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播报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京津冀交出2024年生态协同成绩单

  • 发布日期:2025-01-12 16:07:00
  • 访问量:?
  •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屈冠华)1月10日,京津冀生态协同专题工作组2024年度新闻发布会在石家庄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刚刚过去的2024年,京津冀三地多部门纵深推进生态协同,取得了丰硕成果。

“经初步测算,2024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连续四年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津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3%;河北省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吴跃代表京津冀生态协同专题工作组向大家介绍,京津冀三地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污染天气应对、法规政策标准创新,全面巩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2024年,北京收获了290个优良天,这是有监测记录以来优良天数最多的一年;河北省会石家庄全年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1天达到236天,重污染天数则同比减少了5天。

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北京压减燃煤消费总量至100万吨以内,打造扬尘治理标准化工地,全市绿牌工地数量占比提高37.2个百分点;石家庄创新实施“以电控污”,确保企业严格落实差异化减排措施,并在公共领域推广5.5万余辆新能源标准车。同时,积极构建网格指挥调度体系,对重点区域PM10高值快速推送、溯源、处置、消除,基本实现由事后溯源向事前监管转变。

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危险废物治理等方面,2024年,京津冀三地协同合作,绿色发展步伐加速迈进。北京新增“绿色”企业191家;天津全面实施涉钢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同比新增247家环保绩效A级和引领性企业;河北深入开展钢铁等7个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行动,55家在产钢铁企业全面创A,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近3万辆,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京津冀统一发布《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 低碳出行》标准,成为国内首个区域性低碳出行碳普惠领域减排量核算技术文件。三地签订《京津冀“无废城市”协同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市河西区引入区块链数字化技术,建立“无废河西”基础数据库,获得“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河西区环境治理区块链+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2024年,潮河、白河、沙河、黎河等跨界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密云水库在“两市三区”(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北京市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的联防联治下,水质始终保持Ⅱ类并稳中向好。天津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2.6%,河北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高达99.2%,为近年来最好水平。白洋淀淀区水质稳定保持Ⅲ类,野生鸟类增加至292种;南大港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提名地之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都是京津冀三地强化重点流域协同保护、合力推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结果。

围绕大气、水、固体废物、移动源、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违法等方面,京津冀三地协同作战,执法联动更加有力、紧密,执法效能更加明显。“2024年6月,天津市执法总队对天津某公司执法检查时,了解到该公司曾为河北省某单位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后,立即启动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机制,会同河北省属地生态环境部门调查取证,形成执法合力。”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副总队长郭承涛介绍,三地落实吹哨报到、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制度,依托京津冀协同执法平台,积极推进在移动源和固定源方面执法结果和执法处罚信息互认,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合作深化。

步入2025年,京津冀三地将拓展协同领域,深挖减排潜力,持续推进环保绩效创A,并加强交界区域入海河流和排口联合检查监测,扩展京津冀区域碳普惠场景,巩固危险废物转移“白名单”机制和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成效,推进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共建共享。支持雄安新区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服务。深入推进南大港、察汗淖尔等重要河湖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恢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加快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共推绿色低碳发展、共保三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