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播报

北京日报:三地共享更多碧水蓝天 河北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2-06-06 16:37 信息来源:科技与宣传教育处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本报记者 韩梅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今年以来,河北聚焦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现代化河北和首都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坚持把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各项指标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显著成效。

白洋淀水质保持Ⅲ类标准

数据显示,去年河北省12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3.0%,比2020年升高6.8个百分点;无劣V类水体。全省河流八大水系中,辽河、永定河和大清河水系水质为优,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为良好,白洋淀、衡水湖和岗南水库等18座湖库淀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今年以来,河北省围绕巩固拓展白洋淀Ⅲ类水质目标,推进实施8大类、52项重点工程项目,持续巩固白洋淀Ⅲ类水治理成果,1月至4月白洋淀淀区水质保持Ⅲ类,化学需氧量均值同比下降23.7%。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冯军会介绍,河北省将在白洋淀流域推行“六无标准”,加强流域污染精细化治理(无非清洁生产企业、入淀河流河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无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无面源管控盲区、无污水直排入河、无黑臭水体、无垃圾污水入淀);加快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实现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实现水环境管理目标从“水环境质量”向“水生态健康”转变;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在白洋淀深入开展鸟类栖息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淀区生态保护和修复。

各市全部退出空气质量排名“后十”

今年以来,河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省1月至4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54,同比下降12.5%;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全省优良天数91天,同比增加9天,优良率75.9%;重污染天数2天,较去年同期减少4天;全省各市全部退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行列,为有监测纪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我们聚焦解决大气污染系统性、根源性、结构性问题,紧紧围绕确保完成全省年度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优良天数达到270天以上的目标,全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钱鹏说,河北省将紧紧扭住巩固拓展重点城市“退后十”成果,将扎实抓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扬尘面源污染治理、产业集群升级改造、餐饮油烟整治、臭氧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消除等七个专项行动落地落实;对全省50个行业近3万家重点涉气企业进行绩效分级管理,开展“升A晋B”行动,今年力争A级、B级企业增加30%以上,正面清单企业增加35%。

生态环境监测“水陆空”一个不少

近年来,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河北省初步建成各环境要素统筹、规范统一、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截至2021年年底,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建成国控、省控、乡镇、开发区和港口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603个,实现了省市县乡全覆盖;地表水质量监测方面,设置国家、省市级水质监测断面778个,通过手工和自动监测方式,基本实现对全省重要河流湖库全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布设国家、省两级土壤质量监测点位2885个,实现重点区域全监控。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王晓晨介绍,河北省还将在土壤、地下水、海洋、农村、辐射等多个方面,按照《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系统推进,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发挥监测预报预警、信息集成评价作用,为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媒体播报

本报记者 韩梅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今年以来,河北聚焦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现代化河北和首都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坚持把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各项指标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显著成效。

白洋淀水质保持Ⅲ类标准

数据显示,去年河北省12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3.0%,比2020年升高6.8个百分点;无劣V类水体。全省河流八大水系中,辽河、永定河和大清河水系水质为优,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为良好,白洋淀、衡水湖和岗南水库等18座湖库淀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今年以来,河北省围绕巩固拓展白洋淀Ⅲ类水质目标,推进实施8大类、52项重点工程项目,持续巩固白洋淀Ⅲ类水治理成果,1月至4月白洋淀淀区水质保持Ⅲ类,化学需氧量均值同比下降23.7%。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冯军会介绍,河北省将在白洋淀流域推行“六无标准”,加强流域污染精细化治理(无非清洁生产企业、入淀河流河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无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无面源管控盲区、无污水直排入河、无黑臭水体、无垃圾污水入淀);加快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实现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实现水环境管理目标从“水环境质量”向“水生态健康”转变;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在白洋淀深入开展鸟类栖息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淀区生态保护和修复。

各市全部退出空气质量排名“后十”

今年以来,河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省1月至4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54,同比下降12.5%;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全省优良天数91天,同比增加9天,优良率75.9%;重污染天数2天,较去年同期减少4天;全省各市全部退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行列,为有监测纪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我们聚焦解决大气污染系统性、根源性、结构性问题,紧紧围绕确保完成全省年度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优良天数达到270天以上的目标,全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钱鹏说,河北省将紧紧扭住巩固拓展重点城市“退后十”成果,将扎实抓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扬尘面源污染治理、产业集群升级改造、餐饮油烟整治、臭氧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消除等七个专项行动落地落实;对全省50个行业近3万家重点涉气企业进行绩效分级管理,开展“升A晋B”行动,今年力争A级、B级企业增加30%以上,正面清单企业增加35%。

生态环境监测“水陆空”一个不少

近年来,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河北省初步建成各环境要素统筹、规范统一、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截至2021年年底,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建成国控、省控、乡镇、开发区和港口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603个,实现了省市县乡全覆盖;地表水质量监测方面,设置国家、省市级水质监测断面778个,通过手工和自动监测方式,基本实现对全省重要河流湖库全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布设国家、省两级土壤质量监测点位2885个,实现重点区域全监控。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王晓晨介绍,河北省还将在土壤、地下水、海洋、农村、辐射等多个方面,按照《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系统推进,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发挥监测预报预警、信息集成评价作用,为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