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基层风采

沧州市强化海上环卫 筑牢海洋生态环境屏障

发布日期:2021-09-18 10:30 信息来源:沧州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近年来,沧州市沿海经济快速增长,渔业、游艇旅游业发展迅猛,港口、港湾工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日常海上作业渔船数量大幅增加,近岸海域垃圾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渐增大。为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20年,沧州市着力构建“海上环卫”体系,组建“海上环卫”专业队伍,打造垃圾管控“海上长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海上环卫”推行以来,全市近岸海域、海滩逐步纳入清理打捞范围,逐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垃圾管控。针对粉砂淤泥质海岸垃圾管控难点,黄骅市编制了《黄骅市海上环卫近岸海域垃圾治理方案》,规范了“海上环卫”工作程序,组建了第三方“海上环卫”队伍,装备了针对性巡查管控设备。目前,已配备大型搜索无人机2台、各类打捞船只10余艘、垃圾运输车辆4辆、保洁人员70余人,全面覆盖养殖区域、潮间带和海域171.26平方公里,建立起人防、技防相结合和机械、人工相辅助的“海上环卫”作业模式。同时,黄骅市采取日常考核及集中考核相结合方式,推动“海上环卫”工作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一年来,黄骅市“海上环卫”持续发力,辖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针对港口、港湾权属分置情况,渤海新区着力压实各方垃圾管控责任,由新村乡政府、沧州港务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分包分片负责,分别组建专业垃圾管控队伍,全面清捞、清运责任海域和滩涂垃圾。同时,对接海事部门海面溢油应急清理体系,共享船舶等作业设备及运转处理设施,扩大“海上环卫”体系链接范围,有效提升近岸海域垃圾管控效率。

目前,沧州市“海上环卫”工作如火如荼,随着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装备设施不断投入使用,全市995.6平方公里海域、92.46公里岸滩基本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垃圾管控。下一步,将结合“湾长制”“河长制”等工作制度,推动沿海三县(市、区)因地制宜完善“海上环卫”制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资源共享,强化宣传教育,实现垃圾源头管控,持续擦亮海洋环境“底色”、筑牢海洋生态“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基层风采

近年来,沧州市沿海经济快速增长,渔业、游艇旅游业发展迅猛,港口、港湾工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日常海上作业渔船数量大幅增加,近岸海域垃圾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渐增大。为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20年,沧州市着力构建“海上环卫”体系,组建“海上环卫”专业队伍,打造垃圾管控“海上长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海上环卫”推行以来,全市近岸海域、海滩逐步纳入清理打捞范围,逐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垃圾管控。针对粉砂淤泥质海岸垃圾管控难点,黄骅市编制了《黄骅市海上环卫近岸海域垃圾治理方案》,规范了“海上环卫”工作程序,组建了第三方“海上环卫”队伍,装备了针对性巡查管控设备。目前,已配备大型搜索无人机2台、各类打捞船只10余艘、垃圾运输车辆4辆、保洁人员70余人,全面覆盖养殖区域、潮间带和海域171.26平方公里,建立起人防、技防相结合和机械、人工相辅助的“海上环卫”作业模式。同时,黄骅市采取日常考核及集中考核相结合方式,推动“海上环卫”工作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一年来,黄骅市“海上环卫”持续发力,辖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针对港口、港湾权属分置情况,渤海新区着力压实各方垃圾管控责任,由新村乡政府、沧州港务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分包分片负责,分别组建专业垃圾管控队伍,全面清捞、清运责任海域和滩涂垃圾。同时,对接海事部门海面溢油应急清理体系,共享船舶等作业设备及运转处理设施,扩大“海上环卫”体系链接范围,有效提升近岸海域垃圾管控效率。

目前,沧州市“海上环卫”工作如火如荼,随着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装备设施不断投入使用,全市995.6平方公里海域、92.46公里岸滩基本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垃圾管控。下一步,将结合“湾长制”“河长制”等工作制度,推动沿海三县(市、区)因地制宜完善“海上环卫”制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资源共享,强化宣传教育,实现垃圾源头管控,持续擦亮海洋环境“底色”、筑牢海洋生态“屏障”。