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省厅动态

超前谋划 稳步推进 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衡水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18-08-09 10:59 信息来源:第五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2018年上半年衡水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27,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第五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7年同期变化率为-24.73%,在全省11个设区市和生态环境部通报的16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均排第一位。按照《河北省城市及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试行)》规定,201836月份衡水市已连续四个月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并列排倒数第14位;自20179月份至今10个月中9个月份退出倒排前十,其中20184月、5月、6月份衡水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优势不断扩大,空气环境质量“退后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党委政府重视,层层传导压力 

  衡水市把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作为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明确了由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市、县环境保护工作,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重视程度和督导协调力度较大。市委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会议,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亲自安排,亲自督导,多次批示。市长坚持每周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题会议,采取现场观摩和集中会议部署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一主题,先进发言,后进表态,以问题为导向,直接解决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和按时完成。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政府为责任主体,超前谋划、重点解决当地大气环境监管中存在的盲区死角,全面推进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下延,有效地解决了生态环境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饶阳县生态环境指挥中心建成投运并发挥效用,县委书记、县长重调度、出实招,上半年县域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全省169个县市区排名第六位。 

  二、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治霾合力 

  衡水市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形成了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新格局。衡水市政府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六项制度》,市直部门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制定了符合实际、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推进、监督各县市区工作开展和措施落实。各县(市、区)同步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将大气治理任务要求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基层乡镇,落实到行政村。一是坚持统筹谋划,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围绕空气质量“退后十”中心目标,从燃煤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城乡增绿扩容、健全机制和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出台了27个专项实施方案,并牵头推进落实。二是部门协调联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市大气办牵头抓总,市直相关部门各负自责,通过专题调度、现场督查、定期要账等方式,各自推进牵头工作,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如衡水市市直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断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公安部门推进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降低物流成本,不断提高老旧车辆淘汰质量;交通部门加强重型柴油货车管理,环保部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和用车大户入户抽查;商务部门强化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运行监管;质监部门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开展道路机动车尾气路检路查;公安、交通、环保频繁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路查,查处了一大批尾气超标排放车辆。三是针对PM10浓度高的问题,靶向治理,合力攻坚。2018124日,衡水市借鉴南京市、上海市扬尘治理成功经验,重新部署市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行动,各牵头部门对照工作任务,积极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建立工作台账和监督检查机制,对不按要求落实抑尘措施的,实行一票否决制。针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大气污染问题,衡水市出台了禁限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计划全域全时段禁限放烟花爆竹。公安部门牵头,环保、城管等部门均配合当地政府主动开展工作。 

   三、精准超前谋划,治理成效显著 

   衡水市以“退后十”为刚性要求,统领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协同推进“1+8+6”方案,即,一个总体目标、八项攻坚行动、六项保障措施,促进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是开展清洁取暖行动。继续推进25.9万户“气代煤”和1.5万户“电代煤”工程,现已完成8.77万户,完成率34.1%。不断强化散煤管控,已实现全域散煤经营网点清零。二是开展电厂深度治理及锅炉提标行动。2016年,衡水市比全省其他市提前一年实现域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2017年,衡水市比全省其他市提前一年实现域内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2018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对煤电机组烟气湿烟羽进行深度治理和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高新区电厂汽源利用扩展工程替代了燃气锅炉16192蒸吨,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无烟囱开发区。三是开展VOCs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了13家工业企业、7家污水处理厂恶臭异味源综合整治,正对玻璃钢、橡胶、化工等涉VOCs行业“一厂一策”治理。衡水高新区建成了全省首个县级智慧环保监管平台,VOCs在线监控设备33台,新上VOCs预警预报设备224台,涵盖了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移动执法、风险监控预警等功能。四是开展工业企业达标行动。对全市化工等九个重点行业实行“一厂一策”治理,全市9家火电、水泥企业已完成改造7家。选取了枣强县作为试点,全县265家企业全面开展治污设施分表记电改造,已完成170家。五是开展清洁降尘行动。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裸露地面、料堆料场、渣土运输明确了18条治理措施,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和监控设施,实行“一票停工制”。市区道路清扫保洁范围扩大一倍,市区周边的桃城区郑家河沿镇等14个乡镇实行同城化保洁管理,深化裸露土地整治。六是开展控车减油行动。2016年,衡水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取暖季市内公交车免费乘坐政策,2017年同比延长30天并将范围扩大至冀州区、故城县;将安平县作为公交优先发展试点县,县内所有公交车辆改为新能源汽车;市区实行货运车辆限行,重点路段设立“机动车低排放区”,在国道安装两套冒黑烟抓拍设备,对超标排放机动车进行全面管控。七是开展面源治理行动。在全省率先建成了覆盖全市域的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和红外线报警系统,秸秆禁烧得到有效监管。2017年以来,衡水市大力度整治“散乱污”企业5018家,桃城小橡胶、冀州小暖气片、枣强小皮毛、武邑小家具、武强小化工、安平小丝网、故城小铸造等“散乱污”集群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八是开展科技治霾行动。建立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周例会调度机制和重污染天气每日会商制度,市委市政府定时调度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工作,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污染过程。将空气质量监测网、污染源自动监控网、决策分析系统、监管交办系统组建成“两网两系统”智慧平台,打造成“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监管模式,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长效化、智能化管理。 

