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基层风采

把排放减下来 把污染管控住——石家庄全力推进治气攻坚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发布日期:2022-01-10 12:36 信息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把排放减下来 把污染管控住——石家庄全力推进治气攻坚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蔚蓝的天空,金色的斜阳,绚烂的“排骨云”……2021年12月7日下午,石家庄人的朋友圈被“排骨状”白云刷屏,网友纷纷调侃“好壮观,满天排骨看馋了”。

当日,石家庄市收获一个优良天。

“以往秋冬季正是石家庄市重污染天气易发频发时段,随着近年来的治理,污染天数明显减少了,像这样的优良天正在变得寻常。”市民王汝春老人说。王汝春老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多年来坚持用照片记录石家庄蓝天的变化。

进入秋冬季以来,石家庄市围绕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重点城市排名“后十位”这一目标,坚持用最严格的措施、最精准的管控、最铁腕的执法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全力以赴抓执行、抓落实,推动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执行严格措施 重点行业提高排放标准

“要全力以赴把治污减排各项措施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落实到位,把排放减下来,把污染管控住。”2021年11月30日晚,在石家庄市召开的空气质量“退后十”攻坚大会上,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宇骏的讲话掷地有声。

“石家庄地处太行山东麓,西南至西北区域群山环抱,其地理位置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尤其是秋冬季气象条件不给力,容易形成污染。”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春迎向记者解释,这也意味着,石家庄市要改善秋冬季大气环境质量,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围绕“把排放减下来”这一目标,2021年10月15日,石家庄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执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要求的通知》,决定对钢铁、水泥、陶瓷、有机化工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执行排放特别要求。

通过对比发现,新的排放要求明显提高了。以钢铁行业为例,石家庄市要求钢铁企业烧结机头工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为5毫克/立方米、15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这比河北省《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中的排放限值10、35、50毫克/立方米,再次收严了50%、57%、30%。

同时,石家庄市明确提出,将这一排放特别要求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由行政审批部门及时变更相关企业排污许可证,按照特别排放要求进行排污许可管理。

抓大不放小,在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减排的同时,石家庄市还对城市扬尘污染、露天焚烧、餐饮油烟、异味污染等开展专项治理。

减少渣土车遗撒和尾气污染,石家庄市首次采用无噪声、零排放的新能源渣土车队清运建筑垃圾。

坚决治理异味污染,石家庄市充分运用VOCs 走航监测车,对重点区域开展监测分析,“揪出”污染源头。

严防露天焚烧,石家庄市利用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实行全天候监控,第一时间处理污染事件、第一时间查处违法行为。

解决群众身边环境小事,石家庄市完善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办法,组织研发“卫蓝天随手拍”网络举报平台,上线4个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332个,213名举报人受到奖励。

实施精准管控 全方位织密监管网络

在全面深入推进减排措施的同时,围绕“把污染管控住”,石家庄市通过改革体制机制织密监管网络,通过智慧环保实施精准靶向管控,确保减排措施落实到位。

2021年8月份以来,石家庄市对各分局局长全部进行了交流调整。按照《石家庄市生态环境系统派出分局局长异地任职交流实施办法(试行)》,石家庄市生态环境系统派出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应当异地交流任职,新提拔担任派出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实行异地任职,原则上3年进行交流。与此同时,石家庄市还首次对派出分局执法岗位人员负责地域和分工全部进行了调整。

提升监管效能,石家庄市相继出台了《网格化监管“1+4”问责机制(试行)》《污染源自动监控第三方运维单位监督制约机制(试行)》《环境违法典型案件曝光工作机制》等文件,全方位加大环境监管的密度、力度、广度、深度,为石家庄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强劲动力。

在压实监管责任的同时,日前,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实施大气污染管控确保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要根据企业、项目实际,开展差异化精准管控,避免“一刀切”“切一刀”等简单操作。在重污染应急响应等重点时段,动态调整管控措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确保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有力。

