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播报

燕赵都市报:华北平原的明珠重放异彩 生态环境部点赞白洋淀

发布日期:2022-09-16 17:02 信息来源:燕赵都市报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9.16第5版头条

 

这是在白洋淀淀区拍摄的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混群(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是在白洋淀淀区拍摄的荷花(7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淀区景色(7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黄润秋部长介绍,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水质过去长期是劣V类,雄安新区设立以后,河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2021年,白洋淀淀区以及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实现了从劣V类到Ⅲ类的跨越性突破。黄润秋部长向大家展示了一张白洋淀风景图并介绍,不管是水质也好,湖岸的生态景观也好,白洋淀成为一道人水和谐的亮丽风景线。白洋淀里多年没有见到的鳑鲏鱼等一些土著鱼类也在逐渐得到恢复,野生鸟类增加到237种,鱼虾成群、水鸟翔集的生态美景再次显现,华北平原的明珠重放异彩。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它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出“绝不让一滴污水排入白洋淀”“2021年底实现Ⅲ类水”等目标,为高标准推进白洋淀修复保护提供了坚强保障。

紧紧围绕白洋淀流域Ⅲ类水目标,河北省统筹实施了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淀区内源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河道整治、生态补水等九大类66项治理工程,以最强举措力促白洋淀水质实现跨越式提升,2021年白洋淀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水质达到良好,同比好转一个类别。

2021年,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为1988年白洋淀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实现跨越性突破,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2022年1月至8月,淀区整体水质保持Ⅲ类并持续改善。

夏日的白洋淀碧波荡漾,荷红苇绿。辽阔的水面上,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头潜鸭幼鸟,跟随“父母”在芦苇丛中穿梭。这意味着,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将白洋淀作为了繁殖地。青头潜鸭落户,是白洋淀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明。

白洋淀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持续增加,由新区成立前的206种,增加至现在的23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越来越多的鸟类在白洋淀安家。

为了更好让鸟类“留下来”,白洋淀划定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9382亩绝对控制区和相对保护区,实施全封控管理,还新建多处湿地公园、口袋公园,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植被为不同习性的野生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条件。

华北明珠重绽光彩,一幅天蓝地绿的生态画卷在雄安徐徐铺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媒体播报


9.16第5版头条

 

这是在白洋淀淀区拍摄的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混群(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是在白洋淀淀区拍摄的荷花(7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淀区景色(7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黄润秋部长介绍,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水质过去长期是劣V类,雄安新区设立以后,河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2021年,白洋淀淀区以及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实现了从劣V类到Ⅲ类的跨越性突破。黄润秋部长向大家展示了一张白洋淀风景图并介绍,不管是水质也好,湖岸的生态景观也好,白洋淀成为一道人水和谐的亮丽风景线。白洋淀里多年没有见到的鳑鲏鱼等一些土著鱼类也在逐渐得到恢复,野生鸟类增加到237种,鱼虾成群、水鸟翔集的生态美景再次显现,华北平原的明珠重放异彩。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它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出“绝不让一滴污水排入白洋淀”“2021年底实现Ⅲ类水”等目标,为高标准推进白洋淀修复保护提供了坚强保障。

紧紧围绕白洋淀流域Ⅲ类水目标,河北省统筹实施了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淀区内源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河道整治、生态补水等九大类66项治理工程,以最强举措力促白洋淀水质实现跨越式提升,2021年白洋淀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水质达到良好,同比好转一个类别。

2021年,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为1988年白洋淀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实现跨越性突破,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2022年1月至8月,淀区整体水质保持Ⅲ类并持续改善。

夏日的白洋淀碧波荡漾,荷红苇绿。辽阔的水面上,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头潜鸭幼鸟,跟随“父母”在芦苇丛中穿梭。这意味着,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将白洋淀作为了繁殖地。青头潜鸭落户,是白洋淀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明。

白洋淀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持续增加,由新区成立前的206种,增加至现在的23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越来越多的鸟类在白洋淀安家。

为了更好让鸟类“留下来”,白洋淀划定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9382亩绝对控制区和相对保护区,实施全封控管理,还新建多处湿地公园、口袋公园,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植被为不同习性的野生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条件。

华北明珠重绽光彩,一幅天蓝地绿的生态画卷在雄安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