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来源:原创时间:2024-05-20 09:05编辑:张永忠
分享

河青新闻网讯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7日15时,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有关部门在衡水市衡水湖畔,开展了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当日,逾2000斤鱼苗被成功增殖放流衡水湖,全面守护衡水湖生物多样性。

活动现场科普展摆放了鸟类、昆虫等标本

活动现场设置了河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展及主题展区,突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主题,广泛普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据了解,我国作为最早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之一,这几年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河北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美丽河北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省缘毛太行花、河北梨等从国家极小种群物种名单成功“脱离”,全球60%以上的世界级濒危候鸟遗鸥在康巴诺尔湿地栖息繁殖,衡水湖、白洋淀野生鸟类分别增至334和279种,日本林蛙、沙狐等物种频频“上新”,一幅幅青山绿水、花草竞放、鸟兽齐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逾2000斤鱼苗被成功增殖放流衡水湖

目前,随着衡水湖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向好,衡水湖共观测记录到鸟类334种、植物594种、鱼类45种、昆虫75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7种、哺乳类动物20种。成为华北平原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等美誉。

下一步,河北省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生物繁衍生息营造更良好环境。让越来越多的珍禽异兽、奇花名木加快回归、繁衍生长,真正打造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河北样板”。

活动现场的“生物多样性”少儿主题画展

文并摄/河青新闻网记者姚瑶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冀ICP备10208358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