  四、创新制度建设,强化考核问责 

  衡水市制定了《衡水市县市区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试行)》《衡水市乡镇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通报问责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严格的奖惩政策,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逐项落实20184月份开始,每月对全市13个县(市、区)和118个乡镇(街道办)的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实施考核问责。从20175月至今,衡水市对环保部强化督查和第五环境监察专员办督察交办、媒体关注和群众信访、省环境执法检查交办的953个问题、110条问题线索落实问责261人,其中处级干部3人,乡科级干部97人,直接给予党政纪处分112人。衡水市借鉴环境保护约谈方式,市委书记对5个相关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进行了约谈,市长对8个乡镇党政“一把手”进行了约谈,给当地政府及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敲响了警钟,达到了“约谈一个,警醒一片”的目的。问责和约谈就像一剂猛药,激发了党员干部带领社会各界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内生动力,为衡水空气质量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铁腕惩治污染,保持高压态势 

  衡水市持续开展系列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执法专项行动,不断加强部门执法联动,强化司法监督,从严打击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市直相关部门构建了联合监管平台,形成联合检查、联合处理、联合问责的环境检查合力。坚持以专项联合检查为主线,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以联合办案、联席会议、案件移送等方式联手打击不法排污企业,确保查处到位、整改到位,不留死角。衡水市环保系统借助环保垂改契机,整合市县两级环保执法力量,采取混合编组、异地交叉执法、明查暗访等各种方式,持续开展了工业企业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督查等多个执法专项行动。市环保局统筹市、县两级环境执法力量,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问题,动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常态化开展涉气环境执法检查,严查重处涉气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各类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2017年仅安平县就对225起涉气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累计处罚金额8450万元。 

   衡水市突出问题引领和目标导向,开展靶向施治,科学制定大气污染治理三年作战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空气质量“年年有变化,三年大见效”,有望提前完成“保底线、退后十”的阶段性目标任务。衡水市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他们能清醒地认识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正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敢于担当的勇气、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厅动态

  2018年上半年衡水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27,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第五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7年同期变化率为-24.73%,在全省11个设区市和生态环境部通报的16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均排第一位。按照《河北省城市及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试行)》规定,201836月份衡水市已连续四个月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并列排倒数第14位;自20179月份至今10个月中9个月份退出倒排前十,其中20184月、5月、6月份衡水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优势不断扩大,空气环境质量“退后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党委政府重视,层层传导压力 

  衡水市把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作为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明确了由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市、县环境保护工作,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重视程度和督导协调力度较大。市委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会议,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亲自安排,亲自督导,多次批示。市长坚持每周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题会议,采取现场观摩和集中会议部署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一主题,先进发言,后进表态,以问题为导向,直接解决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和按时完成。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政府为责任主体,超前谋划、重点解决当地大气环境监管中存在的盲区死角,全面推进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下延,有效地解决了生态环境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饶阳县生态环境指挥中心建成投运并发挥效用,县委书记、县长重调度、出实招,上半年县域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全省169个县市区排名第六位。 

  二、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治霾合力 

  衡水市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形成了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新格局。衡水市政府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六项制度》,市直部门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制定了符合实际、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推进、监督各县市区工作开展和措施落实。各县(市、区)同步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将大气治理任务要求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基层乡镇,落实到行政村。一是坚持统筹谋划,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围绕空气质量“退后十”中心目标,从燃煤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城乡增绿扩容、健全机制和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出台了27个专项实施方案,并牵头推进落实。二是部门协调联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市大气办牵头抓总,市直相关部门各负自责,通过专题调度、现场督查、定期要账等方式,各自推进牵头工作,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如衡水市市直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断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公安部门推进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降低物流成本,不断提高老旧车辆淘汰质量;交通部门加强重型柴油货车管理,环保部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和用车大户入户抽查;商务部门强化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运行监管;质监部门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开展道路机动车尾气路检路查;公安、交通、环保频繁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路查,查处了一大批尾气超标排放车辆。三是针对PM10浓度高的问题,靶向治理,合力攻坚。2018124日,衡水市借鉴南京市、上海市扬尘治理成功经验,重新部署市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行动,各牵头部门对照工作任务,积极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建立工作台账和监督检查机制,对不按要求落实抑尘措施的,实行一票否决制。针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大气污染问题,衡水市出台了禁限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计划全域全时段禁限放烟花爆竹。公安部门牵头,环保、城管等部门均配合当地政府主动开展工作。 

