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播报

燕赵都市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省举办主题宣传活动

发布日期:2018-05-23 08:12 信息来源: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5月22日,石家庄市民参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展板。

  

  本报记者 刘岚 文/图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25周年,也是我国加入该公约的25周年。当日,我省举办了“庆祝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较早的缔约国之一,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濒危物种的栖息环境。我省也通过加强立法、执法,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逐渐为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

  保护生物多样性, 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5月22日上午,在石家庄市西清公园,由省环保厅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承办的庆祝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活动现场,30块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我省动植物保护现状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现场还展出了数百幅我省珍稀动植物照片,大多由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在调研考察或野外实习时拍摄。

  现场志愿者、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四年级学生周清,向参观者认真、耐心地讲解:

  我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因为我省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地域生境条件差异悬殊,所以形成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全省有植物204科、940属,2800多种。

  全省有陆生脊椎动物530多种,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16种。我省不仅是褐马鸡、金钱豹、黑嘴鸥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栖息地,还是国际上重要的东亚候鸟迁徙通道,经我省迁徙的鸟类数量每年达数千万只。

  “原来咱们省也有这么多‘宝贝’。”带着孙女前来参观的市民张先生说,“得让孩子好好看看,让她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周清还特别讲解道,“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应该是一个平衡状态的生物圈。比如,如果某个物种消亡,以它为食的物种就可能会濒临灭绝,或者由于这个物种数量减少,它所食用的那个物种就会大量生长,甚至泛滥成灾。这样就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保护生物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都得行动起来。”市民崔女士在参观时感慨道,“春天去郊游时,看到有人捕鸟,当时犹豫了一下,最终没‘管闲事’。如果再看到,我一定打电话举报。”

  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一直在行动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静老师说,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形成、发展、到达顶峰、再到消亡的自然过程,这一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但是人类的活动可能让一些物种非正常灭亡。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栖息地碎片化等,都会加速物种的消失。

  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1992年,我国作为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我省也一直不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连续多年来,我省各级森林公安部门组织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对保护野生动物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非法狩猎等行为得到了一定遏制。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自1983年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我省目前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45个(其中国家级13个、省级26个、市县级6个),总面积达71万公顷,在保护物种基因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好了,野生动植物恢复起来就相对容易。”河北师范大学老师赵静举例说,鸳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过去多在东北长白山一带繁殖,现在我省多处可见鸳鸯繁殖,在平山县驼梁一带就有几十对;在岗南水库,如今可以见到成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而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只能偶尔见到三五只。

  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我省坚持保护优先,严控开发建设。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省从严控制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从严控制涉及保护区的项目审批。对涉及自然保护区修筑设施,审查和审批范围严格依法依规履行相关程序。

  今年2月,包括京津冀在内的15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获国务院批准,“红线”区域主要为生态功能极重要和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地区,除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外,还涵盖了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湿地公园等各类保护地,基本实现了应划尽划。目前,我省已对全省136个县(市、区)涉及的红线区域逐个进行分解落图,划定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和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共三大类17小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力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这样做

  1.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

  3.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不在野外烧荒。

  4.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双面使用纸张;尽量利用太阳能。

  5.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活动;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6.不乱采摘、食用野菜;拒食野生动物;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开放签字,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1994年召开,建议每年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的5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媒体播报

    
  

5月22日,石家庄市民参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展板。

  

  本报记者 刘岚 文/图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25周年,也是我国加入该公约的25周年。当日,我省举办了“庆祝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较早的缔约国之一,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濒危物种的栖息环境。我省也通过加强立法、执法,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逐渐为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

  保护生物多样性, 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5月22日上午,在石家庄市西清公园,由省环保厅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承办的庆祝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活动现场,30块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我省动植物保护现状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现场还展出了数百幅我省珍稀动植物照片,大多由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在调研考察或野外实习时拍摄。

  现场志愿者、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四年级学生周清,向参观者认真、耐心地讲解:

  我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因为我省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地域生境条件差异悬殊,所以形成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全省有植物204科、940属,2800多种。

  全省有陆生脊椎动物530多种,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16种。我省不仅是褐马鸡、金钱豹、黑嘴鸥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栖息地,还是国际上重要的东亚候鸟迁徙通道,经我省迁徙的鸟类数量每年达数千万只。

  “原来咱们省也有这么多‘宝贝’。”带着孙女前来参观的市民张先生说,“得让孩子好好看看,让她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周清还特别讲解道,“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应该是一个平衡状态的生物圈。比如,如果某个物种消亡,以它为食的物种就可能会濒临灭绝,或者由于这个物种数量减少,它所食用的那个物种就会大量生长,甚至泛滥成灾。这样就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保护生物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都得行动起来。”市民崔女士在参观时感慨道,“春天去郊游时,看到有人捕鸟,当时犹豫了一下,最终没‘管闲事’。如果再看到,我一定打电话举报。”

  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一直在行动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静老师说,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形成、发展、到达顶峰、再到消亡的自然过程,这一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但是人类的活动可能让一些物种非正常灭亡。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栖息地碎片化等,都会加速物种的消失。

  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1992年,我国作为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我省也一直不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连续多年来,我省各级森林公安部门组织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对保护野生动物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非法狩猎等行为得到了一定遏制。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自1983年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我省目前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45个(其中国家级13个、省级26个、市县级6个),总面积达71万公顷,在保护物种基因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好了,野生动植物恢复起来就相对容易。”河北师范大学老师赵静举例说,鸳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过去多在东北长白山一带繁殖,现在我省多处可见鸳鸯繁殖,在平山县驼梁一带就有几十对;在岗南水库,如今可以见到成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而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只能偶尔见到三五只。

  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我省坚持保护优先,严控开发建设。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省从严控制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从严控制涉及保护区的项目审批。对涉及自然保护区修筑设施,审查和审批范围严格依法依规履行相关程序。

  今年2月,包括京津冀在内的15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获国务院批准,“红线”区域主要为生态功能极重要和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地区,除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外,还涵盖了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湿地公园等各类保护地,基本实现了应划尽划。目前,我省已对全省136个县(市、区)涉及的红线区域逐个进行分解落图,划定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和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共三大类17小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力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这样做

  1.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

  3.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不在野外烧荒。

  4.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双面使用纸张;尽量利用太阳能。

  5.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活动;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6.不乱采摘、食用野菜;拒食野生动物;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开放签字,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1994年召开,建议每年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的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