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 超年度目标9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刘岚

  1月5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18年,河北全省PM2.5平均浓度5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26,比2017年同比分别下降14%、12%;全省平均优良天数为208天,同比增加6天;全省平均重污染天数为17天,同比减少12天,空气质量为六年来最好。

  成绩:

  PM2.5降幅超年度目标9个百分点

  2018年,我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降幅超出省政府年初确定的“PM2.5平均浓度达到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的年度目标9个百分点。11个设区市全部完成2018年度PM2.5下降率目标任务。张家口和承德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保定市改善幅度最大,同比下降20.2%。

  2018年,河北省其他空气污染物指标同比改善也均较明显。

  从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来看,11个设区市由差到好依次为:石家庄、邢台、唐山、邯郸、保定、沧州、衡水、廊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其中,衡水市综合指数改善幅度最大,同比下降18.4%。

  减排:

  重点任务均超额完成目标

  2018年,河北的空气质量为啥能成为六年来最好?据悉,2018年以来,我省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整改落实为契机,坚持工程减排与管理减排并重,推进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从重点工作进展看,我省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等重点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管控:

  对十个领域实施精准差异管控

  我省还制发《严格禁止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刀切”的指导意见》和《河北省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明确对十个领域实施更加精准的管控措施,实行“一市一策、一业一策”。

  对8个传输通道城市(含定州、辛集市)5730家生产企业进行排放绩效评价,分为A、B、C、D四类,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各类污染物减排量占工业企业排放总量30%左右。其中实现超低排放、产品优质高端的A类企业免于错峰生产。生态环境部在全国转发推广河北做法。

  此外,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准确率和重污染天气过程捕捉率均达90%以上。

  问责:

  去年62个县(市、区)被公开约谈

  我省建立量化考核问责工作体系,2018年共对62个县(市、区)进行了公开约谈,对8个县(市、区)实施区域限批,追责问责(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县级责任领导干部55人。

  建立督察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后,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全覆盖;开展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发现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坚持预防式、体检式、服务式“三式执法”,在严格执法同时,更多服务于企业。

  我省还建立城市及县(市、区)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机制,分别奖惩8设区市和辛集市、85个县(市、区),共奖扣资金4340万元。

  创新:

  率先实现环保所全覆盖

  我省还突出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在全省2293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环保所,配备人员11262名,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环保所全覆盖的省份。

  建设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平台,与生态环境部合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大气环境状况,建成空气质量多模式预报预警平台;安装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4363个,基本实现省内区域全覆盖;安装1985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现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全覆盖;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213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港口(作业区)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5个,推进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

  展望:

  2019年着力打好六大攻坚战

  2018年,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据了解,2019年,省生态环境厅将坚持目标导向、质量导向、问题导向,紧盯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在坚守阵地、巩固成果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打好去产能和退城搬迁、散煤整治和清洁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深度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攻坚战等六大攻坚战。

  同时,继续坚持“三式”环境执法,严格实行“散乱污”追责问责制度,推行“万名环保干部进万企”等活动,用心服务企业,争取更多的蓝天白云。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冀ICP备10208358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