   三、精准超前谋划,治理成效显著 

   衡水市以“退后十”为刚性要求,统领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协同推进“1+8+6”方案,即,一个总体目标、八项攻坚行动、六项保障措施,促进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是开展清洁取暖行动。继续推进25.9万户“气代煤”和1.5万户“电代煤”工程,现已完成8.77万户,完成率34.1%。不断强化散煤管控,已实现全域散煤经营网点清零。二是开展电厂深度治理及锅炉提标行动。2016年,衡水市比全省其他市提前一年实现域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2017年,衡水市比全省其他市提前一年实现域内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2018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对煤电机组烟气湿烟羽进行深度治理和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高新区电厂汽源利用扩展工程替代了燃气锅炉16192蒸吨,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无烟囱开发区。三是开展VOCs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了13家工业企业、7家污水处理厂恶臭异味源综合整治,正对玻璃钢、橡胶、化工等涉VOCs行业“一厂一策”治理。衡水高新区建成了全省首个县级智慧环保监管平台,VOCs在线监控设备33台,新上VOCs预警预报设备224台,涵盖了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移动执法、风险监控预警等功能。四是开展工业企业达标行动。对全市化工等九个重点行业实行“一厂一策”治理,全市9家火电、水泥企业已完成改造7家。选取了枣强县作为试点,全县265家企业全面开展治污设施分表记电改造,已完成170家。五是开展清洁降尘行动。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裸露地面、料堆料场、渣土运输明确了18条治理措施,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和监控设施,实行“一票停工制”。市区道路清扫保洁范围扩大一倍,市区周边的桃城区郑家河沿镇等14个乡镇实行同城化保洁管理,深化裸露土地整治。六是开展控车减油行动。2016年,衡水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取暖季市内公交车免费乘坐政策,2017年同比延长30天并将范围扩大至冀州区、故城县;将安平县作为公交优先发展试点县,县内所有公交车辆改为新能源汽车;市区实行货运车辆限行,重点路段设立“机动车低排放区”,在国道安装两套冒黑烟抓拍设备,对超标排放机动车进行全面管控。七是开展面源治理行动。在全省率先建成了覆盖全市域的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和红外线报警系统,秸秆禁烧得到有效监管。2017年以来,衡水市大力度整治“散乱污”企业5018家,桃城小橡胶、冀州小暖气片、枣强小皮毛、武邑小家具、武强小化工、安平小丝网、故城小铸造等“散乱污”集群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八是开展科技治霾行动。建立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周例会调度机制和重污染天气每日会商制度,市委市政府定时调度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工作,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污染过程。将空气质量监测网、污染源自动监控网、决策分析系统、监管交办系统组建成“两网两系统”智慧平台,打造成“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监管模式,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长效化、智能化管理。 

  四、创新制度建设,强化考核问责 

  衡水市制定了《衡水市县市区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试行)》《衡水市乡镇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通报问责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严格的奖惩政策,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逐项落实20184月份开始,每月对全市13个县(市、区)和118个乡镇(街道办)的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实施考核问责。从20175月至今,衡水市对环保部强化督查和第五环境监察专员办督察交办、媒体关注和群众信访、省环境执法检查交办的953个问题、110条问题线索落实问责261人,其中处级干部3人,乡科级干部97人,直接给予党政纪处分112人。衡水市借鉴环境保护约谈方式,市委书记对5个相关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进行了约谈,市长对8个乡镇党政“一把手”进行了约谈,给当地政府及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敲响了警钟,达到了“约谈一个,警醒一片”的目的。问责和约谈就像一剂猛药,激发了党员干部带领社会各界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内生动力,为衡水空气质量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铁腕惩治污染,保持高压态势 

  衡水市持续开展系列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执法专项行动,不断加强部门执法联动,强化司法监督,从严打击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市直相关部门构建了联合监管平台,形成联合检查、联合处理、联合问责的环境检查合力。坚持以专项联合检查为主线,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以联合办案、联席会议、案件移送等方式联手打击不法排污企业,确保查处到位、整改到位,不留死角。衡水市环保系统借助环保垂改契机,整合市县两级环保执法力量,采取混合编组、异地交叉执法、明查暗访等各种方式,持续开展了工业企业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督查等多个执法专项行动。市环保局统筹市、县两级环境执法力量,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问题,动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常态化开展涉气环境执法检查,严查重处涉气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各类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2017年仅安平县就对225起涉气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累计处罚金额8450万元。 

   衡水市突出问题引领和目标导向,开展靶向施治,科学制定大气污染治理三年作战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空气质量“年年有变化,三年大见效”,有望提前完成“保底线、退后十”的阶段性目标任务。衡水市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他们能清醒地认识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正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敢于担当的勇气、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