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播报

中国之声:民生样本 年度记录丨从“黑臭河涌”到“生态绿廊”

发布日期:2024-01-06 17:05 信息来源:中国之声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中国之声大型记录报道《民生样本 年度记录》,精心选择10个地点,从不同角度呈现生活里的日新月异。今天我们来到河北邯郸武安市。

武安是河北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原材料基地,环境治理一直是近些年来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的同时,武安促进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蓝天白云碧水是如何实现的

早上8点多,气温低迷,南洺河边的生态走廊上,已经有了村民。

记者:您经常来这儿吗

刘玉平:(几乎是)每天来,一天走一万步……

刘玉平今年51岁,是武安市康二城镇五湖村的村民。在她半年可见的朋友圈里,多半都是南洺河边的风景照。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内展翅盘旋的鸟类(李树锋 摄)

刘玉平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也没离开过这里,感觉就是变化特别大。原来这些水鸟什么都没有,现在生态环境好了,各种水鸟都过来了,苍鹭、白鹭等都有。

从2023年初冬开始,南洺河生态走廊内,就有成群结队的水鸟聚集在水面上,与蓝天碧水动静交错。

武安工业园区南洺河生态走廊负责人 杨跃华:这些都是野生的动物,咱们眼前看到水面上,有绿头鸭、赤麻鸭,那边高点的是白鹳,还有黑鹳,还有游隼,大概20多种。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吸引了越来越多鸟类“歇脚”或“定居”(李树锋 摄)

在刘玉平的记忆中,南洺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一条臭水沟,沿河不远处的村庄里散落着冒着黑烟的小工厂。河水散发着臭味,出门也会尽量绕道避开。

刘玉平这里面原来只有两三米宽,是一个小河,也没多少水,然后再往前走,玉带河把臭水排下来之后,它整个就是一个臭水沟。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内悠闲的鸟类(李树锋 摄)

杨跃华介绍,南洺河生态走廊的建设首先得益于武安工业园区严厉整治取缔“小散乱污”。

杨跃华基本上把周边这一带小散乱污,这种小作坊、小摊点或者就是污染非常严重的全部都清了,清得还是非常彻底。

河道的治理需要加大投入,也需要周边的村民共同维护,单是让村民改掉往河里排放生活用水的习惯就下了大力气。

杨跃华:往河道里排污水,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要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到位,还要为老百姓着想,毕竟是往河里排水排了多少年了,有这个习惯。所以投大资、下大力,每个村庄都建了污水处理站。

园艺式的武安市东二环互通立交桥(李树锋 摄)

生态走廊建设的起步阶段困难重重。河边的土地属于国有河道,并非农业用地,但由于此前疏于管理,被附近村民用于家禽的养殖和农作物的种植,说服村民让出土地也不容易。

杨跃华治理之初,梳理河道、做群众工作是个难点,(尤其)在绿化亮化的时候,向村民征地,这是最头疼的。当时也是苦口婆心地从老百姓手里拿出来改善生态环境。再有在绿化种植过程中,由于附近全部都是河道,底下都是河拦石,没有土,在工程建设的时候,种植的树种也死了不少,后来又重新变更技术方案,重新补栽树种。

蓝天白云碧水下的武安市洺湖新区成为风景线(李树锋 摄)

2019年9月,南洺河生态走廊初步建设完成,全长13.3公里,集防洪、生态、观光于一体。不过,工作并没有就此告一段落,日常的维护同样重要。

杨跃华在管理上有几个难点,沿线村庄有八九个,还涉及四个乡镇。通过我们修路,村庄交通便利了,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不便。首先是控制大车,最终经过长时间的做工作,(目前)基本上是封闭式的,没有大车能进来,这样才给予南洺河生态走廊一个生态保障。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内水鸟与蓝天碧水动静交错的和谐生态美景(李树锋 摄)

