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省部要闻

河北借力京津构建产业发展新版图

发布日期:2022-02-22 16:57 信息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8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举全省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

(记者冯阳)东方欲晓,与首衡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一路之隔的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车来人往。这座自去年11月起正式运营的京津冀“城市大冰箱”,吸引了北京西南郊市场、京深海鲜市场90%的商户入驻。

夜幕低垂,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间灯火通明,一辆辆崭新的库斯途汽车走下生产线。整个生产过程由上千台智能机器人与人通力完成,工厂实现了冲压、车身焊接、涂装喷涂、总装柔性化生产100%自动化。

河北新发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省第一个投用的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首个北京农批市场转移的统一承接平台,入驻了8000余家商户,成长为辐射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枢纽。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我省承接的单体规模最大的产业协同项目,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标杆。一辆车,拉来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沧州,建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余个。

一个物流园区,一家超级工厂,是京津冀三地联手用产业的互补、融合,推进协同发展的缩影。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深化产业对接合作,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协同发展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确保疏解单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截至2021年末,全省累计转入京津基本单位超过4万家,其中转入法人单位占比超7成。

产业协作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围绕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河北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产业协作上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协同发展大格局。

——有序承接、错位发展,引导承接向重点区域和重点平台集聚。

2021年4月26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2021年5月8日,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召开成立大会,注册地同样在雄安。

各具特色的重点承接转移平台,成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的前沿阵地。我省集中打造“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以雄安新区集中承载地为核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5个协同协作平台为重点,4个特色专业平台和33个个性化平台为支撑,积极吸引京津产业转移,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形成京津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新局面。

薄如蝉翼的陶瓷片,却能为一盏400瓦LED灯提供散热——这是中创燕园半导体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热导性氮化铝陶瓷基板。经过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孵化培育,这一技术用4年时间实现了从实验技术到产业技术开发和量产的跨越。

一个个协同创新平台,正在成为集聚京津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河北与京津高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9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5家,实现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资质互认、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京津研发、河北转化”逐渐加速。2021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超50%。

——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协同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2021年12月20日,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封关验收。综保区将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建设全国首创的综保区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标杆。

体制机制改革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2021年,京津冀三地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动作频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廊坊市签订政务服务框架协议,523项事项实现“区域通办”。三地商务部门签署《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14个国家级经开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联盟,税务部门推出19项举措推进三地税收征管一体化和办税便利化。

“一盘棋”思维、“一张图”规划、“一股绳”合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间,全省上下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作为重中之重,从产业承接中汲取新优势,在优化分工中集聚新动能,加速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新格局,借力京津资源重构产业发展新版图。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升级改造、首钢京唐二期一步工程等一批超百亿元项目竣工投产,河北首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定州畜牧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形成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安川都林等140多家机器人企业落户香河机器人小镇,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落户石家庄……

破立之间、增减之下,我省产业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加快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1%,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为我省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摘自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部要闻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8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举全省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

(记者冯阳)东方欲晓,与首衡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一路之隔的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车来人往。这座自去年11月起正式运营的京津冀“城市大冰箱”,吸引了北京西南郊市场、京深海鲜市场90%的商户入驻。

夜幕低垂,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间灯火通明,一辆辆崭新的库斯途汽车走下生产线。整个生产过程由上千台智能机器人与人通力完成,工厂实现了冲压、车身焊接、涂装喷涂、总装柔性化生产100%自动化。

河北新发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省第一个投用的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首个北京农批市场转移的统一承接平台,入驻了8000余家商户,成长为辐射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枢纽。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我省承接的单体规模最大的产业协同项目,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标杆。一辆车,拉来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沧州,建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余个。

一个物流园区,一家超级工厂,是京津冀三地联手用产业的互补、融合,推进协同发展的缩影。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深化产业对接合作,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协同发展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确保疏解单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截至2021年末,全省累计转入京津基本单位超过4万家,其中转入法人单位占比超7成。

产业协作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围绕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河北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产业协作上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协同发展大格局。

——有序承接、错位发展,引导承接向重点区域和重点平台集聚。

2021年4月26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2021年5月8日,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召开成立大会,注册地同样在雄安。

各具特色的重点承接转移平台,成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的前沿阵地。我省集中打造“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以雄安新区集中承载地为核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5个协同协作平台为重点,4个特色专业平台和33个个性化平台为支撑,积极吸引京津产业转移,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形成京津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新局面。

薄如蝉翼的陶瓷片,却能为一盏400瓦LED灯提供散热——这是中创燕园半导体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热导性氮化铝陶瓷基板。经过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孵化培育,这一技术用4年时间实现了从实验技术到产业技术开发和量产的跨越。

一个个协同创新平台,正在成为集聚京津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河北与京津高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9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5家,实现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资质互认、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京津研发、河北转化”逐渐加速。2021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超50%。

——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协同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2021年12月20日,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封关验收。综保区将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建设全国首创的综保区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标杆。

体制机制改革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2021年,京津冀三地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动作频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廊坊市签订政务服务框架协议,523项事项实现“区域通办”。三地商务部门签署《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14个国家级经开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联盟,税务部门推出19项举措推进三地税收征管一体化和办税便利化。

“一盘棋”思维、“一张图”规划、“一股绳”合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间,全省上下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作为重中之重,从产业承接中汲取新优势,在优化分工中集聚新动能,加速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新格局,借力京津资源重构产业发展新版图。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升级改造、首钢京唐二期一步工程等一批超百亿元项目竣工投产,河北首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定州畜牧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形成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安川都林等140多家机器人企业落户香河机器人小镇,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落户石家庄……

破立之间、增减之下,我省产业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加快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1%,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为我省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摘自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