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播报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2023年河北水生态环境达近年来最好水平

  • 发布日期:2024-05-09 09:10:46
  • 访问量:?
  •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政务
2024-05-09 08:36
5445阅读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58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河北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展开解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河北省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2023年,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连续两年达到80%以上,劣Ⅴ类断面比例连续四年为零。京津水源上游的潮河、白河、沙河、黎河出境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白洋淀水质更是连续三年巩固保持在Ⅲ类。截至目前,白洋淀鱼类已恢复到4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21种,中华鳑鲏、乌鳢(lǐ)等土著鱼类全淀广泛分布;野生鸟类增加到279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73种,日益呈现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万鸟翔集”的胜景。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成效明显。完成流域746家涉水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复核、330公里庭院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同时完成百淀连通、淀区第四期生态清淤、藻苲淀退耕还淀生态湿地恢复二期主体工程。统筹引黄、引江、水库水及再生水等各类水源向白洋淀及上游河道实施生态补水,淀区水位保持7米左右,白洋淀流域形成最大有水河长1393公里。

河北水环境质量呈现新提升,还体现在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都达到考核要求。针对黑臭水体治理,除了实施“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外,完善城市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健全河长制、水体养护制度更是治本之策。

截至2023年底,河北共建成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220座,形成处理能力1113万立方米/日,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86座,形成处理能力7.9万吨/日。2023年改造市政和庭院排水管网103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已完成治理的98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落实河长制,按要求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今年3月,安排部署了城市水体“消黑除劣”专项行动,对城市水体逐个明确黑臭防治责任主体,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黑臭隐患排查,确保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河北加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及产地环境保护。2023年,在39个县建立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示范区,示范推广水溶肥、缓释肥、配方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优质肥料。打造5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连年实现零增长。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提档升级行动,降低种养殖业污染入水风险,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大力推广池塘多品种混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滩涂贝类底播增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2023年,新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6个。

今年,河北将进一步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白洋淀流域和京津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实施河湖联通和生态修复工程,确保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1%以上,白洋淀水质巩固保持Ⅲ类,京津水源上游出境国控断面水质保持优良。同时,强化工业、农业、城乡等各类污染源精准管控,进一步夯实水环境质量改善基础。

记者|屈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