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县芦家营乡小英图村设立公益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 贫困户不是坐在家中就能领上扶贫款,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薪酬,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现象。
本报记者 魏民 通讯员 韩建国 赵东升 张艳龙
村中“三大员”
在康保县芦家营乡小英图村, 人们把村里的护林员、保洁员和安全员称为 “三大员”。
小英图村为深度贫困村,辖一个自然村, 即闫钦满村。小英图村有364户860人,其中贫困户102户175人。2018年小英图村59户99人实现脱贫。2019年,闫钦满村的43户76人脱贫,这一年,整村实现脱贫出列。
能当上村中的“三大员”,村民马贵喜挺自豪的,他今年68岁,是村里的贫困户。 他是一名护林员,小英图村有林地面积2047亩, 分为大大小小6块林地。 平时他的任务就是在林地里巡防,不让牛羊等牲畜进入林地啃噬草木。每天要巡视六七个小时,走上二三十里路。
林地里生长着杨树、榆树、松树以及柠条等,其中松树、柠条易燃。 尤其到了清明节,防火成了重中之重。 马贵喜和其他护林员早早守候在林地周围,告诫村民不要在林地里烧纸。
村民岳战成今年65岁,是村里的保洁员。全村的保洁员分成7个小组, 每小组5人,农忙时,各小组人员可以互相调剂。每天清扫村中街道二三小时。
安全员张战春今年 76岁, 患股骨头坏死已20多年了, 走路时总是拄着根拐杖。早晨起来,他拄上拐杖在村里巡防,他在前街居住,后街来了收羊的商贩, 他拄上拐杖,从前街赶往后街上前询问。前一段时间,村里来了收粮的车辆,他赶紧上前询问来村子里干啥? 还把车牌号记录下来。
流动的风景
庞进忠,小英图村党支部书记。 他介绍,并不是每一位村民都能成为“三大员”,村中“三大员”上岗前,都要经过村民代表的推选。
他说,过去村里有7名安全员,现增加到10名。今年村内修路、硬化街巷等施工地点多, 有七八支施工队同时施工,安全员要让老人和孩子远离施工现场,避免事故发生。
村内有58名保洁员,负责村中道路的清扫,以及清理村民的垃圾。省环保厅在村里扶贫,今年4月,扶贫工作队投资30万元购置了大型推土机、拖拉机、垃圾清扫车、垃圾箱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设备。过去村民乱扔垃圾,工作队在村里投放了60个垃圾箱,村民每天将产生的垃圾装进塑料袋内, 然后扔到垃圾箱里,保洁员再将垃圾箱内的垃圾清理掉。
在村里, 村民除种地外,还养殖牛羊等牲畜, 以往牲畜粪便随处堆, 如今保洁员开上推土机, 将村民养殖场的猪粪、 羊粪等运到地里充作肥料。 村民将牛粪晾晒后作柴烧, 保洁员用铲车将牛粪运到指定地点。 “农村的环境卫生, 最终要做到垃圾村收集、 乡转运、 县处理。”庞进忠介绍。
另外,村里原有8个护林员,现增至11名。
实际上, “三大员” 是小英图村设置的公益岗位,这些工作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 在村内 “三大员” 中贫困户占到80%, “三大员”中年龄小的50多岁, 年龄大的七八十岁。
村里为“三大员”统一配置服装, 上岗时都要统一着装,袖章上标着“安全员”、“保洁员”等字样。由于服装艳丽,“三大员”在村中工作时,犹如一道流动的风景。
村庄不再沉寂
小英图村处在康保县与内蒙古化德县交界处,位于相对偏远的丘陵地区,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村民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不足,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低产出状态。 村民主要种植小麦、莜麦、马铃薯和胡麻。
孙京敏,省环保厅驻小英图村工作队队长。 他介绍,工作队进驻该村后,通过产业就业扶持实现村民稳定增收。
马铃薯一直是村里的优势产业,工作队投资300万元建成年储存2400吨的马铃薯储藏窖,今秋村里就可以收购并储存马铃薯了。工作队还打算购置地磅、 货物输送设备等,为建设小英图村马铃薯交易中心夯实基础。
孙京敏发现,村民将吃不了的马铃薯做成粉条, 只是自己吃, 没有销售过。 工作队投资建设了马铃薯粉条加工车间, 建设标准化厂房,购置现代化加工设备。 他介绍说: “车间生产干粉条,100斤马铃薯可生产18斤淀粉, 1斤淀粉可加工1斤粉条, 生产车间每小时加工粉条600公斤, 能够安排1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每斤粉条卖到8元至10元。 ”
村里有天然的养殖条件,工作队从廊坊市引进一家企业,建设种猪繁育基地,开展生猪代养项目,可带动上百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一位村民最多可养殖一千头猪,每头猪给村民100元至150元代养费,由企业提供猪苗、饲料、防疫等。 ”孙京敏告诉说。
