本稳定。11个设区市中承德、秦皇岛、张家口、保定市生态质量为二类,石家庄、唐山、邢台、衡水、沧州、邯郸和廊坊市为三类。全省167 个县(市、区)生态质量指数分布在24.96~74.06之间,包含五个生态质量类型,其中生态质量为一类或二类的有 49 个,占全省总面积的57.05%,比 2022 年下降1.14 个百分点。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孙倩介绍到,2023年全省完成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和雄安新区等地72个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年累计调查样线/样点/样方数量共计7432条(个),拍摄生态系统和各类物种照片10万余张,收集昆虫、大型真菌等标本1.2万余份,发现疑似新种6种,发现新记录物种百余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全球60%左右的世界级濒危候鸟遗鸥在康巴诺尔湿地栖息繁殖,衡水湖、白洋淀野生鸟类分别增至334种、279种。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姚瑶 实习记者张文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媒体播报


来源:原创时间:2024-05-31 16:13

河青新闻网讯   5月30日下午,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河北省2023年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上知悉,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250天,占比68.5%,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250天,占比68.5%

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39,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 250天,占比68.5%;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平均为 11 天,占比 3%。其中,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三个设区市的优良天数分别为316天、306天和295天,其余设区市优良天数在211天至249天之间。河北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为38.6微克每立方米。

2023年,全省167个县(市、区)综合指数范围2.05~5.54。张家口和承德市排在前20名,后20名有邯郸、石家庄、邢台和保定等城市。

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

2023年全省208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5.4%,比2022年上升1.3个百分点;IV类水质断面比例为 14.6%,比2022年下降 1.3个百分点;无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

全省八大水系中,辽河、永定河、大清河、漳卫南运河、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水质为优,子牙河、北三河、黑龙港运东水系为轻度污染。全省重点湖库淀中,岗南水库等14座水库水质为优;官厅水库、陡河水库、邱庄水库、洋河水库、白洋淀和衡水湖水质良好。

此外,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比2022年上升6.5个百分点。秦皇岛市、唐山市辖区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和夜间平均达标率下降

2023年,全省11个设区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4.2分贝,比2022年上升1分贝,各市均为较好;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46.7分贝,邯郸、承德和沧州市夜间为较好,其他市为一般。

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和夜间平均达标率分别为93.7%和87.1%,与 2022年同比,昼间下降 3.3个百分点夜间下降8个百分点。

  全省生态系统越来越好,发现疑似新种6种,新记录物种百余种

2023年以来,全省生态质量指数(EQ1)为57.6,生态质量为二类,比 2022 年减少 0.72,基本稳定。11个设区市中承德、秦皇岛、张家口、保定市生态质量为二类,石家庄、唐山、邢台、衡水、沧州、邯郸和廊坊市为三类。全省167 个县(市、区)生态质量指数分布在24.96~74.06之间,包含五个生态质量类型,其中生态质量为一类或二类的有 49 个,占全省总面积的57.05%,比 2022 年下降1.14 个百分点。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孙倩介绍到,2023年全省完成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和雄安新区等地72个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年累计调查样线/样点/样方数量共计7432条(个),拍摄生态系统和各类物种照片10万余张,收集昆虫、大型真菌等标本1.2万余份,发现疑似新种6种,发现新记录物种百余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全球60%左右的世界级濒危候鸟遗鸥在康巴诺尔湿地栖息繁殖,衡水湖、白洋淀野生鸟类分别增至334种、279种。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姚瑶 实习记者张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