除此之外,景观绿化、公厕、休闲椅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也都在持续进行。

杨跃华现在最大的制约瓶颈是资金,如果有条件,还想在周边的两岸上再补栽一些绿植,夏天的时候,没有阴凉点的地方。要让人越来越多,让鸟越来越多。

沿着依河而建的生态走廊,满眼都是美丽景色,周围是清新的空气。南洺河生态走廊有40多公里的车行道、步游道,5万多亩的流域面积,4000多亩的景观绿化。环境的变化,附近的村民是见证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刘玉平现在咱们河道治理之后,垃圾投放也都有定点,村里边也干净了。咱们近几年的空气特别好,蓝天白云出现的概率也高了,原来冬天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天气。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生态旅游品牌吸引外地游客到洺河湿地休闲打卡(李树锋 摄)

春夏季节,花木随行,绿草成片;冬日里,岸边芦苇摇曳生姿,水中候鸟翩跹起舞。南洺河已经成了适合健身、长跑、骑行、游玩的打卡地。

杨跃华:我参加工作30年了,原来脑子里没有环保这个概念,尤其是我们武安是一个钢铁城市,原来一说环保,在全国都是倒数。那个时候,就像今天看到的蓝天白云基本上是一种奢侈,有时候一年都看不到。现在这个变化太大了,包括我们南洺河硬件都上去了,相对应的我们环保软实力也上去了。付出虽然不少,但是我觉得很值,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南洺河生态这种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边冬日场景

南洺河的治理初见成效,与南洺河交汇的玉带河,是下一步治理的重点。

杨跃华:还有一个大的工程就是玉带河的治理,前面就是玉带河,在南洺河口这有个交汇处,也是想把那一片给打造成一个新亮点。

刘玉平:这个河边可以再多种些树,遮凉的树,河边旅游的人多,安全管理上面再进一步加强,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记者观察】

我们对武安生态环境变化的观察已经超过十年。从去产能、重点企业退城搬迁,到强化行业减排、企业深度治理,如今的武安,逐步摆脱了钢铁围城的局面。这次离开武安是在早上,冬日暖阳下,成群的水鸟云集在南洺河面上,时而栖息觅食,时而展翅盘旋,构成了冬日里的和谐生态美景。碧水青山蓝天白云,也从难得一见逐步变成武安的常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媒体播报


中国之声大型记录报道《民生样本 年度记录》,精心选择10个地点,从不同角度呈现生活里的日新月异。今天我们来到河北邯郸武安市。

武安是河北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原材料基地,环境治理一直是近些年来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的同时,武安促进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蓝天白云碧水是如何实现的

早上8点多,气温低迷,南洺河边的生态走廊上,已经有了村民。

记者:您经常来这儿吗

刘玉平:(几乎是)每天来,一天走一万步……

刘玉平今年51岁,是武安市康二城镇五湖村的村民。在她半年可见的朋友圈里,多半都是南洺河边的风景照。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内展翅盘旋的鸟类(李树锋 摄)

刘玉平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也没离开过这里,感觉就是变化特别大。原来这些水鸟什么都没有,现在生态环境好了,各种水鸟都过来了,苍鹭、白鹭等都有。

从2023年初冬开始,南洺河生态走廊内,就有成群结队的水鸟聚集在水面上,与蓝天碧水动静交错。

武安工业园区南洺河生态走廊负责人 杨跃华:这些都是野生的动物,咱们眼前看到水面上,有绿头鸭、赤麻鸭,那边高点的是白鹳,还有黑鹳,还有游隼,大概20多种。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吸引了越来越多鸟类“歇脚”或“定居”(李树锋 摄)

在刘玉平的记忆中,南洺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一条臭水沟,沿河不远处的村庄里散落着冒着黑烟的小工厂。河水散发着臭味,出门也会尽量绕道避开。

刘玉平这里面原来只有两三米宽,是一个小河,也没多少水,然后再往前走,玉带河把臭水排下来之后,它整个就是一个臭水沟。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内悠闲的鸟类(李树锋 摄)