村内有一家传统豆腐加工作坊,已延续了40多年。工作队投资新建了一个现代化豆腐加工坊, 作为村集体收入。 3至5户贫困户可在豆腐坊内打工, 保留了传统手工艺。
村里还建设了2个装机容量为3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 去年6月底并网发电。“村里有了产业,就有了收入,将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公益岗位上, 解决了贫困户就业,也促进了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山村从此不再沉寂。 ”孙京敏认为。
变“输血”为“造血”
小英图村公益岗位都有薪酬,其中护林员月工资300元、 保洁员月工资300元、安全员月工资200元。
过去扶贫都是上级提供资金, 贫困户将钱一分就算完事, 现在扶贫变 “输血”为 “造血”, 用资金扶持和发展村中产业, 通过产业收入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 贫困户并不是坐在家中就能拿上扶贫资金, 而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报酬, 且干多分多, 干少分少, 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现象。
“坐着哪能有钱挣?”村民马贵喜说。“只要身体能动,就多少干一点,这样对身体健康也有利。 ”岳战成认为。
如今,小英图村改变了容颜。过去村内住户的院墙多为土坯,破烂不堪,一些村民的住房尚未达到安全住房标准。村里加快了异地搬迁工程,在小英图村委会西侧建设新民居,安置闫钦满村33户69名村民,现在新民居正在加紧建设。 新民居为平房,一人分配25平方米,室内有上下水、卫生间、暖气,灶台等。从闫钦满自然村到小英图行政村路程有3里,村民还可以回旧村种地。
工作队还建设了村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以前村内街道多为土路或简易硬化路面, 工作队对11条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对具备改造条件的农户实施厕所改造,安装坐便器,建设水冲厕所……
“如今,小英图村变样了,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村民们纷纷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不再等靠要小英图村贫困户优先获得公益岗
来源:人事与离退休干部处(党组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时间:2018-09-25
康保县芦家营乡小英图村设立公益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 贫困户不是坐在家中就能领上扶贫款,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薪酬,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现象。
本报记者 魏民 通讯员 韩建国 赵东升 张艳龙
村中“三大员”
在康保县芦家营乡小英图村, 人们把村里的护林员、保洁员和安全员称为 “三大员”。
小英图村为深度贫困村,辖一个自然村, 即闫钦满村。小英图村有364户860人,其中贫困户102户175人。2018年小英图村59户99人实现脱贫。2019年,闫钦满村的43户76人脱贫,这一年,整村实现脱贫出列。
能当上村中的“三大员”,村民马贵喜挺自豪的,他今年68岁,是村里的贫困户。 他是一名护林员,小英图村有林地面积2047亩, 分为大大小小6块林地。 平时他的任务就是在林地里巡防,不让牛羊等牲畜进入林地啃噬草木。每天要巡视六七个小时,走上二三十里路。
林地里生长着杨树、榆树、松树以及柠条等,其中松树、柠条易燃。 尤其到了清明节,防火成了重中之重。 马贵喜和其他护林员早早守候在林地周围,告诫村民不要在林地里烧纸。
村民岳战成今年65岁,是村里的保洁员。全村的保洁员分成7个小组, 每小组5人,农忙时,各小组人员可以互相调剂。每天清扫村中街道二三小时。
安全员张战春今年 76岁, 患股骨头坏死已20多年了, 走路时总是拄着根拐杖。早晨起来,他拄上拐杖在村里巡防,他在前街居住,后街来了收羊的商贩, 他拄上拐杖,从前街赶往后街上前询问。前一段时间,村里来了收粮的车辆,他赶紧上前询问来村子里干啥? 还把车牌号记录下来。
流动的风景
庞进忠,小英图村党支部书记。 他介绍,并不是每一位村民都能成为“三大员”,村中“三大员”上岗前,都要经过村民代表的推选。
他说,过去村里有7名安全员,现增加到10名。今年村内修路、硬化街巷等施工地点多, 有七八支施工队同时施工,安全员要让老人和孩子远离施工现场,避免事故发生。
村内有58名保洁员,负责村中道路的清扫,以及清理村民的垃圾。省环保厅在村里扶贫,今年4月,扶贫工作队投资30万元购置了大型推土机、拖拉机、垃圾清扫车、垃圾箱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设备。过去村民乱扔垃圾,工作队在村里投放了60个垃圾箱,村民每天将产生的垃圾装进塑料袋内, 然后扔到垃圾箱里,保洁员再将垃圾箱内的垃圾清理掉。