事实上,科学精准应对污染天气过程是石家庄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重中之重。

王春迎介绍说,“在污染天气应对中,石家庄市充分利用各类在线监测数据,精准发现‘病灶’以及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开展‘点穴式’执法,既提高了监管效能,又减少了对依法生产、依规排污企业的打扰。”

说话间,王春迎拿出厚厚一沓监测数据,“进入秋冬季以来,石家庄市共经历了6次污染天气过程。因为实施了精准管控,今年的应对效果比较明显。主要有3个特点,污染峰值明显降低了,污染过程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污染影响范围明显小了,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山前区域。”

落实铁腕执法 公安、生态环境部门联手惩治违法行为

11月16日凌晨,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联合执法专班成员刘津涛和同事在赵县范庄镇检查时,发现了一起露天土法炼锌环境违法案件。

在取缔关停这一违法小作坊的同时,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侦办。石家庄市公安机关依法对案件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对6名嫌疑人立案调查。

这是石家庄市公安、生态环境部门联手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的一个缩影。

“2021年10月份以来,石家庄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成立公安环保联合执法专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刘津涛介绍说,此次专项行动持续到年底,执法专班共计出动200个检查组,实行日查夜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开展工作,全面建立协作机制,严厉打击涉气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失职失责人员严肃问责,对典型违法案例实行通报机制。

据了解2021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石家庄市公安环保联合执法专班共查处问题682个,移交生态环境部门立案调查119个,移交当地政府处理305个,移交公安机关166个;根据线索,公安行政拘留17人,行政警告42人,行政处罚26人。

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的同时,石家庄市生态环境系统还统筹全市执法力量,开展空气质量“退后十”执法攻坚行动。

“10月份以来,我们从市县两级抽调258名执法骨干,组成11个攻坚执法组和19个夜间交叉执法组,持续开展交叉执法、错时执法。”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执法攻坚行动中,已建立包联分工和常态化夜查机制,以白天严管、晚上严查的方式,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一系列攻坚举措的落实,推动石家庄市大气环境质量实现了持续改善。2021年,石家庄市优良天数240天,同比2020年增加35天,圆满实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基层风采

把排放减下来 把污染管控住——石家庄全力推进治气攻坚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蔚蓝的天空,金色的斜阳,绚烂的“排骨云”……2021年12月7日下午,石家庄人的朋友圈被“排骨状”白云刷屏,网友纷纷调侃“好壮观,满天排骨看馋了”。

当日,石家庄市收获一个优良天。

“以往秋冬季正是石家庄市重污染天气易发频发时段,随着近年来的治理,污染天数明显减少了,像这样的优良天正在变得寻常。”市民王汝春老人说。王汝春老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多年来坚持用照片记录石家庄蓝天的变化。

进入秋冬季以来,石家庄市围绕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重点城市排名“后十位”这一目标,坚持用最严格的措施、最精准的管控、最铁腕的执法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全力以赴抓执行、抓落实,推动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执行严格措施 重点行业提高排放标准

“要全力以赴把治污减排各项措施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落实到位,把排放减下来,把污染管控住。”2021年11月30日晚,在石家庄市召开的空气质量“退后十”攻坚大会上,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宇骏的讲话掷地有声。

“石家庄地处太行山东麓,西南至西北区域群山环抱,其地理位置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尤其是秋冬季气象条件不给力,容易形成污染。”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春迎向记者解释,这也意味着,石家庄市要改善秋冬季大气环境质量,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围绕“把排放减下来”这一目标,2021年10月15日,石家庄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执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要求的通知》,决定对钢铁、水泥、陶瓷、有机化工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执行排放特别要求。

通过对比发现,新的排放要求明显提高了。以钢铁行业为例,石家庄市要求钢铁企业烧结机头工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为5毫克/立方米、15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这比河北省《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中的排放限值10、35、50毫克/立方米,再次收严了50%、57%、30%。

同时,石家庄市明确提出,将这一排放特别要求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由行政审批部门及时变更相关企业排污许可证,按照特别排放要求进行排污许可管理。

