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本报记者 焦磊

10月14日,走进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赵家圈镇的“世外桃源”家庭农场,映入眼帘的有郁郁葱葱的苹果树、梨树,相伴共生的玉米、大豆,在北方难得一见的挂在枝头的香蕉和牛油果……如果将视线向下一转,却发现,这里竟然还有遍地的杂草和野花。

衡水文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文丰是家庭农场负责人,见记者面露惊讶,他神秘一笑:“这些花草可是维持农场生态平衡的‘调节师’。”

原来,为了尽量还原植被的自然生境,“世外桃源”家庭农场从不打除草剂,也不使用化肥。“这些杂草,夏天能降低地面温度,冬天还能为果树抵御严寒。”杜文丰蹲下身子,拨开杂草,抓起一把泥土对记者说,“更重要的是,杂草以肥料的形式‘反哺’土壤,既丰富了有机质,又增强了透气性,土地更有劲儿了。”杂草铺地还为各种昆虫提供了繁殖和生存场所。“在这里,各种昆虫间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以虫治虫’的效果比打农药来得更好。”杜文丰介绍。

农场中间有个小池塘,鱼儿在荷叶间游来游去,看着很是有趣。“这个池塘可不单是为了观赏。”杜文丰给记者科普起来,“池塘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磷等天然肥料,将养殖尾水用于灌溉,就实现了资源化利用。”不仅如此,池塘还是青蛙、蜻蜓等“捕虫能手”的繁育栖息地,鸟儿来这儿喝水,也能顺便帮忙捉虫……

“池塘养殖—自然肥水—农田自用”“秸秆残果收集—自然发酵肥料化—田间应用”“昆虫有生存环境、花开有授粉昆虫、病虫防控有天敌昆虫”……在杜文丰看来,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以生态之力恢复生态,农业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杜文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苹果园为例,农药化肥使用量为零,每亩可节约农资费用500元;苹果亩产3000公斤,产量虽然只有普通果园的八成,售价却是普通苹果的3至5倍。“这种自然生态模式下种出的苹果口感更好。”杜文丰边说边拿出一个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客户的预订和购买信息。“现在,农场的‘粉丝’越来越多了。”他高兴地说。

树上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树下花草丛生、蛙叫虫鸣……10年间,杜文丰引进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在园内试验种植了3000多个水果品种,玉米、小麦、谷子等大田作物近1000个品种,“世外桃源”里生机盎然。“今年,我们还与河北科技大学、衡水学院开展了黑杏功能饮料和豆类深加工等项目合作,通过三产融合,继续挖掘生态农业优势。”杜文丰说。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冀ICP备10208358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