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河北省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印发

 

 

燕都融媒体记者 呼延世聪

11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新闻发布会,省大气办和省生态环境厅对今年以来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以及组织实施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成效

1-10月我省 “好天儿”超六成

截至今年11月18日,全省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1-10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55,与2018年同期持平;优良天数184天,优良天数比例为60.5%;其中10月份,全省PM2.5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5,同比下降10.4%。

特别是今年5-9月份,全省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3、35、32、24、33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措施

调整产业、能源 及交通运输结构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截至10月底,全省完成压减炼铁产能733万吨,炼钢产能718.75万吨,压减煤炭产能1006万吨,淘汰火电产能50.6万千瓦;实施停产水泥产能352.3万吨;停产焦化产能270万吨;停产平板玻璃产能660万重量箱;省定18家重污染工业企业全部完成退城搬迁改造;全省新排查发现“散乱污”企业4123家,完成整改3573家,基本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在能源结构调整上,截至11月7日,全省共计完成气代煤电代煤工程220.849万户,完成洁净煤配送527.69万户、431.26万吨,完成型煤炉具配送96.71万户;取缔散煤销售网点500家;淘汰燃煤锅炉2715台3072蒸吨,完成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7594台23283.2蒸吨,完成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提升改造346台20558.7蒸吨。

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上,截至10月底,全省完成地方铁路货运量3.93亿吨,开通多式联运线路29条,完成多式联运集装箱班列22.86万标箱,累计建成港口高压岸电29套,推广新能源汽车6.44万辆标车。开展打击黑加油站点行动,累计查处黑加油点3158座、非法流动售油车1486辆,收缴油品6492.8吨;全省2019年7月1日起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标准。

在用地结构调整上,强力推进建筑工地、城市道路、城乡裸露地面、企业料场、公路和露天矿山“六尘共治”。截至10月底,全省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地5195个,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5147个,安装PM10在线监测系统5156个。

亮点

制定“一企一策” 实施差异化管控

今年以来,我省重点实施差异化管控,研究制定31个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分级管控绩效评价指标和9个其他行业绩效评价指标,针对5.56万家涉气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清单,对40个高排放、高污染重点行业的2.2万家工业企业,分级提出差异化管控和应急减排要求,并建立了涉及1640个(家)项目(企业)的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

持续开展大气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累计检查企业10万多家次,查处并督促整改涉气环境问题5.8万多个,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环境污染问题。

对2018-2019年秋冬季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问题突出的保定市、廊坊市和定州市,以及唐县、望都县、保定市清苑区、霸州市和廊坊市广阳区政府主要或分管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并每月通报考核,对5个设区市政府和79个县(市、区)党委或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对11个县(市、区)实施区域限批,1-9月份共奖惩市、县资金5080万元。

此外,我省建成省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已具备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预报、重点排污企业监控、移动污染源监控、建筑施工工地、露天禁烧、应急减排措施等功能,接入国控、省控、乡镇、港口、园区空气质量监测站点2632个,企业5535家,秸秆禁烧监测点4336个。全省纳入网格化监管的企业达到6.8万家。

目标

今年秋冬季全省PM2.5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

经专家预测,今年京津冀区域秋冬季气象条件相比往年总体不利,将面临雾霾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情况。对此,我省印发《河北省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通过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等工作,实现今年秋冬季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的目标,促进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持续减少。

压能

实施去产能和退城搬迁攻坚行动,破解“污染围城”和传统产业治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加快压减退出过剩产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同时,对产业集群进行升级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审核。

减煤

实施清洁取暖和散煤清洁替代攻坚行动,清洁取暖特别是气代煤电代煤是解决散煤污染的最有效路径。据测算,“双代”对PM2.5浓度改善贡献率达到40%以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在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前提下,进入采暖季后,将严防清洁取暖工程覆盖地区的散煤复燃。同时,继续推进35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治理。

治企

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攻坚行动。巩固“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成果。继续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实施工业炉窑专项治理,对涉VOCs排放企业实施全过程治理。同时,加快出台更加严格的工业炉窑、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地方排放标准,清理无证排污单位,严厉查处无证非法排污行为。

控车

实施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公转铁”和海铁联运,禁止汽车短驳集港等变通行为,大幅减少重型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建立重点用车单位常态化监督检车制度,对超标柴油车及所属企业,实施黑名单和信用惩戒制度,并集中打击和坚决清理取缔黑加油站点和流动加油车。

降尘

实施面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落实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治理达标验收八条要求,全面强化扬尘面源污染管控。推进矿山迹地绿化修复,加快停产矿山达标整治。全面禁放禁燃烟花爆竹,实现烟花爆竹常态化禁放禁燃。

减排

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涉气污染源做到全覆盖。指导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应急响应实施方案,启动第二批正面清单筛选,对纳入正面清单的项目和企业原则上不停产、不限产、不打扰。加强联合会商,提前预报预警,最大程度“缩时削峰”。

专访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机动车

污染防治处副处长戴喜明:

移动源是

大气污染物

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专家对2018年全省大气污染排放源贡献评估分析,移动源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氮氧化物的第一大排放源,VOCs的第二大排放源,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为44.7%和14.0%。同时,机动车运输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污染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主要领域之一。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机动车污染防治处副处长戴喜明认为,“公转铁”是解决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的长期治本之策,也是减少移动源污染排放重要的措施。围绕“到2020年铁路货车比例较2017年增长40%的目标”,加快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企业铁路专线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铁路专线能力,大幅提高铁路运输比例;推进“海铁联运”,完善码头设施和集疏港体系建设,确保到2020年采暖季前,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运输。

根据我省机动车污染现状,当前我省移动源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是重型柴油货车方面。今年6月,我省起草制定了《河北省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在油品监管方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储存和使用不合格车用油品行为,综合实施成品油市场整治,取缔“黑加油站(点)”。今年上半年,全省各地共查处“黑加油站(点)”771座,非法流动售油车1198辆,收缴油品6108.1吨、加油机248台。通过整治油品质量合格率明显提升。

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按照《河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18—2020年)》,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大宗货物、集装箱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2019年上半年公路货运量比重下降到88.4%、铁路货运量比重提高到9.8%,全省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减少了重型柴油货运量,机动车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在车辆的管控方面,我省对重型柴油货车实施分类治理。一方面,通过路检路查、遥感监测、抓拍装置等技术手段,实施绕行限行、超标处罚劝返等措施,严控外省超标排放的重型柴油车在我省行驶。省内国三级以下的重型柴油车以更新淘汰为主,推进国四及以上车辆安装远程在线监控设备。另一方面,限制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柴油货车,并通过划定绕行线路、限行区域等措施降低重型柴油货车的使用强度。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冀ICP备10208358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