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2024年2月2日冀云

链接:https://jiyun.hebyun.com.cn/pages/2024/02/02/22a49c373a9046b7901d3f8fe1d2bb47.html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嘉琪)日前,2023年度京津冀生态协同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白洋淀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截至目前,野生鸟类和鱼类分别达到276种和48种,较新区设立前分别增加了70种和21种,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2023年度京津冀生态协同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摄

“白洋淀水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天津两市大力支持下,在流域省市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海梅介绍,白洋淀淀区水质从2017年以前的劣Ⅴ类持续提升并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Ⅲ类。白洋淀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野生鸟类和鱼类分别达到276种和48种,较新区设立前分别增加了70种和21种。

在内源治理方面,先后完成四期白洋淀生态清淤,共清除污染底泥1194万立方米,是国内首个在保障Ⅲ类水的前提下实施大规模生态清淤的工程。全面退出淀区内稻田、藕田,取缔淀内水产养殖。建立芦苇平衡收割机制,每年轮换收割约6万亩,常态化打捞水草,减少植物内生性污染。建设龙墙、生态隔离带、雨水截污沟等,科学隔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青头潜鸭在白洋淀湿地栖息。刘洵 摄

在外源管控方面,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取缔非法入河入淀排污口,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建成区雨污分流,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基本实现全覆盖,淀中淀边村实行污水垃圾厕所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坑塘“一塘一策”,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三是强化河道综合整治。完成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府河、孝义河、瀑河、白沟引河等有水入淀河道综合治理,全力推动新区河湖长制工作“有名有责”“有能有效”,开展流域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整治,不断改善河湖生态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白洋淀打造展现华北水乡特色的生态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吴海梅说。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冀ICP备10208358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