在村里, 村民除种地外,还养殖牛羊等牲畜, 以往牲畜粪便随处堆, 如今保洁员开上推土机, 将村民养殖场的猪粪、 羊粪等运到地里充作肥料。 村民将牛粪晾晒后作柴烧, 保洁员用铲车将牛粪运到指定地点。 “农村的环境卫生, 最终要做到垃圾村收集、 乡转运、 县处理。”庞进忠介绍。
另外,村里原有8个护林员,现增至11名。
实际上, “三大员” 是小英图村设置的公益岗位,这些工作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 在村内 “三大员” 中贫困户占到80%, “三大员”中年龄小的50多岁, 年龄大的七八十岁。
村里为“三大员”统一配置服装, 上岗时都要统一着装,袖章上标着“安全员”、“保洁员”等字样。由于服装艳丽,“三大员”在村中工作时,犹如一道流动的风景。
村庄不再沉寂
小英图村处在康保县与内蒙古化德县交界处,位于相对偏远的丘陵地区,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村民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不足,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低产出状态。 村民主要种植小麦、莜麦、马铃薯和胡麻。
孙京敏,省环保厅驻小英图村工作队队长。 他介绍,工作队进驻该村后,通过产业就业扶持实现村民稳定增收。
马铃薯一直是村里的优势产业,工作队投资300万元建成年储存2400吨的马铃薯储藏窖,今秋村里就可以收购并储存马铃薯了。工作队还打算购置地磅、 货物输送设备等,为建设小英图村马铃薯交易中心夯实基础。
孙京敏发现,村民将吃不了的马铃薯做成粉条, 只是自己吃, 没有销售过。 工作队投资建设了马铃薯粉条加工车间, 建设标准化厂房,购置现代化加工设备。 他介绍说: “车间生产干粉条,100斤马铃薯可生产18斤淀粉, 1斤淀粉可加工1斤粉条, 生产车间每小时加工粉条600公斤, 能够安排1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每斤粉条卖到8元至10元。 ”
村里有天然的养殖条件,工作队从廊坊市引进一家企业,建设种猪繁育基地,开展生猪代养项目,可带动上百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一位村民最多可养殖一千头猪,每头猪给村民100元至150元代养费,由企业提供猪苗、饲料、防疫等。 ”孙京敏告诉说。
村内有一家传统豆腐加工作坊,已延续了40多年。工作队投资新建了一个现代化豆腐加工坊, 作为村集体收入。 3至5户贫困户可在豆腐坊内打工, 保留了传统手工艺。
村里还建设了2个装机容量为3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 去年6月底并网发电。“村里有了产业,就有了收入,将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公益岗位上, 解决了贫困户就业,也促进了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山村从此不再沉寂。 ”孙京敏认为。
变“输血”为“造血”
小英图村公益岗位都有薪酬,其中护林员月工资300元、 保洁员月工资300元、安全员月工资200元。
过去扶贫都是上级提供资金, 贫困户将钱一分就算完事, 现在扶贫变 “输血”为 “造血”, 用资金扶持和发展村中产业, 通过产业收入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 贫困户并不是坐在家中就能拿上扶贫资金, 而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报酬, 且干多分多, 干少分少, 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现象。
“坐着哪能有钱挣?”村民马贵喜说。“只要身体能动,就多少干一点,这样对身体健康也有利。 ”岳战成认为。
如今,小英图村改变了容颜。过去村内住户的院墙多为土坯,破烂不堪,一些村民的住房尚未达到安全住房标准。村里加快了异地搬迁工程,在小英图村委会西侧建设新民居,安置闫钦满村33户69名村民,现在新民居正在加紧建设。 新民居为平房,一人分配25平方米,室内有上下水、卫生间、暖气,灶台等。从闫钦满自然村到小英图行政村路程有3里,村民还可以回旧村种地。
工作队还建设了村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以前村内街道多为土路或简易硬化路面, 工作队对11条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对具备改造条件的农户实施厕所改造,安装坐便器,建设水冲厕所……
“如今,小英图村变样了,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村民们纷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