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基层风采

邯郸市多措并举治理土壤污染见成效

发布日期:2023-03-31 14:00 信息来源:邯郸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2022年,邯郸市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有效防范化解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全市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强化耕地污染源头管控。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2022年全市共排查出涉重金属企业在产企业18家,其中5家均为“十三五”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实现零排放,其它13家企业均纳入大气或水污染重点企业排污名录,进行自动在线监测并与市局联网,严格控制排放量。协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圆满完成年度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提档升级和农药减量增效任务目标,全市现有受污染耕地实现100%安全利用。


严格建设用地风险防控。抓风险防控。强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将140家单位纳入重点监管名录,督促各单位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有序推进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按计划完成32家企业隐患排查和140家企业自行监测任务;抓调查评估。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和污染地块名录,2022年,全市238个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较2021年底增加149块,严格落实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等各项“净地”供应制度,坚决杜绝“毒地”开发利用;抓安全保障。建立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规划、工信三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建设用地联动监管地块清单,加强对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用地的监督检查,2022年,全市35个“一住两公”用地,全部落实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大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乡村生态振兴创建等重点任务,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污水治理有效提升,新增完成327个行政村、累计完成238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4.1%”。建立市级农村黑臭水体监控平台,健全常态化排查整治、长效化管护机制,开展六轮次市县排查整治,查处整改各类问题44个,督促各地压实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有力巩固了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生态振兴有序推进,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00个村庄,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百村示范创建活动,按照“抓点示范、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原则,提前完成年度创建目标,其中8个示范村庄达到样板示范村创建标准。


全面夯实项目资金保障。紧紧围绕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积极与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沟通对接,按照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等相关要求,提前开展环保投资项目库申报,通过视频会、培训班、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县(市、区)业务指导,全力推进项目谋划申报工作,谋划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10个,录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储备库,2021至2022年成功争取中央、省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3亿元,进一步夯实污染防治攻坚项目资金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基层风采

2022年,邯郸市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有效防范化解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全市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强化耕地污染源头管控。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2022年全市共排查出涉重金属企业在产企业18家,其中5家均为“十三五”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实现零排放,其它13家企业均纳入大气或水污染重点企业排污名录,进行自动在线监测并与市局联网,严格控制排放量。协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圆满完成年度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提档升级和农药减量增效任务目标,全市现有受污染耕地实现100%安全利用。


严格建设用地风险防控。抓风险防控。强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将140家单位纳入重点监管名录,督促各单位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有序推进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按计划完成32家企业隐患排查和140家企业自行监测任务;抓调查评估。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和污染地块名录,2022年,全市238个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较2021年底增加149块,严格落实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等各项“净地”供应制度,坚决杜绝“毒地”开发利用;抓安全保障。建立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规划、工信三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建设用地联动监管地块清单,加强对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用地的监督检查,2022年,全市35个“一住两公”用地,全部落实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大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乡村生态振兴创建等重点任务,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污水治理有效提升,新增完成327个行政村、累计完成238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4.1%”。建立市级农村黑臭水体监控平台,健全常态化排查整治、长效化管护机制,开展六轮次市县排查整治,查处整改各类问题44个,督促各地压实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有力巩固了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生态振兴有序推进,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00个村庄,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百村示范创建活动,按照“抓点示范、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原则,提前完成年度创建目标,其中8个示范村庄达到样板示范村创建标准。


全面夯实项目资金保障。紧紧围绕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积极与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沟通对接,按照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等相关要求,提前开展环保投资项目库申报,通过视频会、培训班、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县(市、区)业务指导,全力推进项目谋划申报工作,谋划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10个,录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储备库,2021至2022年成功争取中央、省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3亿元,进一步夯实污染防治攻坚项目资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