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嘉琪 白亚军 
2023-12-26 22:50:49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白亚军)记者从12月26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2023年河北省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阶段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河北省完成了72个县域的调查,截至目前,累计调查样线/样点/样方数量共计7432条(个),拍摄生态系统和各类物种照片10万余张,收集昆虫、大型真菌等标本1.2万余份。本次调查共发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种。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发现河北省新记录物种——日本雨蛙,在张家口康保县、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均记录到河北省新记录物种——沙狐。发现昆虫河北省新记录物种25种;发现大型真菌河北省新记录物种154种。

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摄

  2023年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共发现鸟类19目57科277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9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8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分别是黑嘴鸥、遗鸥、黑鹳、东方白鹳、黄嘴白鹭、金雕、猎隼、黄胸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1种,包括疣鼻天鹅、小天鹅、大天鹅、黑颈䴙䴘、蓑羽鹤、大杓鹬、震旦鸦雀、红胁绣眼鸟等。中国特有鸟类5种,分别是银喉长尾山雀、山鹛、山噪鹛、乌鸫和中华朱雀。

  发现哺乳动物6目15科39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分别是豹猫、猞猁、兔狲、赤狐、沙狐、马鹿、貉和中华斑羚;中国特有种2种,分别是岩松鼠和沟牙鼯鼠;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受威胁物种16种,其中濒危3种,易危4种,近危9种;省级重点保护哺乳动物11种,包括果子狸、狍、隐纹花松鼠、东北刺猬等。

  发现两栖动物1目5科9种,包括中华蟾蜍、花背蟾蜍、北方狭口蛙、金线侧褶蛙、中国林蛙、日本雨蛙等。其中,日本雨蛙为我省新记录物种。发现爬行动物2目7科16种,其中游蛇科最多,共8种;蜥蜴科和石龙子科各2种;鳖科、鬣蜥科、水游蛇科和蝰科各1种。

  发现昆虫538种。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的有3种,分别为爱珍眼蝶,大斑霾灰蝶和七条尾蟌;中国特有种47种,包括多点齿刺甲、眼伪叶甲、白头小板叶婵等。发现我省新记录物种25种,包括淡红毛隐甲、异形琵甲、无刻膜朽木甲等。

  发现维管植物138科606属117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分别是水杉和银杏;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种,分别是野大豆、甘草、紫椴、黄檗、玫瑰、软枣猕猴桃和乌苏里狐尾藻。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8种,包括金莲花、二色补血草、连翘、油松、白头翁、二叶舌唇兰、射干等。

  发现底栖动物34目118科348种,浮游植物8门128属385种,浮游动物3门65属200种。发现鱼类13目30科102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2种,分别为细鳞鲑和松江鲈。在沧州黄骅市、泊头市、青县发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刀鲚。

  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大型真菌615种。其中,担子菌类603种,子囊菌类12种。发现5个疑似大型真菌新种,分别为短柄红菇近似种、香味红菇近似种、非凡红菇近似种、拟篦形红菇近似种和弯柄红菇近似种,正在进行相关鉴定;河北省大型真菌新记录物种初步确定为154种。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冀ICP备10208358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