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播报

冀云客户端:廊坊:深化京津冀生态共治 让交界处变“协作带”

发布日期:2025-02-20 16:36 信息来源:冀云客户端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三河市分局与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通讯员 卢艳丽)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2024年,廊坊市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强化与京津交界地区生态共建共享、污染联防联控,全力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纵深推进三地生态协同“一路生花”,让三地交界处变“协作带”。

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面,廊坊市常态化抓全域控尘,以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日常巡查指导,对发现扬尘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或存在扬尘污染隐患的,第一时间交办并督促落实整改。同时,督促属地常态化做好国省县干道及其平交道口、露天停车场、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两侧场站精细化管控措施落实,减少区域面源扬尘污染。2024年廊坊市VOCs年度减排工程全部完成。

不断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去年一年,廊坊市共发布9次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期间严格落实企业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减缓污染过程。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切实有效应对秋冬季攻坚工作,廊坊市与通州区召开了3次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会商会议,加强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分析研判、信息共享,交流工作举措及治理重点,有效推动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廊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81,同比下降7.4%;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部实现同比下降,其中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PM10浓度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臭氧浓度1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优良天数261天,同比增加22天;重污染天3天,同比减少11天,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在水环境联保联治方面,廊坊市印发实施了《廊坊市2024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明确年度目标,细化任务分工。配套制定《廊坊市2024年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廊坊市2024年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要点》等一系列专项方案,全面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统筹推进城镇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河道综合整治、节水能力建设、固体废物整治、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任务,推动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据了解,廊坊市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组织以国省控河流、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开展日常监测巡查;有效运行30余座市级水质自动站,实现对全市8条国省控河流及重要支流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辅助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形成“人防+技防”巡查监控体系;依托智慧生态环境大数据监管指挥平台及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网格体系,形成交办问题、整改问题、反馈结果的全过程高效闭环管理机制。同时,对全市8条重点国控河流9个断面超标风险因子、超标原因和解决措施逐月进行了梳理分析,形成“风险分析一览表”。2024年,廊坊市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优良水体比例77.8%,较年度目标提高了22.2个百分点,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年度目标任务。

为了不断推进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廊坊市先后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执法工作、涉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检查行动、涉水企业帮扶执法行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锅炉使用单位、工业粉尘、VOCs排放单位、秸秆焚烧、入河排污口、施工工地等开展检查,在重污染应急期间对工业企业停限产进行联合检查。2024年以来,廊坊市开展京津冀联合执法31次、座谈8次、培训比赛4次,出动执法人员710人次,检查企业76家,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北三县和通州区联合执法5次,出动执法人员59人次,检查企业13家,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通武廊开展联合执法12次,出动执法人员137人次,检查企业24家,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媒体播报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三河市分局与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通讯员 卢艳丽)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2024年,廊坊市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强化与京津交界地区生态共建共享、污染联防联控,全力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纵深推进三地生态协同“一路生花”,让三地交界处变“协作带”。

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面,廊坊市常态化抓全域控尘,以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日常巡查指导,对发现扬尘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或存在扬尘污染隐患的,第一时间交办并督促落实整改。同时,督促属地常态化做好国省县干道及其平交道口、露天停车场、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两侧场站精细化管控措施落实,减少区域面源扬尘污染。2024年廊坊市VOCs年度减排工程全部完成。

不断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去年一年,廊坊市共发布9次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期间严格落实企业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减缓污染过程。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切实有效应对秋冬季攻坚工作,廊坊市与通州区召开了3次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会商会议,加强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分析研判、信息共享,交流工作举措及治理重点,有效推动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廊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81,同比下降7.4%;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部实现同比下降,其中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PM10浓度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臭氧浓度1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优良天数261天,同比增加22天;重污染天3天,同比减少11天,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在水环境联保联治方面,廊坊市印发实施了《廊坊市2024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明确年度目标,细化任务分工。配套制定《廊坊市2024年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廊坊市2024年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要点》等一系列专项方案,全面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统筹推进城镇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河道综合整治、节水能力建设、固体废物整治、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任务,推动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据了解,廊坊市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组织以国省控河流、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开展日常监测巡查;有效运行30余座市级水质自动站,实现对全市8条国省控河流及重要支流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辅助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形成“人防+技防”巡查监控体系;依托智慧生态环境大数据监管指挥平台及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网格体系,形成交办问题、整改问题、反馈结果的全过程高效闭环管理机制。同时,对全市8条重点国控河流9个断面超标风险因子、超标原因和解决措施逐月进行了梳理分析,形成“风险分析一览表”。2024年,廊坊市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优良水体比例77.8%,较年度目标提高了22.2个百分点,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年度目标任务。

为了不断推进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廊坊市先后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执法工作、涉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检查行动、涉水企业帮扶执法行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锅炉使用单位、工业粉尘、VOCs排放单位、秸秆焚烧、入河排污口、施工工地等开展检查,在重污染应急期间对工业企业停限产进行联合检查。2024年以来,廊坊市开展京津冀联合执法31次、座谈8次、培训比赛4次,出动执法人员710人次,检查企业76家,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北三县和通州区联合执法5次,出动执法人员59人次,检查企业13家,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通武廊开展联合执法12次,出动执法人员137人次,检查企业24家,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