杨跃华介绍,南洺河生态走廊的建设首先得益于武安工业园区严厉整治取缔“小散乱污”。

杨跃华基本上把周边这一带小散乱污,这种小作坊、小摊点或者就是污染非常严重的全部都清了,清得还是非常彻底。

河道的治理需要加大投入,也需要周边的村民共同维护,单是让村民改掉往河里排放生活用水的习惯就下了大力气。

杨跃华:往河道里排污水,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要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到位,还要为老百姓着想,毕竟是往河里排水排了多少年了,有这个习惯。所以投大资、下大力,每个村庄都建了污水处理站。

园艺式的武安市东二环互通立交桥(李树锋 摄)

生态走廊建设的起步阶段困难重重。河边的土地属于国有河道,并非农业用地,但由于此前疏于管理,被附近村民用于家禽的养殖和农作物的种植,说服村民让出土地也不容易。

杨跃华治理之初,梳理河道、做群众工作是个难点,(尤其)在绿化亮化的时候,向村民征地,这是最头疼的。当时也是苦口婆心地从老百姓手里拿出来改善生态环境。再有在绿化种植过程中,由于附近全部都是河道,底下都是河拦石,没有土,在工程建设的时候,种植的树种也死了不少,后来又重新变更技术方案,重新补栽树种。

蓝天白云碧水下的武安市洺湖新区成为风景线(李树锋 摄)

2019年9月,南洺河生态走廊初步建设完成,全长13.3公里,集防洪、生态、观光于一体。不过,工作并没有就此告一段落,日常的维护同样重要。

杨跃华在管理上有几个难点,沿线村庄有八九个,还涉及四个乡镇。通过我们修路,村庄交通便利了,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不便。首先是控制大车,最终经过长时间的做工作,(目前)基本上是封闭式的,没有大车能进来,这样才给予南洺河生态走廊一个生态保障。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内水鸟与蓝天碧水动静交错的和谐生态美景(李树锋 摄)

除此之外,景观绿化、公厕、休闲椅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也都在持续进行。

杨跃华现在最大的制约瓶颈是资金,如果有条件,还想在周边的两岸上再补栽一些绿植,夏天的时候,没有阴凉点的地方。要让人越来越多,让鸟越来越多。

沿着依河而建的生态走廊,满眼都是美丽景色,周围是清新的空气。南洺河生态走廊有40多公里的车行道、步游道,5万多亩的流域面积,4000多亩的景观绿化。环境的变化,附近的村民是见证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刘玉平现在咱们河道治理之后,垃圾投放也都有定点,村里边也干净了。咱们近几年的空气特别好,蓝天白云出现的概率也高了,原来冬天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天气。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生态旅游品牌吸引外地游客到洺河湿地休闲打卡(李树锋 摄)

春夏季节,花木随行,绿草成片;冬日里,岸边芦苇摇曳生姿,水中候鸟翩跹起舞。南洺河已经成了适合健身、长跑、骑行、游玩的打卡地。

杨跃华:我参加工作30年了,原来脑子里没有环保这个概念,尤其是我们武安是一个钢铁城市,原来一说环保,在全国都是倒数。那个时候,就像今天看到的蓝天白云基本上是一种奢侈,有时候一年都看不到。现在这个变化太大了,包括我们南洺河硬件都上去了,相对应的我们环保软实力也上去了。付出虽然不少,但是我觉得很值,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南洺河生态这种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

武安市南洺河生态走廊边冬日场景

南洺河的治理初见成效,与南洺河交汇的玉带河,是下一步治理的重点。

杨跃华:还有一个大的工程就是玉带河的治理,前面就是玉带河,在南洺河口这有个交汇处,也是想把那一片给打造成一个新亮点。

刘玉平:这个河边可以再多种些树,遮凉的树,河边旅游的人多,安全管理上面再进一步加强,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记者观察】

我们对武安生态环境变化的观察已经超过十年。从去产能、重点企业退城搬迁,到强化行业减排、企业深度治理,如今的武安,逐步摆脱了钢铁围城的局面。这次离开武安是在早上,冬日暖阳下,成群的水鸟云集在南洺河面上,时而栖息觅食,时而展翅盘旋,构成了冬日里的和谐生态美景。碧水青山蓝天白云,也从难得一见逐步变成武安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