抓大不放小,在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减排的同时,石家庄市还对城市扬尘污染、露天焚烧、餐饮油烟、异味污染等开展专项治理。

减少渣土车遗撒和尾气污染,石家庄市首次采用无噪声、零排放的新能源渣土车队清运建筑垃圾。

坚决治理异味污染,石家庄市充分运用VOCs 走航监测车,对重点区域开展监测分析,“揪出”污染源头。

严防露天焚烧,石家庄市利用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实行全天候监控,第一时间处理污染事件、第一时间查处违法行为。

解决群众身边环境小事,石家庄市完善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办法,组织研发“卫蓝天随手拍”网络举报平台,上线4个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332个,213名举报人受到奖励。

实施精准管控 全方位织密监管网络

在全面深入推进减排措施的同时,围绕“把污染管控住”,石家庄市通过改革体制机制织密监管网络,通过智慧环保实施精准靶向管控,确保减排措施落实到位。

2021年8月份以来,石家庄市对各分局局长全部进行了交流调整。按照《石家庄市生态环境系统派出分局局长异地任职交流实施办法(试行)》,石家庄市生态环境系统派出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应当异地交流任职,新提拔担任派出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实行异地任职,原则上3年进行交流。与此同时,石家庄市还首次对派出分局执法岗位人员负责地域和分工全部进行了调整。

提升监管效能,石家庄市相继出台了《网格化监管“1+4”问责机制(试行)》《污染源自动监控第三方运维单位监督制约机制(试行)》《环境违法典型案件曝光工作机制》等文件,全方位加大环境监管的密度、力度、广度、深度,为石家庄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强劲动力。

在压实监管责任的同时,日前,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实施大气污染管控确保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要根据企业、项目实际,开展差异化精准管控,避免“一刀切”“切一刀”等简单操作。在重污染应急响应等重点时段,动态调整管控措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确保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有力。

事实上,科学精准应对污染天气过程是石家庄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重中之重。

王春迎介绍说,“在污染天气应对中,石家庄市充分利用各类在线监测数据,精准发现‘病灶’以及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开展‘点穴式’执法,既提高了监管效能,又减少了对依法生产、依规排污企业的打扰。”

说话间,王春迎拿出厚厚一沓监测数据,“进入秋冬季以来,石家庄市共经历了6次污染天气过程。因为实施了精准管控,今年的应对效果比较明显。主要有3个特点,污染峰值明显降低了,污染过程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污染影响范围明显小了,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山前区域。”

落实铁腕执法 公安、生态环境部门联手惩治违法行为

11月16日凌晨,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联合执法专班成员刘津涛和同事在赵县范庄镇检查时,发现了一起露天土法炼锌环境违法案件。

在取缔关停这一违法小作坊的同时,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侦办。石家庄市公安机关依法对案件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对6名嫌疑人立案调查。

这是石家庄市公安、生态环境部门联手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的一个缩影。

“2021年10月份以来,石家庄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成立公安环保联合执法专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刘津涛介绍说,此次专项行动持续到年底,执法专班共计出动200个检查组,实行日查夜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开展工作,全面建立协作机制,严厉打击涉气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失职失责人员严肃问责,对典型违法案例实行通报机制。

据了解2021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石家庄市公安环保联合执法专班共查处问题682个,移交生态环境部门立案调查119个,移交当地政府处理305个,移交公安机关166个;根据线索,公安行政拘留17人,行政警告42人,行政处罚26人。

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的同时,石家庄市生态环境系统还统筹全市执法力量,开展空气质量“退后十”执法攻坚行动。

“10月份以来,我们从市县两级抽调258名执法骨干,组成11个攻坚执法组和19个夜间交叉执法组,持续开展交叉执法、错时执法。”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执法攻坚行动中,已建立包联分工和常态化夜查机制,以白天严管、晚上严查的方式,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一系列攻坚举措的落实,推动石家庄市大气环境质量实现了持续改善。2021年,石家庄市优良天数240天,同比2020年增加35天,圆满实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