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秦皇岛: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发布日期:2023-11-14 17:04:56
  • 访问量:?
  • 来源: 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近日,记者从秦皇岛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据调查监测,秦皇岛市境内现有植物共138科1323种,具有资源意义的植物1000种以上,5种植物为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兽类6目11科60余种;鸟类502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保护名录122种。

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空间保护格局。为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立足丰富的自然保护地资源禀赋,对全市山岳、森林、湿地、海洋和地质等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进行调查摸底、评估论证。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整合优化,构建起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海洋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后,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地共11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4个。对自然保护区实行分区管控,原则上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对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限制人为活动。通过分类分级管控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最大限度实现区域人口、自然地理和资源禀赋合理共享。依托秦皇岛作为世界重要候鸟栖息地、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重要节点的独特优势和被誉为“中国观鸟之都”“世界四大观鸟胜地”的知名度,积极参与2019年9月启动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工作,成功申列七里海瀉湖、北戴河大潮坪和老龙头石河南岛3处候鸟栖息地为申遗提名地,以申遗工作提升鸟类保护水平。申遗成功后秦皇岛市3处提名地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秦皇岛市又一个亮丽的名片,同时填补秦皇岛市乃至河北省没有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

石河南岛。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多维监测体系。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依托“一站一基地”(河北北戴河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监测研究站、北戴河湿地国家级野化试验基地),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2023年开展普查活动56次,采集样本164个,制作标本230个,数据25万余条。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利用检测设备,对青龙河、引青渠主干和120座水库生态网络进行全方位监测。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设置样地5个,样方25个,累计完成踏查任务12000亩。以北戴河、昌黎两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依托,在全市各县区设置监测点160个,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开展监测。各级林业部门通过日常巡查巡护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在秦皇岛市集中开展督导检查、现状普查和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活动。对全市古树名木全部挂牌和立碑保护,挂牌单株古树3519株,立碑古树群244个,挂牌立碑率100%。采用“一树一策”方法,采取填堵树洞、防腐涂干、支撑固定、砌筑护墙、拆除硬化路面、防治病虫害、科学移植等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

鸟类放飞活动。

强化综合性保护措施,优化物种栖息环境。秦皇岛海关技术中心和秦皇岛市鸟类收容救助站联合建设“秦皇岛市野生鸟类疫病监测和防控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设立“野生动物生物安全风险监测站”,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建立联动执法机制,推进部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和执法合作。2023年以来,秦皇岛市深入开展“靖安2023”“昆仑2023”等系列专项行动,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案件2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人,解救扣押野生动物及其制品1311只(件)。将北戴河区野生动物救护站设置为秦皇岛市鸟类收容救助站,成立秦皇岛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管理专家库。加强协会、志愿者合作,开展鸟类巡查巡护、宣传教育、救助放飞等工作。探索建立林长制工作协作机制,23家林长制协作单位共同发力协同配合,推进“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林长+”协同治理模式,全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林业资源管护、森林防灭火工作,持续扩大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提升生物多样性林业生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