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沧州市生态环境局围绕全年生态环境工作主线,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突出重点普法内容,强化普法措施,丰富普法形式,努力营造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良好法治氛围,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


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年度执法普法工作稳步开展

为进一步强化全市普法工作开展,沧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沧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普法内容、重点任务及相关举措,为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成立了以法治主管局长为组长,法规科和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河北衡泰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为成员的普法宣讲团,深入企业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宣讲团对渤海新区黄骅市、青县的210家企业(单位)进行了3次集中培训指导,现场解答企业疑难问题,为企业健康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线上+线下联动,提高生态环境普法精准性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在沧州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营商环境专栏设置“政策文件”“营商动态”“投诉举报”三个目录索引,采取线上方式,宣传解读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和技术支持措施。在线下,沧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业务科室及县(市、区)分局根据自身职能及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对110余家企业开展送法入企帮扶指导,点对点为企业解决生态环境实际问题。其中,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生态环境局举报10期“绩效分级”进企业活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应急减排措施的要求,解答企业关于绩效分级相关问题。任丘市分局开展重点行业帮扶、专项法律普法培训等活动20余场,帮助企业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经营,降低环境违法风险。南皮县分局开展企业帮扶指导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环境隐患问题27个,送达环保宣传手册167册,发放环保明白卡200余张;肃宁县分局积极开展“两进三送”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94册,进一步让企业了解惠企政策和执法方式,融洽了政企关系。

业务工作方面。沧州市生态环境局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对全市2000余家小微企业(汽修行业)开展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业务培训,并多次会同市交通运输局与相关县(市、区)分局就汽修企业备案和分类管理进行现场交流,联合组织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环保专题教育培训,提高社会源产生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帮助小微企业打通危险废物收集“最后一公里”。同时,沧州市生态环境局邀请到多位部级、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专家,对全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负责人和相关技术支持单位技术人员等220余人进行线下培训,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针对培训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疑点难点选取题目,进行讲解并答疑解惑。

丰富普法形式,引导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实践

一是以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活动为载体,向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等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任丘市分局举办了“预防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专题讲座”,组织小学生及家长到任丘城西污水处理厂与环保设施“零接触”;吴桥县分局开展送法进农村活动,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传播到田间地头;泊头市分局开展环保知识进校园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绿色低碳节约的小知识;青县分局开展“绿色骑行倡环保”活动,让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在城市中穿行;依托监控中心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让广大公众近距离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工作;中节能(沧州)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运东污水处理厂开展环保设施公众日开放活动,向群众展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艺和过程。

二是积极开展“环保进校园 共建美丽家园”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沧州市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进校园活动。其中,泊头市分局联合泊头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大队走进京泊电脑职业学校,详细讲解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260余份,近300名师生参加活动;沧县分局到高川乡南北村小学开展环保进校园活动,向小学生讲解了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节能降碳、禁燃禁放、生物多样性等环保小知识,并为在校学生发放环保知识宣传材料;河间市分局走进曙光小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进校园活动,为小同学们上了一堂特别的环保科普课,组织小朋友们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意识。吴桥分局到新兴路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环保手册,播放了环保公益宣传片,开展环保知识问答活动。肃宁分局来到肃宁县第四中学,为学生做了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和环保教育,以精确的数据和充分的案例事实为支撑,科学分析了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和深远意义。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冀ICP备10208358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