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播报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稳中向好!2023年河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果丰硕

发布日期:2024-05-30 19:43 信息来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段维佳)“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39。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为38.6微克/立方米。”

“2023年全省208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5.4%,比2022年上升1.3个百分点。”

“2023年,全省生态质量指数(EQI)为57.6,生态质量为二类,比2022年减少0.72。”

5月30日,“河北省2023年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连续两年全部退出后十、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改善、旅游旺季北戴河生态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最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得到新提升。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世彤表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段维佳 摄

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设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在2.62~4.79之间,张家口市综合指数小于3,承德、秦皇岛市综合指数小于4,其他设区市综合指数均大于4。

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向好。全省八大水系中,辽河、永定河、大清河、漳卫南运河、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水质为优。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比2022年上升6.5个百分点。秦皇岛市、唐山市辖区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探索发掘自然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突出抓好降碳产品方法开发、市场运作机制、碳排放刚性约束和减排激励制度等体系建设,闯出了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和碳资产化改革的“河北路径”。

2023年以来,新开发赞皇县虎寨口国营林场、昌黎县海水养殖双壳贝类、雄安高铁站分布式光伏等降碳产品项目。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降碳产品项目开发26个,核证总规模达到近700万吨。

降碳产品价值实现规模和领域持续扩大。2023年8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在承德成功举办全省第4批降碳产品价值实现集中签约仪式,挂牌降碳产品拓展到了草原、湿地、海水养殖贝类等众多领域,摘牌单位包括钢铁、焦化、玻璃、水泥等行业30家企业,共实现37万多吨降碳产品价值转化26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交易130多万吨,实现价值转化7300万元。

加大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23年完成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和雄安新区等地72个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年累计调查样线/样点/样方数量共计7432条(个),拍摄生态系统和各类物种照片10万余张,收集昆虫、大型真菌等标本1.2万余份,发现疑似新种6种,发现新记录物种百余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全球60%左右的世界级濒危候鸟遗鸥在康巴诺尔湿地栖息繁殖,衡水湖、白洋淀野生鸟类分别增至334种、279种。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段维佳 摄

钢铁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推进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截至2024年5月,全省新增A级钢铁企业16家、总数达到37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有力推动了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专班政策项目组组长刘芸芸介绍。

通过超低排放改造,16家新增A级钢铁企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21年分别减少约3000吨、2800吨、6000吨。加快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淘汰进度,全省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有望2024年年底前全面淘汰。加快铁路运输直通钢铁企业进程,目前37家A级钢铁企业中19家配套了铁路专用线,其中唐山市非临港钢铁企业实现了铁路专用线接入全覆盖。持续提升运输车辆使用纯电动、燃料电池车辆的比例,目前37家A级钢铁企业共投用约12000多辆电动重卡、300多辆氢能重卡运输大宗物料及成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媒体播报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段维佳)“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39。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为38.6微克/立方米。”

“2023年全省208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5.4%,比2022年上升1.3个百分点。”

“2023年,全省生态质量指数(EQI)为57.6,生态质量为二类,比2022年减少0.72。”

5月30日,“河北省2023年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连续两年全部退出后十、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改善、旅游旺季北戴河生态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最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得到新提升。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世彤表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段维佳 摄

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设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在2.62~4.79之间,张家口市综合指数小于3,承德、秦皇岛市综合指数小于4,其他设区市综合指数均大于4。

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向好。全省八大水系中,辽河、永定河、大清河、漳卫南运河、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水质为优。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比2022年上升6.5个百分点。秦皇岛市、唐山市辖区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探索发掘自然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突出抓好降碳产品方法开发、市场运作机制、碳排放刚性约束和减排激励制度等体系建设,闯出了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和碳资产化改革的“河北路径”。

2023年以来,新开发赞皇县虎寨口国营林场、昌黎县海水养殖双壳贝类、雄安高铁站分布式光伏等降碳产品项目。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降碳产品项目开发26个,核证总规模达到近700万吨。

降碳产品价值实现规模和领域持续扩大。2023年8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在承德成功举办全省第4批降碳产品价值实现集中签约仪式,挂牌降碳产品拓展到了草原、湿地、海水养殖贝类等众多领域,摘牌单位包括钢铁、焦化、玻璃、水泥等行业30家企业,共实现37万多吨降碳产品价值转化26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交易130多万吨,实现价值转化7300万元。

加大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23年完成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和雄安新区等地72个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年累计调查样线/样点/样方数量共计7432条(个),拍摄生态系统和各类物种照片10万余张,收集昆虫、大型真菌等标本1.2万余份,发现疑似新种6种,发现新记录物种百余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全球60%左右的世界级濒危候鸟遗鸥在康巴诺尔湿地栖息繁殖,衡水湖、白洋淀野生鸟类分别增至334种、279种。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段维佳 摄

钢铁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推进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截至2024年5月,全省新增A级钢铁企业16家、总数达到37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有力推动了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专班政策项目组组长刘芸芸介绍。

通过超低排放改造,16家新增A级钢铁企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21年分别减少约3000吨、2800吨、6000吨。加快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淘汰进度,全省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有望2024年年底前全面淘汰。加快铁路运输直通钢铁企业进程,目前37家A级钢铁企业中19家配套了铁路专用线,其中唐山市非临港钢铁企业实现了铁路专用线接入全覆盖。持续提升运输车辆使用纯电动、燃料电池车辆的比例,目前37家A级钢铁企业共投用约12000多辆电动重卡、300多辆氢能重卡运输大宗物料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